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課標要求】識別主要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評價區域性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問題導學】1.闡述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過程。2.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是什么?3.為什么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是負責人的大國4.二十國集團的特點及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是什么?我國與二十國集團是什么關系?5.金磚國家的作用是什么?中國與金磚國家的關系是什么?6.上海合作組織的性質是什么?如何理解“上海精神”?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是什么?7.亞洲投資開發銀行的方向、運作的原則、目標是什么?多邊金融機構與亞投行關系是什么?我國與它關系是什么?【體系構建】【必備知識】必備知識一 中國與聯合國一、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1.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權利的恢復:經過長期斗爭,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2)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聯合國舞臺: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聯合國舞臺上,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二、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2.作用(1)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2)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3)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4)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必備知識二 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一、二十國集團1.產生背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深感有必要對全球經濟進行監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國家主導的舊的國際機制已難以勝任此任務,二十國集團因此成為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2.討論的熱點問題: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3.中國與二十國集團: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創始國,也是二十國集團中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二十國集團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二、金磚國家1.產生背景:金磚國家的誕生和發展,是世界經濟變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產物。2.金磚精神:金磚五國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入,深化了團結互信,增進了五國人民福祉,拉緊了利益和情感紐帶,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并重回增長之路作出了突出貢獻。3.中國與金磚國家中國一直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和不斷發展,順應歷史大勢,把握發展機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建設性作用。4.作用: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金磚國家已成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平臺。三、上海合作組織1.產生背景:(1)“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建立: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建立“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01年,烏茲別克斯坦加入,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立。(3)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2.“上海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3.合作領域:上合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四、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產生背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金融合作機構。2016年1月正式運營,總部設在北京。2.亞投行的投資方向、運作原則和目標:(1)投資方向:亞投行致力于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為能源、電力、交通、通信、農業基建、供水、環衛、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2)運作原則和目標:亞投行的運作原則是公開、透明、獨立、問責,目標是精簡、廉潔、綠色。3.作用亞投行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難點突破】1.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和主張作用 ①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②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③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④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主張 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2.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F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F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word\\F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F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靖春春\\e\\靖春春\\2023\\一輪\\政治 部編 新教材\\教師word\\F9.TIF" \* MERGEFORMATINET3.創建亞投行的意義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效彌補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緩解亞洲經濟體面臨的融資瓶頸;有利于擴大全球投資需求,支持世界經濟復蘇;有利于通過基礎設施項目,推動亞洲地區經濟增長,促進私營經濟發展并改善就業;有助于提升本地區應對未來金融危機和其他外部沖擊的能力;有利于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和一體化,進而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易錯剖析】(1)1971年10月25日,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 )(2)聯合國對華援助資金和項目迄今已覆蓋農業、工業、環境、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眾多領域,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3)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積極參加和支持聯合國的一切活動,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 )(4)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但舊的多邊體制已不適應當今國際形勢的發展需要,所以,主張改變一些現有的多邊條約。( )(5)二十國集團成員涵蓋面廣,代表性強,是當今世界重要的政治經濟治理平臺。( )(6)金磚精神是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 )(7)金磚國家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的區域合作新模式,成為了當今世界區域性合作的典范。( )(8)上合組織的運作原則是公開、透明、獨立、問責,目標是精簡、廉潔、綠色。( )(9)亞投行自成立以來獲得了長足發展,隨著它的不斷發展壯大,必將取代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當堂達標】1.(2023·廣東·統考高考真題)近年來,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一道,不斷拓展合作新空間。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等多邊合作平臺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國人民。上述平臺的運行( )①加快了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②旨在加強反恐合作,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③促進了中國與中亞的商貿往來與司法合作 ④推動了成員國之間的交流互鑒和成果共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浙江·高考真題)從1990年4月到2022年6月底,中國軍隊參加了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近5萬人次,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最多的。除了完成維和任務,中國維和軍人還積極參與派駐國的醫療衛生、人道救援、環境保護等工作。中國維和軍人用實際行動( )①彰顯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 ②承擔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更多責任③促使多起地區沖突走向政治解決 ④支持聯合國在全球開展各項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遼寧·高考真題)2022年1月,“糧農組織——中國南南合作計劃”第三期正式啟動。中國將向糧農組織捐贈5000萬美元,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表明中國( )①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 ②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③與聯合國主要機構合作完善糧農治理 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2·山東·統考高考真題)2021年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通過20周年高級別會議上,中國重申將繼續與各國一道,為徹底消除種族主義、建設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同倡議下,尼日利亞代表78個國家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言,呼吁加快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由此可見( )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解決各國人權瘤疾的關鍵②中國是聯合國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③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④中非守望相助,攜手倡導和維護全人類共同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17·全國·高考真題)中國同有關國家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中國東盟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對話機制,共同建設瀾滄江—湄公河綜合執法安全合作中心;積極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加強能力和機制建設,參與東盟主導的安全對話合作機制。