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第二課《剪紙》教案一、 教材分析 剪紙是我國的最具特色的民間傳統工藝之一,它是將紙剪刻成各種人物、動物、花卉、或用品等各種紋樣,貼掛在居室的門、窗、墻、灶及家具上,用來美化居室環境,烘托慶賀氣氛,表達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課為<設計.應用>課程,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間手工藝術,感受到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朽魅力,增強初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認同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為今后學習其他門類傳統工藝作鋪墊。 二、 學情分析 在九年級試講的過程中我發現,九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動手、造型表現能力,但對于中國民間藝術接觸少,比較陌生。學生對剪紙普遍興趣濃厚,但鑒于一些學生基礎薄弱,對基本的折疊剪紙的步驟都不甚清楚,獨幅剪紙更是無從下手。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折疊剪紙步驟的示范上,同時通過欣賞線條簡潔的剪紙作品,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剪紙的方法和步驟。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運用簡單的手法剪出簡單的剪紙作品。3、情感與態度目標: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紙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進一步提高對形式美的認識和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教學重點:重點掌握剪紙的造型裝飾手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教學難點:正確把握紋樣的連接與完整性。教具準備:示范作品、紅色紙、剪刀、筆、膠水、課件。教學用時:1課時教學方法:講授法,微課演示法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l、教師出示多種類的美術作品。(課件出示)師:這些都是什么美術作品?學生回答:繪畫、剪紙等;師:哪些是剪紙作品?(學生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師:剪紙作品與其它美術作品有什么不一樣,有哪些特點?生答:單純、簡樸、樸實、富裝飾性。(教師板書)師:今天老師與你們一起走近剪紙藝術。(板書課題:剪紙團花花)二、剪紙的基礎知識講解。1、 教師講述:這些剪紙作品都出自農村老人之手,它不僅表現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2.請學生欣賞課本剪紙作品。3.結合剪紙作品教師講: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剪紙的樣式很多,這是窗花、墻花、枕花、禮花等。具有單純、簡潔、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出示課件)4.教師將剪紙展示給學生問:這些作品是運用哪些工具制作出來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剪刀、紅紙等)5、讓學生認真觀察圖1圖2,指出陽刻時應“剪剪相連”,陰刻時要“剪剪相斷”。再讓學生觀察圖3圖4,指出對錯。經過比較議論得出畫紋樣時必須注意紙的連斷的結論,突破難點。6、用課件出示團花的剪紙作品。7、下面老師先嘗試一下,你們看老師是怎樣剪的。微課演示(1)八折剪紙團花畫法 我們先準備好一張正方形紅紙,一把剪刀,一支筆備用。首先我們把紅紙的正面向上,把紅紙的對角線對折一下。然后再把紅紙的左右角對折,邊緣線要對齊。接著我們還要再把紅紙的中線對折一次,畫好圖案,剪刀剪出。(2)具體要求:1.折:折疊彩紙。2.畫:用鉛筆在折好的彩紙上畫出圖案。3.剪:沿畫好的圖案線條將圖案剪下來。4.展:打開時動作要輕,以免撕壞作品。5.貼:在作品背面涂上少許膠水,貼在展板上。(注:在剪紙過程中,畫和剪是最重要的兩步,要仔細體會。)三、學生創作要求:1、折紙并剪出漂亮的團花;2、根據拓展要求創作設計作品;四、展評作品組織學生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集體講評。五、總結剪紙作品無論是簡潔的、還是復雜的、細致的都各有特色,都是同學們辛勤勞動的果實,我們要珍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