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移步換景 別有洞天—中國古典園林欣賞》教學設計教學目的:知識目標:1.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起源、類型和發展2.理解中國古典園林造林的特色和的思想文化3.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基本要素能力目標:1.能夠分析園林個案中的構景手法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編創中國古典園林的導游詞情感目標:1.能夠欣賞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天人合一”理念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歷史文化和美麗山河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要素和造園手法教學難點:賞析古典園林的構景要素和構景方法教學方式: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教學手段: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動手動腦實踐,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技術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PPT課件。教學過程:導入:播放明軒圖片,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片,看看這是什么,有什么,是哪里的庭院?”二、比較頤和園和蘇州園林的歸屬問題前為皇家園林后者為私家園林。三、講解中國園林分為三大類: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江南園林甲天下 蘇州園林甲江南”四、提問:1.請找出中國園林的四大造園要素中國古代園林的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講解園林是如何產生的。2.提問:你會寫“園”的繁體字嗎?各代表了什么?園林中的花木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中國園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嗎?重點講解四君子、歲寒三友等中國傳統寓意文人情懷的花木。學生思考并回答園林中的花木可以增添色彩、香氣。和山水共同構成自然魅力的景觀。梅蘭竹菊、松、梅、荷花、玉蘭、牡丹等在中國都有特定的寓意。園林中的景致常常因為這些花木而別有情趣。3.歐洲古典園林與中國古典園林的比較并播放圖片學生討論,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總結概括:歐洲園林:對稱、規則;中國園林:自然且自由。“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計成《園冶》。概括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根本特征。仔細觀看照片,同學之間交流討論。通過對比觀察可以看出中國的園林比較強調自然不像西方園林那樣把花木都修剪成幾何形狀。教師闡述中國的園林都是由文人、畫家、詩人參與完成的。他們常常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響,常常從宋元山水畫中汲取靈感,常常寓情于景。展示資料。4.蘇州園林中的造園中的“變化”。借助資料請學生觀察園林中景物的遠近、高低、大小、疏密、虛實的變化。山為實,水為虛;墻為實,窗為虛;樹為實,影為虛。“變而不亂,自然自有章法”談談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布局特點?談談造園家是怎樣實現小中見大、變幻無窮的空間布局的。拙政園平面圖展示。建筑是空間的藝術,空間的轉換,婉轉延伸,疏密有致,虛實相生。(1)借景對比展示拙政園北寺塔的布局圖片,講解巧于因“借”。 看教師展示的圖片明白借景是中國園林常見的擴大空間的手法。(2)分景展示圖片重點介紹:拙政園小飛虹建筑,學生看教師展示的圖片回答園林建筑都有亭臺樓閣等等。它們都很精巧。在園林景觀中起到“點睛”的作用。“廊橋”的廊通透。在教師引導下欣賞小飛虹等園林建筑,進一步體會中國園林建筑的因形就勢,造型奇美的特點。教師總結:分而未分 靜中求動(3)曲徑通幽一處一景,“庭院深深深幾許”。(4)框景園林中的花窗即遮擋又透漏出部分景致,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理也擴大了空間意境。花窗本身如字似畫,美不勝收。五、教師總結: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凝動的音樂、富有哲理的文章。中國古典園林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典藝術的精髓之一。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成為她的知音。板書:中國古典園林疏密 步移景換 雖由人作 天人合一動靜 別有洞天 宛自天開 如詩意境遠近高低虛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