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兒游游教材分析: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的對象,通過猜謎語、欣賞圖片、動手實踐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等多種材料制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學情分析: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而《魚兒游游》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魚兒的外形特征及不同花紋組合所產生的不同圖案,了解魚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特征。2. 能用畫、剪、撕、貼和彩泥捏等方法表現魚兒游動的姿態。3. 在創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珍惜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學會觀察魚兒的外形特征,了解魚的結構特征教學難點:表現魚的游動姿態,組織一幅有小魚和相關背景的畫面。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學生) 橡皮泥、繪畫工具、剪刀、雙面膠 、各色彩紙。(教師) 課件(魚的圖片、海底裝飾畫)小紅花。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提示:組織學生有順序地擺放好學習用具,坐好。)二.講授新課:1、謎語導入: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臥也是行;有頭無頭頸,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飛,無腳反能行。(揭示課題)2、賞魚,了解魚的特點。同學們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海底世界可漂亮了,就讓我們一同進入海底世界吧!你們喜歡這些魚嗎?(生:喜歡)那你們說說海底世界還有哪些魚?其實,世界上有幾千種魚類呢。今天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幾條魚,同學們要說出自己喜歡哪條魚并說出特點。3、動腦回答,了解魚的結構。聰明的同學們,你們知道魚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嗎?小結:魚的身體結構包括頭、尾、魚鰭、魚鱗、魚紋、魚眼、魚嘴、魚身八部分構成,它們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真讓人喜愛。4、動手實際操作。總結:魚兒形態各異,色彩斑斕,這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瑰寶,讓我們共同努力,去構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5、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關于魚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三種方法來表現魚的作品:涂色繪畫、色紙剪貼、彩泥制作。你最想用什么方法來表現魚的作品。今天這節課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比賽裝飾海底世界,比賽中要互相幫助,發揚團隊精神。學生運用不同材料,自由展開創作,比一比,誰做得又快又好,教師巡回指導。6、作品展評,課堂拓展延伸。(1)師生共同欣賞美麗魚的家。(2)關鍵時刻到了,同學們請以公正為根本,投好你莊嚴而神圣的一票,拿起你手中的小紅花開始投票吧,評出最佳人氣星、最佳表現星、最佳創新星。(3)送星。(4)總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大家學習的很認真也很投入,我對大家的設計也很滿意。三、課后拓展:課后注意觀察:魚兒在水中游動的姿態有哪些?四、總結下課。同學們我們剛剛用眼睛欣賞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雙手創造了海底世界的美,那現在就讓我再一次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讓我們在《小鯉魚歷險記》中輕松結束今天的課程吧。《魚兒游游》教學反思:本節課我認為最成功的是:我能夠緊緊抓住教學重點(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魚的美),然后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特點(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但動手能力較差),制定了適合本節課的教學方法:1、觀察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2、欣賞圖片知道魚的形狀。3、做魚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4、示范制作方法。5、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整堂課使學生都像是走進了魚的世界里,生活在魚的國度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前我做了大量的課前誰備,根據課題內容大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大膽地發揮想象,能使課堂活躍起來,更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課堂一開始,我運用了謎語引入,接著播放魚的圖片,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向往。同時也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在下一環節我又插入動畫課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本節課的主題得到升華,無形中也給與學生更高的鼓舞。當播放各種魚朋友圖片時,學生眼前一亮“哇,好漂亮呀!”再次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將魚表現得更加生動打下了基礎。最后,我把學生繪制的優秀海底世界圖片貼到黑板上,增強學生的作畫信心。使學生在躍躍欲試的氣氛中進行了自我創作。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的采用了彩筆繪畫的方法,有的運用橡皮泥粘貼的方法,還有的運用了剪紙,作品的圖案或簡潔粗獷,或優美細膩;色彩有的響亮、熱烈;有的柔和、寧靜。很明顯,學生的設計構思和制作方法都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但本節課也有不盡人意的方面:課堂語言不夠精煉。使課堂時間把握不夠準確。今后,我會努力鍛煉自己,改掉不足,積極吸取先進們的豐富課改經驗,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課上,有更大的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