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蠟染與扎染》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對一些精美蠟染和扎染拓片的欣賞,了解其種類和特征及其制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古今蠟染與扎染藝術的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簡單的方法進行創作練習,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古老的染色技藝,體會蠟染與扎染的獨特美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動手操作過程中智慧火花的碰撞,激發學生熱愛蠟染與扎染這兩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培養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介紹扎染藝術的設計制作步驟教學難點:在自主探究蠟染與扎染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與創造力,設計出有個性的蠟染與扎染作品。三、教學策略通過對優秀的蠟染與扎染作品的欣賞,向學生展示蠟染與扎染這兩種古老的染色技藝及其制作方法,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煥發出的獨特藝術魅力。并通過欣賞中外蠟染、扎染作品使知識得以拓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教學過程新課導入【一】,(展示一組利用蠟染和扎染工藝制作的布料和裙子的圖片)請學生談談這些紋樣給你的感受,直接進入主題。這就是被人們稱作“沒有針線的刺繡”“不經編織的彩錦”的蠟染與扎染,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走進美麗的蠟染與扎染的世界。通過展示一組蠟染、扎染服飾的圖片導入新課,使學生感受更直觀、更鮮活,能更好地激發學習熱情。新課傳授【二】,蠟染與扎染的名詞解釋:(欣賞湖南鳳凰、貴州蠟染藝術品和傳統扎染的圖片)引出蠟染與扎染的概念。1.蠟染:古稱蠟纈,是一種古老的手工防染工藝,與紋纈(扎染)、央纈并列為中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傳統民間印染工藝之一。2.扎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扎染,顧名思義先扎后染。它根據一定的花紋圖案,先將織物進行捆扎【三】,教師示范用事先準備好綿綢,用棉線扎好后浸入水粉顏料水中,最后拆線打開布,展示給學生。Ps:因為條件限制,在課堂不能用鍋煮顏料,太危險。所以用其他顏料代替。【四】,學生動手染布,教師巡回指導。【五】,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六】,小結本課選用蠟染、扎染這一民間藝術奇葩作為學習內容,旨在介紹蠟染、扎染技術及其優秀的作品,了解它的發展狀況以及這種民間工藝蘊含的少數民族文化,了解它們對于美化生活的作用,了解中國民間傳統扎染的發展歷史及藝術特色,讓我們更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