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地理教學設計課題 2.2海陸變遷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以“大洲和大洋”知識為基礎對認識世界上陸地和海洋的進一步深入。教材以滄海桑田的故事引出海陸變遷的現象并以實例說明海陸變遷的形式及成因,而后以圖片展示大西洋兩岸幾乎吻合的大洲輪廓線闡述大陸漂移學說的觀點,進而引出板塊運動學說。2022新課標要求 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區域認知:通過閱讀六大板塊的分布圖指出六大板塊的位置。綜合思維:運用板塊運動原理解釋世界主要山系的形成原因和火山、地震的分布。地理實踐力:能夠說明世界上某些國家或地區多發火山地震的原因。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樹立事物是不斷變化著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學情分析 對于該學段的學生來說地殼、板塊、海陸變遷等地理專有名詞較為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他們的想象力豐富且具有創造力和較高的記憶力。因此,本節課多以動圖的形式呈現海陸變遷的現象。重點 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難點 海陸變遷的原因及板塊運動形成的地表形態。材料準備 PPT、地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以麻姑滄海桑田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引入海陸變遷。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活動一:認識海陸變遷的實例及成因[板書]:2.2海陸變遷一、滄海桑田形式實例原因海→陸喜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地殼變動自然荷蘭→填海造陸人類活動人為陸→海東海海底→古河道海平面升降自然[承轉]以上實例說明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是不斷變化著的,那么七大洲和四大洋在過去是否位于如今的位置呢?活動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師]展示南美洲和非洲在大西洋沿岸的輪廓線,提問“從地圖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引發學生思考。[師]使用動圖拼合大西洋沿岸的南美洲和非洲,提出非洲和南美洲可能是一塊大陸的猜想,引出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和大陸漂移假說。[板書]:大陸漂移說提出者內容科學依據[承轉]由此可見,海陸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至今依舊處于緩慢的變化中。那么什么引起的“大陸漂移”呢?我們一起進入板塊構造學說的學習。[板書]:三、板塊構造學說活動三:認識板塊構造學說步驟1:明確板塊與地殼的關系、引出板塊的概念[板書]:(1).板塊的概念步驟2:展示教材圖2.22“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說出地球表層的板塊名稱、分布及范圍。[板書]:(2).六大板塊名稱及分布步驟3:用動圖演示板塊運動的兩種形式,并指出碰撞擠壓形成山脈、張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書]:(3).板塊運動形式 ①碰撞擠壓“→ ←”“消亡邊界”地表隆起抬升 ②張裂拉伸“← →”“生長邊界”地表斷裂[承轉]由此可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步驟4: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山系、火山和地震帶,并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山脈形成和火山地震頻發的原因。[師]展示圖2.23指出阿爾卑斯山脈的位置并對照圖2.22“板塊分布示意圖”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阿爾卑斯山脈形成的原因。布置任務:(1)讀圖2.23并指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在圖2.22中的位置,并填表:(2)讀圖2.23找到紅海、地中海在板塊分布中的位置,并推測他們的面積變化分析成因。[板書]:(3)世界上的山脈、海洋和裂谷步驟4:認識世界上兩大山系、火山和地震帶,并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利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世界上某個國家或地區頻發火山地震的原因。[板書]: (4)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①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②環太平洋火山地帶小結: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理論觀點。 閱讀教材圖2.13~2.15思考以下問題:海陸變遷的形式?海陸變遷的原因?人類活動和自然原因引起的對海陸變遷的影響哪一個更大?觀察大西洋東岸非洲輪廓和西岸南美洲輪廓,并嘗試拼合兩個大洲。觀察大西洋沿岸的動物種類、地質條件,找到大陸漂移說的科學依據。閱讀教材明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讀圖并在地圖上合適的位置填寫六大板塊的名稱。讀圖通過圖例理解箭頭表示的板塊運動形式理解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原因。【小組討論】:小組代表上臺指出喜馬拉雅山脈、科迪勒拉山系在圖2.22“板塊分布圖”中位置并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山脈的成因。合作填表:合作總結。讀圖2.22在圖2.23中找到日本的位置,指出日本所在的火山地震帶。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學生讀圖、演示、分析,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課堂練習 中考連接 培養學生的中考敏銳度課堂小結板書課外閱讀內容 收集“地殼為什么會運動”的資料。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