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教案課 題: 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年 級: 七年級課 型: 欣賞·評述課 時: 1課時一、教材分析中國畫意境深遠,博大精深,種類繁多,而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主要畫科。本課通過對花鳥畫作品的賞析,使學生感悟到中國畫古代藝術的博大精深及深遠的內涵。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中國畫,以及中國畫中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概況。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探究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并進一步理解寫意花鳥畫與工筆花鳥畫的不同藝術特色。并能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用語言、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中國花鳥畫的學習,作品賞析,讓學生體味中國花鳥畫的藝術美,感受花鳥畫的獨特魅力,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及愛國主義情懷和對生活的熱愛。二、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雖然已經進入另一個學習高度,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如:學校、家長的不重視,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師,很多美術課只是空殼子,所以,大部分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了解掌握的很少,欣賞課接觸的就更少,因此,上號欣賞課是非常必要的。這節課是進入初中的第一節欣賞課,主要教會學生怎樣欣賞美術作品。三、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發展的基本概況及中國花鳥畫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特色。四、教學難點: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工筆花鳥畫與寫意花鳥畫不同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五、教學過程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欣賞幾組不同種類的中國畫圖片,問:這屬于什么畫種?導入課題 學上分析其特點學生回答:中國畫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 欣賞 一、欣賞課本圖片,仔細觀察畫面:1、作品中表現了哪些內容?2、總結什么是花鳥畫?(表現與人相處的動植物。是以植物、動物、昆蟲等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為題材的一種繪畫形式。)3、拓展:師問:中國畫除了以植物、動物、昆蟲等生物為題材外還有那些表現題材? 欣賞圖片,自學課本p1-7,說說作品中表現了那些內容?(學生各抒己見,踴躍發言。討論:什么是花鳥畫。學生思考討論,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花鳥畫,初步引導學生欣賞作品從觀察開始。二、展示圖片,仔細觀察畫面,作品中表現了哪些內容?題材 1、人物畫:表現人與社會。 2、山水畫:表現人與自然。3、花鳥畫:表現與人相處的動植物。是以植物、動物、昆蟲等自然屆中各種生物為題材的一種繪畫形式。技法:工筆和寫意 欣賞圖片,總結作品的表現內容,學生討論中國畫的分類。 學生通過觀察總結中國畫的分類。作品賞析 三、展示圖片《芙蓉錦雞圖》宋朝皇帝 趙佶1、 趙佶簡介 (“瘦金體”)2、 作品的表現內容,藝術特色(構圖、用筆、用色)3、畫面表現了那些內容,有何寓意?(芙蓉錦雞,有著借物寓意、書寫情懷的用意。)4、“形神兼備,曲盡其妙”,借物寓意,書寫情懷。 學生分組,仔細觀察畫面,討論解決問題。趙佶將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錦雞,想要安逸太平,卻怎知會有“靖康之難”。 學生通過,積極交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欣賞作品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四、鳥類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師展示麻雀、禪、蜜蜂等照片師適時說出:你想看看古代畫家是怎樣描繪他們的嗎?展示《寫生珍禽圖》五代 黃筌1、看到這幅作品,你有何感受?你能畫出來嗎?怎樣做才能畫出來?(畫家黃筌注重寫生,家里養了很多的鳥,長期觀察寫生。)重點語:筆墨中的自然來源于真實的自然。筆墨中的自然充滿著畫家的情感和審美理想,體現了畫家對藝術美的追求。他對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鳥畫長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達官貴人中名聲顯赫,世稱“黃家富貴”。2、 作品的表現內容描繪簡練概括,精妙入微。(精致與逼真)———工筆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體現了宮廷的審美情趣。3、小鳥、昆蟲,嘗試描繪一下,注意其神韻的體現。五、花鳥畫的分類及區別展示麻雀的照片、工筆畫麻雀、寫意畫麻雀。1、這三幅圖片有何不同?2、各有何特點?寫意畫的特點:形體概括,講究神似。 學生說出自己所見的或知道的鳥的名字。學生議論自己常見的生物圖片學生總結:畫家畫的逼真、細致學生仔細觀察,總結他們的各自特點 展示生物照片和畫家的作品比較,學生較直觀的感受畫家作品的特點。繪畫離不開生活,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學生在了解工筆畫后,與寫意畫作比較,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拓展延伸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也試著描繪你所喜歡的小鳥和昆蟲吧。板書設計 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一)一、什么是花鳥畫 二、中國畫的分類:人物、山水、花鳥。/ 工筆、寫意。三、作品賞析《芙蓉錦雞圖》(中國畫)宋代 趙佶《寫生珍禽圖》(中國畫)五代 黃筌要點:1、畫家身世背景 2、所畫內容 3、畫面構圖 4、作品意境教后反思:學生分析作品往往有很多的變化,課就很生動。當然也有不盡人意或者不夠完善的地方。所以從教師角度來說,往往比你自己講一堂還辛苦。因為你始料不及的很多問題會在這堂課出現。那么這種教學方式得到的最大體會和收獲是什么? 第一個是這種教學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就是如何在現代的環境當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知識的那種熱情,我覺得通過這個課程得到一些有效的提高。 第二個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教育的對象——學生,認識了他們的想法,他們的能力以及他們對現代社會的認識。 第三點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