資源簡介 剪紙【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剪紙的基本知識和制作方法,感受民間傳統剪紙藝術的獨特美感。2.嘗試運用學到的剪紙技法,學習對稱、折疊團花和剪紙的形式,并用自己的創作剪紙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祝福,裝飾自己的生活。【教學重點】學習剪紙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制作方法)。【教學難點】設計和制作團花剪紙。【教學思路】采用“看剪紙----說剪紙----學剪紙”三個活動展開:①看剪紙階段:通過欣賞思考南北方剪紙作品等,認識剪紙的特點,得到初步的心理感受。②說剪紙階段:通過老師說和學生說的互動,傳授剪紙的基本知識。③學剪紙階段:通過學團花的步驟分析及圖片說明,讓學生掌握剪紙的制作方法。【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剪紙用具、剪紙作品。2.學生準備剪紙用具及材料、參考圖片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課題:出示一兩件剪紙作品讓學生看。提問學生這是件什么作品?它是怎樣制作的?想不想學習?(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回答)引出課題《剪紙》。多媒體展示新課題。(二)傳授知識,學習知識1.看剪紙(1)請學生欣賞剪紙作品。①北方剪紙作品圖選②南方剪紙作品圖選③古代剪紙作品圖選④彩色剪紙作品圖選(2)學生思考問題:①從以上剪紙作品中,同學們知道剪紙中人們常用什么顏色的紙嗎?又是為什么?②中國歷史階段最早出現的剪紙是何時?是怎么樣的?③中國的北方剪紙和南方剪紙有怎樣各自不同的特點?④剪紙的表現形式有哪些?2.說剪紙請同學們根據以上的問題說說看。明確: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問題1:常用紅色,因為紅色顯得喜慶。問題2:秦朝、漢朝、南北朝、唐朝、明朝。最早的剪紙是南北朝時的團花剪紙《對馬》和《對猴》。問題3:北方剪紙簡練、概括粗獷樸拙,天真渾厚的審美個性;南方剪紙精巧秀麗,明快夸張,玲瓏剔透,表達美好吉祥的象征寓意。問題4:①按剪刻的技巧分類:A.陽刻:以線為主,剪去線條以外的塊面部分。B.陰刻:以面為主,剪去形體造型的線條,保留塊面部分。C.陰陽刻相結合:兩種刻法相結合使用。D.剪影:整體刻畫,是剪形體的外輪廓。②按剪刻的方法分類:A.單色剪紙:用一種顏色的紙制作的作品,以紅色最為常見。B.套色剪紙:以陽刻為主稿,在需要套色的背面貼上色紙。C.染色剪紙:用空紙多張疊在一起剪刻,再用染料點染作品,使作品色彩鮮艷奪目,層次豐富。3.學剪紙同學們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學剪紙。學剪紙一般從學剪團花(窗花)開始。學習窗花的創作方法步驟:①折:折紙時找出中心點。(相關的對折)②畫:先畫出大紋樣,再畫細部小的。③剪:剪的時候上下不能剪過頭了,左右不能剪到頭,花紋不宜剪得過大,可多重復幾次。④貼:裱貼具體如圖所示(PPT展示)。(三)學生探索實踐,教師巡視指導1.教師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并強調注意事項。2.教師來回巡視指導。(四)課堂評價、小結等。剪紙的制作方法1.起稿:構思確定后,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描繪。2.剪刻: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器訂好,將四角固定。剪刻的順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3.粘貼:剪刻完畢后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于保存。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