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9.1中國與聯合國 課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說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分析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為高中政治教材選擇性必修1《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第九課第一框的內容,是第八課的延伸。具體內容圍繞“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兩個方面展開,讓學生在學習必備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同我國的外交政策。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完了4個必修模塊的內容,具備了基本的政治學科基本的核心素養。但是,學生在國際政治活動中的參與度低,了解國際新聞的機會和方式有限,相對來說比較陌生。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強對我國外交政策的認同。科學精神 正確理解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現我國在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公共參與 關注我國在聯合國舞臺上的具體行動。教學重點 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教學難點 聯合國改革的中國主張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預習新課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通過課本研究與分享,談談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的認識 通過課本探究與分享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的措施的相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預習,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 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 ⑴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1945年) 中國參與了醞釀、籌建聯合國的過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⑵復雜曲折歷程。(1949~1971年) 美國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的正義要求遭到拒絕。 ⑶新中國合法權利恢復。(1971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 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重要意義: 注意:“恢復”不是“加入”。 這是中國與廣大堅持原則、主持正義的國家的重大勝利。從此,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聯合國舞臺上,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 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 1、★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 ①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 ②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作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 2.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 (1)總體作用: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忠實履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職責和使命,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 【提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 (2)具體作用: ①. 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和平) 中國積極推動多起地區沖突走向政治解決。(地區沖突) 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維和行動) 在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領域,中國努力維護現有多邊條約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支持發揮聯合國在防擴散領域的核心作用。(國際裁軍) 拓展: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 單邊主義,是指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僅僅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獨斷專行,不考慮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不同其他國家進行磋商。這是美國追求世界霸權的一種表現。 多邊主義,是指解決國際問題和糾紛,應通過國際合作,進行協商,充分發揮多邊機制的作用以取得共識,達成協議。 ②. 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發展) 國積極參與經社系統的重要國際會議和其他活動。(經濟社會) 中國積極推動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敦促發達國家為實現全球普遍、協調、均衡發展承擔更多責任。(南北南南) 中國加入多項國際人權公約并認真履行公約義務,與聯合國在人權事務上保持良好合作,與多國展開人權對話。 (人權對話) ③. 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議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改革) 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 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的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 應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 【知識整合】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 ⑴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總體作用:體現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⑵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具體作用—和平) ⑶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具體作用—發展) ⑷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具體作用—改革) 拓展:中國為什么要推進聯合國改革? ①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有效平臺 【聯合國地位、作用】 ②聯合國具有局限性。通過改革加強聯合國的作用,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 ③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聯合國改革有利于增加和提升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中的話語權,遏制某些大國利用各種手段操縱聯合國。推進聯合國改革,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辨識判斷 1.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享有否決權,因此中國在聯合國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 提示 × 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享有否決權,所以中國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但不能說中國在聯合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2.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 提示 ×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 3.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表明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 提示 × 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表明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 4.中國主張聯合國改革應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權和發言權。( ) 提示 √ 【1】 (2022·山東卷)2021年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20周年高級別會議上,中國重申將繼續與各國一道,為徹底消除種族主義、建設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同倡議下,尼日利亞代表78個國家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言,呼吁加快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由此可見( ) 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解決各國人權痼疾的關鍵 ②中國是聯合國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③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④中非守望相助,攜手倡導和維護全人類共同價值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2】 (2022·遼寧卷)2022年1月,“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第三期正式啟動。中國將向糧農組織捐贈5 000萬美元,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表明中國( ) ①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 ②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 ③與聯合國主要機構合作完善糧農治理 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國將向糧農組織實施捐贈,并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表明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④正確。材料強調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發展事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強調中國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②不選。聯合國設有大會、安理會等6個主要機構,還設有多個專門機構。糧農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③表述有誤。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理解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的相關知識。 通過具體的事例,掌握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的相關知識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