中國的上述行動表明( )①中國積極推動形成適應本地區特點和需要的安全架構②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③雙邊合作是中國推進地區安全機制建設的主要方式④中國已逐步成為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的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四川雅安·統考模擬預測)2023年9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全球治理變革和建設的中國方案》。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各種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國際社會期待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該方案強調加強聯合國核心作用,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反映了國際社會共同心聲。這表明中國( )①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②致力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是聯合國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促進者④維護各國國家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廣西南寧·校聯考一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于2023年7月4日召開,同日,伊朗正式加入上合組織,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增至9個。國際輿論認為,此次會議顯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得到更大范圍認可,上合組織將展現出更強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這表明,上合組織( )①屬于政府間、專門性的國際組織②是當今世界區域團結合作的典范③以共同體的形式實現各成員國共同目標④堅持開放包容,促進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3·浙江·模擬預測)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海合作組織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歷經20多年發展,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建起了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建設性伙伴關系,開創了區域合作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下列對上海合作組織認識和評價正確的是( )①各成員國擁有共同的國家核心利益 ②堅持包容與開放,踐行了雙邊主義的基本準則 ③發掘“上海精神”的時代價值,促進世界和平繁榮 ④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實踐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福建泉州·校聯考模擬預測)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參加各種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下列對中國與國際組織的關系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聯合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B.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作為世貿組織的成員,享有一定的權利,履行相應世界貿易組織的義務C.亞太經合組織——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積極推動亞太地區經亞太經合組織濟一體化進程D.歐盟——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連續多年是中國對歐最大的貿易伙伴10.(2023·海南·模擬預測)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發表講話時指出,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只會割裂世界,阻礙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壑,構筑“小院高墻”,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上述講話旨在( )①推動普惠發展,維護國際組織的權威②踐行真正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③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④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開辟雙邊合作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國際組織促進國際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交流、協調、合作,調停和解決國際政治沖突和經濟糾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有關國際組織說法正確的是( )①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組織②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③20國集團成員覆蓋面廣,代表性強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④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維護世界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3·浙江溫州·樂清市知臨中學校考二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于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峰會主題為“共同復蘇、強勁復蘇”,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期間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當前的挑戰,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上述材料表明,二十國集團( )①實踐多邊主義,推動多極化深入發展 ②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③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 ④具有自主開展活動、獨立運作的組織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2023·遼寧·校聯考模擬預測)《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指出,十四年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首次聚首。二十國集團成員認識到有必要通過承擔集體責任、采取合作舉措,以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應對全球挑戰,為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奠定基礎。這表明,二十國集團( )①是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②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③是解決全球安全問題的論壇④踐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3·浙江寧波·鎮海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上海合作組織積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啟示意義的重要成功經驗,充分體現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未來,各成員國應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下列關于上海合作組織表述正確的有( )①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以團結合作代替競爭沖突②作為區域合作的典范,不斷深化國家間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③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④以經濟金融問題為重要合作領域,致力于構建繁榮美麗家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3·河北保定·校聯考三模)2023年2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文件從12個方面闡述中方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后重建。這些主張( )①站在國際正義的立場,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②站在世界和平的立場,靈活踐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③站在勸和促談的立場,能有力促進俄烏雙方迅速停火止戰④站在人類命運的立場,可推動世界多極化和維護經濟全球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3·山東濰坊·統考三模)2023年3月1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黃茂興介紹,中國在廈門建立的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簡稱“金磚創新基地”),推動了金磚及“金磚+”務實合作。要用好金磚國家現有工作機制,強化金磚國家在經濟、貿易等領域的宏觀政策協調,提升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的規格和層次,打造成多邊交流合作的重要國際性論壇,更好地服務金磚和“金磚+”國家。建設好金磚創新基地( )①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②說明中國與金磚國家的利益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③能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④有利于構建和維護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2023·遼寧大連·大連二十四中校考三模)2022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時強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重要建設性力量,要不斷加強團結合作,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 )①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②致力于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為世界和平穩定創造前提③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④堅持開放包容、促進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3·安徽安慶·安慶一中校考三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當前,世紀疫情陰霾未散,局部沖突硝煙又起,國際社會動蕩變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如何迎接這前所未有的挑戰,探索出一條國與國應有的相處之道,成為絕大多數向往和平與發展國家的強烈愿望。