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日本 單元 七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能夠在地圖上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2.能夠根據地圖,描述日本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環境的特點。3.知道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教學重點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材料:9月25日,由遼寧省商務廳和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日(大連)博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隆重啟幕。提出問題:你知道哪些有關日本的知識?學生回答預設問題。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日本的有關知識。 通過展示材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多火山、地震的島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研學活動:大連市某中學為了了解日本,開展了一次研學活動,他們請來自日本東京的一郎同學從日本的位置、領土組成、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及經濟特點等方面向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下面是他們展示的研學成果。研學內容(一):日本的地理位置指導學生讀圖,分析日本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研學成果: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一個群島國家。經緯度位置——23.5 °N—45 °N、125 °E—145 °E研學內容(二):日本的范圍 1.日本領土的組成。2.日本國土的特點及影響。研學成果:1.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附近近千個小島組成的島國,國土南北狹長。2.國土南北狹長研學內容(三):日本的自然環境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研學成果:山地、丘陵廣布(約占1/3),沿海平原狹小。深受海洋影響的氣候:研學成果:日本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南北差異明顯。北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明顯。日本的河流有哪些特征呢?研學成果: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研學內容(四):日本的自然災害1.火山地震給日本人生活帶給哪些影響。2.用板塊構造學說的原理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研學成果:1.(1)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火山非活動期間,可以開辟為旅游地和科研基地。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生產。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地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通過研學活動的形式,加強學生對日本的認識,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小組展示,培養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及合作的精神。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演示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板塊的運動,深入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