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的概況與特點。能夠掌握少數民族的服飾(裝飾圖案)、建筑、手工藝等的藝術特點。了解藏戲和京劇的異同點,區分藏戲面具和京劇臉譜中相同的色彩代表什么樣的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掌握藏戲面具的各種顏色代表什么樣的人物性格,并結合學習的藏戲面具知識,合作完成一個“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戲中的面具設計”作品。并嘗試帶著小組合作設計的藏戲面具進行一段藏戲說唱表演。過程與方法:利用電化教學手段、網絡視頻資源結合豐富的圖例以及老師作品展示使學生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及其特點,采用討論、交流、對比、賞析、小組合作實踐探究、師生作品展示與評價、表演的方式,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的深厚魅力,以及潛移默化中形成愛祖國、愛民族的思想情感,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發揚的責任感和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感受并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對民族美術文化的自豪感和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之情、對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美術文化的求知欲和熱愛之情,并且能夠包容各少數民族的多元文化。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發揚的責任感和意識。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我國少數民族優秀美術文化的概況與特點。能夠掌握少數民族的服飾(裝飾圖案)、建筑、手工藝(西藏藏戲--面具)等的藝術特點。教學難點:以小組合作實踐探究的形式,各小組設計、制作完成一個“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戲中的面具的設計”,并嘗試帶著各小組設計制作的面具進行一段藏戲說唱表演。使學生產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并且使學生產生對本民族優秀美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揚的意識。教材分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除漢族以外,有五十五個民族。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都有各自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品更是燦爛多姿,成為我們民族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少數民族美術在中國美術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教材選取了少數民族優秀美術文化的概況與特點,少數民族的服飾、建筑、手工藝等的藝術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使學生初步的較全面的了解我國少數民族優秀美術文化的輝煌成就和特點。教學過程:一、復習階段1、民間美術的社會功能: 反應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民俗民風、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及審美情趣。2、民間美術的藝術風格:清新、質樸、極具親和力。二、導入階段看服裝猜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朝鮮族、藏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除漢族以外,有五十五個民族。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都有各自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品更是燦爛多姿,成為我們民族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少數民族美術在中國美術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發展階段(一)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東北松遼平原、黃河、長江、珠江。由于人民生活的地域、自然環境以及歷史人文因素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審美觀念。這就導致了各民族在文學、藝術、當然包括美術在內呈現出民族性和區域性的特點。(二)我國少數民族美術文化的民族特征體現在哪些方面現代少數民族美術文化主要體現在:1、服飾頭飾(服飾花邊)2、建筑3、手工藝(三)探究學習1、服飾裝飾圖案a.色彩明快醒目,鮮艷明麗,視覺沖擊力十分強烈 。b.花紋種類繁多,取材于大自然。c.裝飾圖案風格清新、自然。2、少數民族建筑a、藏族--碉房b、蒙古族--蒙古包c、云南哈尼族--蘑菇房3、少數民族手工工藝--藏戲面具文化a.藏戲面具用象征、夸張的手法讓人物形象突出、鮮明。b.藏戲的來歷傳說公元14世紀,高僧唐東杰布為修建雅魯藏布江鐵索橋,在山南瓊吉縣結識了能歌善舞的7位姑娘,組成了第一個藏戲班子,用歌舞說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歷史傳說,或者勸人行善積德。c.藏戲已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活化石”。d.藏戲面具是從面具的造型和色調上區別人物性格的善、惡、忠、奸。4、小組討論京劇臉譜和藏戲面具有什么異同之處?a.白色面具:藏戲: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對比:京劇:奸詐多疑,代表人物為曹操。b.黃色面具:藏戲:功德廣大、知識淵博。對比:京劇: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韋。c.藍色面具:藏戲:正義、勇敢。對比:京劇:剛直,桀驁不馴。代表人物為竇爾敦。d.綠色面具:藏戲:賢良智慧;美貌端莊。對比:京劇:勇猛,莽撞。e.紅色面具:藏戲:紅色面具象征權力、威嚴。對比:京劇:象征著忠義。代表人物為關羽。f.黑色面具:藏戲:黑色面具表示兇惡。對比:京劇:公正,鐵面無私。g.藏戲:半白半黑:挑撥離間者。5、藏戲面具欣賞四、實踐創新階段 ---小組合作探究(一)藏戲面具創作、設計一張富有特色的藏戲面具(二)對藏戲面具文化進行宣傳和傳承運用面具的造型和色調表現人物性格的善、惡、忠、奸。五、老師示范作品展示半黑半白面具(象征:兩面三刀,嘴甜心毒,挑撥離間者)六、優秀作品展示及評價階段七、課堂小結階段(一)少數民族分布及美術文化的差異性形成的原因(地域、自然環境、歷史人文因素)。(二)少數民族服飾裝飾圖案特點(色彩、取材、風格)。(三)少數民族建筑實例(碉房、蒙古包、蘑菇房)。(四)西藏民族手工工藝--(藏戲面具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