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復習學案【課標要求及考情分析】課標要求 近年考情 考向預測1.理解價值觀的形成與時代和環境密切相關; 2.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3.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21山東T12——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1.高頻考點: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2.題型預判:近幾年山東卷以選擇題為主,試題的綜合性較強。試題多圍繞革命人物、英雄人物、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等先進人物事跡或其他社會熱點話題考查考生對人生價值、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理解和運用。2022山東T10——人的價值、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2023浙江6月T19——人的價值2022遼寧T11、浙江6月T31、2023新課標T15——價值觀【復習目標】1、通過識記基礎知識、辨析易錯點、自主梳理體系,全面認知價值觀的哲學原理,掌握必備知識。2、通過情境探究,能夠運用哲學原理解析社會現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總結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路徑。3、通過研做高考題,把握出題意圖,明確考察方向,做到學以致用,提升綜合素養。【知識清單】1.明確5個概念:價值、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判斷、價值選擇。2.掌握1個基本觀點:人的價值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3.把握1個作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4.牢記2個標準: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5.區分3個特征:社會歷史性、階級性、主體差異性。6.明確3條途徑:價值創造和實現的途徑。【考點精學】考點1:價值與價值觀【特別提醒】1.對人產生消極影響的事物沒有價值,如毒品;2.價值是一種關系,價值關系有客觀性。事物的價值取決于客體的屬性和主體的需要,兩者缺一不可。3.價值既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4.哲學上的價值與具體領域事物的價值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5.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6.價值觀具有正確與錯誤之分7.價值觀起導向、影響、指導作用,而不起決定作用。【原理歸納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和方法論(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②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價值觀指導、影響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選擇。(3)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方法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考點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問題探究】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圍觀”現象迅速流行起來。“網絡圍觀"的典型特征,是眾多網友通過論壇、微博、博客、貼吧等渠道,對熱點人物、事件或話題進行大量點擊、跟帖和評論,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一方面,網絡圍觀的過程中會讓很多可能不能見光的東西公開化,對制止違法行為、弘揚正能量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人在互聯網平臺打著正能量的旗號,利用群體之間的極端情緒,裹挾流量為自己服務,人民權益、老百姓福祉在這些人眼中沒有意義,甚至出現違背事實、偏離議題的人肉搜索,將個人隱私公之于眾,讓隱私裸奔。這樣的圍觀顯然是非理性的、不可取的,網絡圍觀需要規范和引導其健康發展。結合材料,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相關知識,評析“網絡圍觀”這一現象。【原理歸納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①樹立正確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考點3:價值的創造和實現【問題探究】抗疫戰士吳尊友:爭做時代榜樣的追光者做時代榜樣的“追光者”,當秉持初心,勿忘來時路。吳尊友,1991年曾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海外的留學生活拓寬了他的視野,但卻并未讓他迷失。1995年,我國的艾滋病防治基礎設施剛剛起步,學成歸國的吳尊友,毅然選擇扎根中華大地,并逐步成為了我國21世紀初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關鍵人物。作為中國流行病防治領域的領軍學者,他始終致力于山區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的保護,致力于中國艾滋病領域人才的培養,致力于我國新冠疫情的退場。初心易得,難于堅守,吳尊友的“光”,是盛名之下,依舊守住本心、熱愛事業、心系家國。做時代榜樣的“追光者”,當步履鏗鏘,賡續斗爭魂。漫漫前路,道阻且艱,皓首窮經,無懼艱險。吳尊友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艱苦的科研道路上,他從事艾滋病、非典、新冠等重大傳染病防控三十多年,他從不懼風雨、無畏挑戰,始終埋首于推進中國流行病防治領域的發展和進步。新冠疫情,讓吳尊友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疫情防控,沒日沒夜的研究分析、細致密集的推理調查、慎之又慎的風險預測,不僅有身體的勞累,更有巨大的心理壓力。臨危受命,他從未選擇退縮,始終憑借堅定的意志和專業的知識研判疫情走向,提出防疫策略,護衛家國平安。吳尊友的“光”,是重壓之下,勇于迎接挑戰,敢于與風險對壘。吳尊友于2021年2月確診胰腺癌。三年疫情期間,他始終堅守抗疫一線,即使提到胰腺癌治療,也未曾言及自身。今年10月27日,吳尊友以60歲之齡驟然病逝,引來一片唏噓,不少網友自發悼念。角度一:結合材料,運用“價值的創造和實現”的相關知識,以“誰才是該追的星?這才是該追的星”為主題,為吳尊友寫一篇頒獎詞。角度二:運用“價值觀”的相關知識,為吳尊友寫頒獎詞。【特別提醒】1.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不是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而是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2.人生價值能否實現,不取決于個人的主觀條件,也不取決于客觀條件,而是取決于個人在實踐和勞動中對社會的貢獻。實現人生價值,既需要主觀條件,又需要客觀條件。3.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而非物質基礎。※【知識整合】怎樣實現人生價值?人的價值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4. 弘揚勞動精神,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實現價值。5.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恰當利用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6.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②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錘煉品德修為,打牢道德根基。【易錯易混】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決定作用。2.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3.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要看他獲得多少勞動報酬。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5.人只是價值的創造者,而不是價值的享受者。6.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7.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以個人利益為重。8.全面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10.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階級性。11.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跟蹤練習】2.(2022·山東省高考)透過下面兩幅圖,我們可以看出( )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熔鑄在各族兒女的價值實現中 ②扎根邊疆意識是正確國家觀在守邊人頭腦中的客觀反映 ③不同時期的人在面對同一事物時表現出不同的價值選擇 ④“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體現了當前社會人生價值的評判標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農村,這個曾被一些人視為“窮困”“閉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去創業。據統計,2012年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220萬人。從過去“爭相跳農門”變成“我要回農村”,說明( )①任何價值觀和價值判斷都是對社會存在的能動反映②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源于主體的知識和能力③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對人們的行為選擇發揮著重要作用④價值觀和價值判斷正確與否取決于其對主體的實踐能否發揮導向作用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全國·統考高考真題)2022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一百年來,共青團團結帶領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事業,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由此可見( )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青年成長發展的前提②青年只有不斷更新價值觀念才能獲得實踐的成功③發展個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價值追求④堅守人民立場是青年進行正確價值選擇的根本立足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