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為上合組織)成立20年來,始終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不斷開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合作,妥善應對威脅成員國利益和地區安全穩定的挑戰,維護了地區安全與穩定。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22次會議在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名城撒馬爾罕舉行。參會國之間進行了廣泛的雙邊或多邊會談,為參會各國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本次峰會的最大亮點是上合“朋友圈”快速擴容,峰會簽署關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啟動接收白俄羅斯為成員國的程序,批準埃及、沙特、卡塔爾,同意巴林、馬爾代夫、阿聯酋、科威特、緬甸為新的對話伙伴,展示出強大的吸引力。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越來越多的國家申請加入上合組織”的原因。19.(2023·海南·校聯考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6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中國一直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庭一員。中國將采取務實舉措,繼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呼吁各國采取行動,為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中國將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級為“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支持開展全球發展倡議合作。中國將搭建國際發展知識經驗交流平臺,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促進互學互鑒:舉辦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共同發起全球青年發展行動計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匯聚最廣泛力量。結合材料,運用“國際組織”的知識,分析我國持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原因。20.(2022·山東濟南·校考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體現,是地球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堅持與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相契合的生態文明思想,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過去十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護修復濕地,中國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先后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增加到1864只,朱鹮種群總數超過5000只……多樣生物、多彩姿態,映照著生態之美、自然之美,見證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付出的努力。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多年來,中國采取多項措施,認真履行公約。發布保護行動計劃,完成國家報告,承辦締約方大會等;牽頭推進“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后與100多個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實施一大批生物多樣性合作項目;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納入國家高層外交活動,助力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圍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主題,撰寫一篇短評。要求:圍繞主題,觀點鮮明;論證充分,邏輯清晰;學科術語使用規范;總字數在200字左右。參考答案:1.D【詳解】③④: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等多邊合作平臺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國人民。上述平臺的運行促進了中國與中亞的商貿往來與司法合作,有利于推動成員國之間的交流互鑒和成果共享,③④符合題意。①: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以東亞或中亞為主,沒有涉及加快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①排除。②:本題中的多邊合作平臺旨在促進合作與發展,而不是旨在加強反恐合作,②不合題意。故本題選D。2.A【詳解】①②:中國維和軍人除了完成維和任務,還積極參與派駐國的醫療衛生、人道救援、環境保護等工作。用實際行動承擔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更多責任,彰顯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不體現中國維和軍人用實際行動促使多起地區沖突走向政治解決,③與題意不符。 ④:中國支持聯合國按照憲章精神開展的各項工作,而不是無原則地支持聯合國在全球開展各項工作,④錯誤。故本題選A。3.B【詳解】①④:中國將向糧農組織實施捐贈并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等領域,加快落實聯合國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程。這表明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推進全球發展事業 ;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④正確。②:材料強調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全球發展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而不是貢獻中國方案,②不選。③:聯合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下有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六大主要機構,還有許多個專門機構。糧農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③表述有誤。故本題選B。【點睛】4.D【詳解】③④:在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同倡議下,尼日利亞代表78個國家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言,呼吁加快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為徹底消除種族主義、建設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這表明中國支持非洲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中非守望相助,攜手倡導和維護全人類共同價值,③④正確切題;①:聯合國并不是解決各國人權瘤疾的關鍵,①不選;②:中國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行動,②不選。故本題選D。【點睛】5.A【詳解】①②:中國的行動表明中國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中國與周邊國家開展睦鄰友好合作,表明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故①②符合題意。③:中國在國際關系上既采用雙邊合作,也堅持多邊主義,視國家利益與國際事務的復雜程度而定,故③說法錯誤。④:夸大了中國在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中的作用,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6.A【詳解】①②:中國方案強調加強聯合國核心作用,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反映了國際社會共同心聲,體現出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致力于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②正確;③:中國支持聯合國符合其憲章精神的行動,而非所有行動,③錯誤;④:中國致力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兼顧他國的合理關切,而不是維護各國國家利益,④錯誤。故本題選A。7.D【詳解】①:上海合作組織是政府間、一般性的國際組織,①錯誤。②: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②正確。③:以共同體的形式實現各成員國共同目標是歐盟的宗旨,③錯誤。④:上合組織始終堅守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建立建設性伙伴關系。可見,上合組織堅持開放包容,促進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④正確。故本題選D。8.D【詳解】③④:材料說明了上海合作組織的“上海精神”及其作用,③④符合題意。①:國家核心利益是各國的根本利益。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的根本利益不同,“擁有共同的國家核心利益”說法錯誤,①錯誤。②:雙邊主義主要用來指冷戰時期的世界格局,那時世界有兩大對立陣營,即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北約組織”,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華約組織 ”。“上海精神”踐行的是多邊主義,②錯誤。故本題選D。9.D【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A: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中國作為世貿組織的成員,享有一定的權利,履行相應世界貿易組織的義務,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成員,積極推動亞太地區經亞太經合組織濟一體化進程,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D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0.C【詳解】①:結合習近平主席講話的內容來看,維護國際組織的權威不是講話的目的,①排除。②③:“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只會割裂世界,阻礙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壑,構筑‘小院高墻’,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這說明國際社會要踐行真正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②③正確。④: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屬于多邊外交,④排除。故本題選C。