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變幻的畫面》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以“老虎回家”的故事趣味性引人課題,在玩中產生疑間。欣賞并思考主體物與背景的關系。提供步驟制作圖片引導學生動手模仿。用學生熟悉的孫悟空翻跟斗的形象,再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視覺暫留現象”的科學解釋。【教材分析】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美術與科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課文以科學小常識一一視覺暫留現象,引導學生設計“變換的畫面”,讓學生在看看、畫畫、做做的過程中,感受一些科學現象。教材中以“老虎回家”動畫小制作導人,讓學生在“玩”中提出疑問,激發參與課本學習的興趣。課文左下角是小博士的話,解釋“動畫”的原理。右下方是以小組的形式,互相交流小制作,體驗與他人分享成果的樂趣。【教學理念】進行“變換的畫面”正反兩面的設計和制作是本課的重點。課文提供了“老虎回家”的制作步驟圍,可讓學生在模仿與制作過程中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選擇什么工具材料 2.正面與反面的藏面設計思路。3.如何運用點、線、色和基本形表現物象。如何體驗“視覺普器理象” 可以讓學生在“玩一玩”“想--想”“微一做”的過程中、感受“動畫”的樂趣。【教學目標】審美感知:能運用點、線、色設計故事的主角和背景。能與同學交流,探究解決問題。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掌握對折、剪、畫、粘貼小木棒的制作方法。文化理解:感受科學的奧妙,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掌握“變幻感受美術表達的多樣性的畫面”正反兩面的設計作步驟與方法。2、難點:背景的留白位置與主體的關系。解決難點的方法:先把紙對折,在正面畫出主體物,然后用硬的鉛筆用力勾畫輪廓,使之能夠透過反面看見主體輪廓。【教學準備】教具準備:課件、美術工具、欣賞的作課件、美術工具、欣賞的作品等學具準備:卡紙、彩筆、小木棒、膠水。【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故事引人課題。“同學們見過老虎嗎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老師也認識一只小老虎,它叫達達(出示畫著老虎的畫面),原本它是生活在森林里,但有一天一些可惡的獵人把它抓了,達達被困在籠子里無法再呼吸森林里的新鮮空氣,無法見到它的爸爸、媽媽和好朋友,達達傷心極了。這時保護環境的叔叔阿姨們發現了這些非法的獵人,把達達救了出來,現在我們一起把達達送回森林好嗎 ”(出示畫著森林的另一面)2.教師轉動“變幻畫面小制作”。并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二、新授1、每個小組發一個小制作,輪流玩。2、小組討論:“你們發現了什么 正面和:反面有什么關系 ”3、出示書本。(使用實物投影儀)“小博士告訴我們,因為人的眼睛可以把看到的物像保存幾秒鐘,所以兩張圖快速交替出現,圖像就好像重疊了。”4、小組討論:“如何用畫紙制作變幻的畫面 ”(請學生看課本示意圖)三、發展5、教師請學生到“實物投影儀”前展示用16 開畫紙如何制作變幻的畫面,一步一步地尋找制作變幻的畫面的方法。6、小結。“一面畫老虎,另一面畫森林在森林里要給老虎留出一個空白的位置;在兩面畫紙中間粘上一根小棒(用透明膠比較容易粘得牢固)。”7、欣賞書本上的制作,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作品,它表達了一個什么內容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8、想一想,說一說:“自己想說一個什么故事。”教師根據學生說的故事進行指導如何制作變幻的畫面。四、作業、評價1、基本要求:能用黏合小木棒制作活動畫面,并以點、線面元素繪制畫面2、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外形獨特畫面想象力豐富、轉動自如、富有美感的動畫小制作。3、個性探究:能創作故事,進行有主題的制作,并能流利地表達自己作品的故事。五、板書設置變幻的畫面1、現代:勾線筆、鉛筆、馬克筆、顏料、水彩筆......2、古代: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