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8.2聯合國 課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1.闡釋聯合國憲章所倡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評析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第四單元第八課《主要的國際組織》的第二框《聯合國》。第八課總共分三個框題,遵循從一般到個別,從全球到區域的邏輯關系。本節課在第一框國際組織一般性、常識性的基礎上,講述了聯合國這一在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國際組織。學情分析 關于聯合國的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較少涉及,在生活中雖有耳聞,但系統了解較少。教材的知識呈現較為簡練,需要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更好地開展本節課的學習。查閱資料的過程,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可通過對資料進行分析、取舍和判斷,獲取有效信息。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理解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在分析與思辨中明確聯合國的產生、宗旨和原則,了解聯合國在保障全球安全、促進世界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理解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科學精神 對聯合國的性質、《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及其會員國應遵循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聯合國主要機構等相關信息進行梳理、理解、運用和評價。提高資料查閱、分析、篩選、整合的自主學習能力。公共參與 培養關心國際事務的意識,積極關注聯合國的活動。教學重點 國際組織的作用教學難點 國際組織的產生、發展及實質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預習新課 學生自主思維,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認知。二、逐個擊破 三、背誦識記 四、習題練習 通過課本研究與分享,談談對聯合國的宗旨的認識 通過課本探究與分享,理解聯合國的作用的相關知識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預習,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體系。 一、《聯合國憲章》倡導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 (1)地位: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2)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3)原則:所有會員國主權平等;各會員國應忠實履行根據憲章規定所承擔的義務;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各會員國在國際關系中不得以不符合聯合國宗旨的任何方式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各會員國對聯合國依照憲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應給予一切協助;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必要范圍內,應確保使非會員國遵循上述原則;聯合國組織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的事項,但此項規定不應妨礙聯合國對威脅和平、破壞和平的行為及侵略行徑采取強制行動。 (4)產生的背景 聯合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的產物,是人類為和平與發展長期努力的結果。 特別提醒 《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及其會員國應遵循的原則是根據宗旨做出的,原則是踐行宗旨的要求。要將原則與宗旨緊密聯系起來分析。 聯合國的主要機構 1.聯合國是有6個主要機構,除國際法院位于海牙外,其他5個機構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在日內瓦、維也納和內羅畢設有辦事處。 (1)聯合國大會 ①性質:大會,是聯合國的主要審議機構。 ②職權:擁有廣泛的職權 ③組成:由全體成員國的代表組成。 ④表決原則:每一會員國都有一個投票權。 關于重要問題的決定, 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其他問題則以簡單多數通過。 (2)安全理事會 機構構成:由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由大會選出、任期兩年的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原則:安理會關于程序問題的決定以15個理事國中至少9個理事國的同意票通過。對于實質性問題的決定也需9票通過,并且不得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 國投反對票(棄權不算反對),后者體現的是“大國一致”原則。常任理事國所擁有的這種權力通常被稱為“否決權”。 地位:聯合國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職權:安全理事會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 【提示】正確把握聯合國大會與聯合國安理會的區別 (1)性質、職權不同:聯合國大會是由全體會員國的代表組成的審議機構,擁有廣泛的職權;安理會是由15個理事國組成的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2)議事程序不同:聯合國大會是每一會員國都有一個投票權,重要問題的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安理會是15個理事國均有一個投票權,關于程序問題的決定以15個理事國中至少9個理事國的同意票通過,對于實質性問題的決定也需9票通過,并且不得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棄權不算反對),只要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對某一決定投反對票,決定就不能通過。 (3)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機構構成:由大會選出的54個理事國組成。 職責:主要關注國際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等問題。 (4)托管理事會 負責監督托管領土,目前已完成歷史使命,停止運作。 (5)國際法院 主要職能:是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主要司法機構。 人員構成:由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這些法官任期9年,可連選連任。 (6).秘書處 組 成:由秘書長及辦事人員組成 職 權:從事日常工作,為其它主要機構服務,并執行這些機構制定的方案與政策。 秘書長:是聯合國的行政首長,由大會根據安理會推薦任命,任期五年,可連任。 7.專門機構: 聯合國設有多個專門機構,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 三、聯合國的作用 (1)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2)作為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國際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聯合國發展系統長期從事開發活動,向有關國家提供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并幫助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和政策,為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4)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有效平臺。 知識拓展 歷史地、辯證地理解聯合國的作用 ①堅持歷史的觀點 既要看到聯合國在其發展過程中曾經走過的彎路,也要立足于現實,肯定其在當今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要著眼于未來,正確認識聯合國改革的必要性。 ②堅持辯證的觀點 既要看到聯合國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業績和成就,又要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對許多世界焦點問題的解決顯得軟弱無力,有待于更多地參與全球性事務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③明確在國際事務中應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聯合國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辨識判斷 1.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 提示 × 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2.聯合國大會關于重要問題的決定必須由五大常任理事國通過,其他問題則以簡單多數通過決定。( ) 提示 × 聯合國大會關于重要問題的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其他問題則以簡單多數通過決定。 3.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各會員國要接受聯合國的領導。( ) 提示 × 聯合國是政府間國際組織,不是凌駕于國家之上的超國家機構,更不是一種世界政府的形式。聯合國不是為了削弱和取代國家主權,而是為了尊重和維護成員國的國家主權。 4.聯合國是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秩序的重要平臺,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 ) 提示 √ 1】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空氣污染是世界上疾病和過早死亡的最大成因。2022年7月28日,聯合國大會以161票贊成、8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一項關于環境健康的歷史性決議,宣布享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是一項普遍人權。對此,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 ①聯合國大會的重要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②該決議對聯合國各成員國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 ③決議的通過意味著人權成為聯合國的支柱性工作 ④決議的通過彰顯聯合國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的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聯合國大會以161票贊成、8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決議,說明聯合國大會的重要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①符合題意。聯合國是國際組織,其決議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②說法錯誤。材料未體現人權開始成為聯合國的支柱性工作,③說法錯誤。決議宣布享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是一項普遍人權,彰顯聯合國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的宗旨,④符合題意。 2】 (2022·福建三明期末)202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主題——“只有一個地球”,呼吁各國踐行更清潔、綠色、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積極響應,呼吁采取全球性、集體性、變革性的行動來保護和恢復地球環境,為可持續發展目標鋪平道路。這反映出( ) ①世界各國對全球環境擁有同等無差別的責任 ②聯合國在推動共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③中國主動把握發展趨勢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④中國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引領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號召,呼吁采取全球性、集體性、變革性的行動來保護和恢復地球環境,為可持續發展目標鋪平道路。這反映出聯合國在推動共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中國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倡導者、引領者,②④符合題意。世界各國對全球環境擁有同等但有差別的責任,①錯誤。材料表明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不體現主動把握發展趨勢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③與題意不符。 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理解聯合國的宗旨的相關知識。 通過具體的事例,掌握聯合國的作用的相關知識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