11.A【詳解】①: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組織,①正確。②: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②錯誤。③:20國集團成員覆蓋面廣,代表性強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③正確。④: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④錯誤。故本題選A。12.B【詳解】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材料沒有體現二十國集團推動多極化深入發展,①排除。②③: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當前的挑戰,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這表明二十國集團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②③正確。④:材料沒有體現二十國集團具有自主開展活動、獨立運作的組織性,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3.B【詳解】①:根據材料“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首次聚首”“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等信息可知,二十國集團是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①符合題意。②: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②不符合題意。③:二十國集團是全球經濟治理平臺,是解決發展問題的論壇,而不是解決全球安全問題的論壇,③不符合題意。④:根據材料“應對全球挑戰”“為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奠定基礎”等信息可知,二十國集團踐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C【詳解】①: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以團結合作代替競爭和沖突”的說法錯誤,①排除。②③: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說明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區域合作的典范,不斷深化國家間的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同時堅持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②③符合題意④:上海合作組織將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④排除。故本題選C。15.A【詳解】①②:中國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了標本兼治的危機解決方案,展現了始終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觀公正的中國立場,踐行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更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應對全球性挑戰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將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支持,①②符合題意。③④:“能有力促進俄烏雙方迅速停火止戰”“推動世界多極化和維護經濟全球化”夸大了中方相關主張的作用,③④不選。故本題選A。16.A【詳解】①③:建設好金磚創新基地,推動了金磚及“金磚+”務實合作。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能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①③正確。②:中國與金磚國家之間從根本上來說利益是不一致的,但存在許多共同利益,②排除。④:國際新秩序的基礎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排除。故本題選A。17.B【詳解】①④: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重要建設性力量,加強團結合作,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堅持開放包容、促進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①④符合題意。②:上海合作組織是一般性的國際組織,鼓勵成員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有效合作,而不僅僅只是致力于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也不是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創造前提,②錯誤。③:亞太經合組織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這不是上海合作組織的原則,③錯誤。故本題選B。18.①世界各國面臨共同的問題和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各國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國問題越來越多,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突出,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上合組織作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持續深化成員國在安全、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多邊合作以應對新形勢和新挑戰,契合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③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上合組織,維護了成員國的利益,促進了地區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和開放包容,有利于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些在實踐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申請加入上合組織。【分析】背景素材:越來越多的國家申請加入上合組織考點考查: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是說明“越來越多的國家申請加入上合組織”的原因,需要調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從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的角度來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當前,世紀疫情陰霾未散,局部沖突硝煙又起,國際社會動蕩變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可聯系教材知識:世界各國面臨共同的問題和挑戰。關鍵詞②:上海合作組織不斷開展卓有成效的安全合作,妥善應對威脅成員國利益和地區安全穩定的挑戰,維護了地區安全與穩定→可聯系教材知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關鍵詞③:參會國之間進行了廣泛的雙邊或多邊會談,為參會各國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可聯系教材知識: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和時政信息相結合。19.①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自成立以來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②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國際發展合作確立了路線圖和時間表,為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③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肩負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分析】背景素材:我國持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考點考查:聯合國、中國與聯合國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聯合國、中國與聯合國”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持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原因”。回答本題,一是聯系教材知識找觀點,二是根據材料呈現的成就、問題或困難,對癥下藥提出觀點。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中國將采取務實舉措,繼續支持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可聯系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關鍵詞②:該議程呼吁各國采取行動,為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可聯系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關鍵詞③:中國將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中國將搭建國際發展知識經驗交流平臺、舉辦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可聯系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肩負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信息相結合。20.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積極支持聯合國為推進人類文明和進步的一切行動,深度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國際公約。中國主張并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身作則堅持環境友好,有效修復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全球生態多樣性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為國際社會尋求解決方案、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提供了有益參考;日益展現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逐漸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分析】背景素材: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考點考查: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有關知識,從認識角度分析作答,圍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主題,撰寫一篇短評。第二步:審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多年來,中國采取多項措施,認真履行公約→可聯系積極支持聯合國為推進人類文明和進步的一切行動;關鍵詞②:實施一大批生物多樣性合作項目、助力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可聯系中國主張并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詞③:發布保護行動計劃,完成國家報告,承辦締約方大會等→可聯系日益展現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逐漸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相關知識與材料信息相結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