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情趣濃郁 能工巧匠第2課 編結藝術教材分析:《編結藝術》是人教版美術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的內容,本課的設計以欣賞編結藝術為切入點,讓學生欣賞和感受中國結的獨特藝術魅力,通過平結和雙結的制作方法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結的編織方法,并學會創作簡單的中國結。設計思路:通過欣賞一些編結作品,提高學生對編結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不同的編結作品所表達的吉祥寓意,通過舉例說明實用結和裝飾結的區別,結合演示制作具有創新的中國結作品,用中國結作品來美化生活。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了解編結的源流,感受編結的藝術魅力,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內涵,提高審美情趣,掌握編結的材料及方法步驟。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一些編結藝術作品及生活中編結的一些實際應用,了解其藝術特征。通過老師講解、演示,學生動手學習編結的基本結法,并嘗試制作簡單的中國結飾品。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基本結的學習,讓學生感受中國民間工藝的魅力,激發學生對編結藝術的熱愛。了解編結的寓意,學會懂得關愛他人,學會感恩與奉獻。教學重點:了解編結藝術的表現形式,掌握平結、吉祥結的編結方法。教學難點:如何創新制作中國結作品。教學方法: 欣賞、講解、演示和動手相結合。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中國結實物、錄像圖片,以及實物投影儀等電教設備。學生準備:剪刀、打火機、鑷子、絲線若干課型:新授課教學過程:一、中國結作品欣賞1.出示中國結實物,讓學生欣賞,板書課題。2.播放中國結圖片3.你對中國結有哪些了解呢?你在哪里看到過中國結呢?它們表達的寓意是什么?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二、中國結歷史、寓意、特點1.結的歷史發展及含義:中國結由于歷史久遠,其歷史貫穿人類史始終,“結”在中國,象征力量、和諧,充滿溫暖的人際關系。“結”還與“吉”諧音,繩與結產生的藝術,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吉祥、祈福、立志、辟邪等特殊的含義。故被稱為中國結。2.中國結的特點:每個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由一根絲線編結而成的,每個結都蘊含著一定的寓意。3.結的分類:編結藝術從功能上主要分為實用結和裝飾結兩大類。實用結著重的是結實、穩定、耐用,如行李結、鞋帶結等。裝飾結則著重的是寓意、美觀,然后是實用,有結必吉祥是此類結特征,如同心結、盤長結等。小結:小小的中國結,喜慶、祥和、寓意深刻,它不僅凝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又演繹了現實生活中的個性美與和諧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親手編一個中國結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種種較為簡單的中國結三、動手實踐,學習編制方法(一)平結的編制:1.準備兩根線繩一長一短。短線作芯固定,找到長線中點放在短線下,在短線上打結。2.左邊繩子不動,右邊的繩子從短線下穿過,再從左邊的繩下穿過,把右繩還拉到右邊,一個基本的平結就編好了。3.如此反復多次(要把兩邊的繩子拉緊,每個平結挨緊。)4.學生自己練習。5.教師巡視給予鼓勵和指導,把好的學生作品展示。(二)學習吉祥結編制:1.精講點撥:吉祥結是怎么樣編制出來的呢? 大家首先觀看步驟圖。誰能說說制作吉祥結需要幾步?(小組交流討論一下)2.出示課件:動畫顯示編結步驟。教師實物投影進行示范,學生按步驟進行編制:第一步:把繩子對折后,將對折處固定在泡沫板上,在距對折處5、6厘米的地方,左右各擺一個大小相同的線環,并將其固定好,第二步:將繩1上彎壓在繩2上,依次按逆時針方向,將繩2壓在繩3上,繩3壓在繩4上,將繩2、3固定,將繩4穿過繩1下面的孔,。第三步:將四邊的繩子均勻拉緊,看看繩子是否有彎曲,將其整平,第四步:再將以上圖二至圖四重復做一編,均勻拉緊后,如圖四。第五步:把繩結翻個兒,正面朝下反面朝上。然后逐個向外拉四個弧形線,使它們各成一個小圓孔,因為經的形狀像耳朵,又在里面,所以叫內耳,大的叫外耳,第六步:最后調整。四、露一手,團結力量大學生合作編結,播放背景音樂。1.選擇自己喜愛的色繩及飾物。2.構思怎樣編,在什么位置裝飾什么樣的飾物,怎樣穿插、固定。可以畫幾個草圖,做到心中有數。3.編制完成,教師指導并及時解決問題。泡沫板、珠釘或大頭針、色繩、飾物、剪刀、打火機。五、展示勞動成果,享受勞動樂趣1.展示部分學生作業,學生互評、師評。2.通過展示,同學們果然個個都心靈手巧,那么,這些美麗的中國結你想留給自己呢?還是送給親友呢?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六、課堂延伸同學們愿望多么美好啊!你們不但有一雙靈巧的小手,有勇于探索、勇于發現的精神,而且還有一顆金子般美好的心。讓我們一起努力,編織一個美麗的中國結,把吉祥和祝福送給親人和朋友,讓中國結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之花越開越艷。老師相信:你們只要會用勤勞能干的雙手,一定能編織出美麗的生活,開創祖國輝煌燦爛的明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