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教材教法分析(課時)1、課標分析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明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2、教材分析本課是必修1教材第四課第一框的內容,承接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主要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以貫之。本節課我們通過探究上述三個議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3、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辯證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正是塑造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前幾節課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學習,但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了解還不深,故采用深入淺出的方法,通過議題式的討論層層深入,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層層設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在師生互動中完成本課知識點的傳授,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信。二、教學目標政治認同:明確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認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科學精神:通過學習新時代的豐富內酒和新時代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這個論斷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通過學習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辯證看待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新時代的關系。公共參與: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三、教學重難點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歷史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變化和基本國情的不變及其關系;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難點:辯證看待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新時代的關系,理解在新時代如何一以貫之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四、教學準備調查學生對新時代的認知程度、制作多媒體課件、提前調試設備五、教學過程總議題: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環節一: 視頻導入 播放我國外交天團在國際舞臺上霸氣回應的精彩瞬間。教師活動 提問:看完視頻大家有什么直觀感受?請進一步思考外交天團的霸氣回應的底氣來自哪里? 教師接著總結:看到外交天團的霸氣表現同學們和老師一樣都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暢快淋漓。而正如同學們說的一樣,外交官們的底氣來自于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后盾。而我們的富強乃是來自于我們走對了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那么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是什么?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時代我們又該如何向前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入今天的課堂。 學生活動 學生可能會提到如下關鍵詞:“燃”、DNA動了、自豪、激動、振奮人心……;底氣來自我們的祖國非常強大,外交天團有祖國這個堅強的后盾所以有底氣。設計意圖 視頻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環節二:講授新課子議題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驚天巨變放眼量教師活動 播放視頻《且看中國這十年》,讓學生在材料中感悟新時代國家建設和人們生活發生的變化。 教師提問: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了祖國發展的哪些變化?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談到了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建設各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同時也分享了一些進入新時代后自己生活所發生的一部分變化。總的來說,在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新時代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我國國際地位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那么十九大報告是如何闡釋新時代科學內涵的呢? 學生活動 學生可能會談到:中國這十年科技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科學技術相較于10年前取得了十分顯著的進步,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原始人的生活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同時視頻教學的方式有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并在視頻的播放中鍛煉學生對視頻中的關鍵信息的獲取能力、分析能力。教師活動: 教師提問:請大家結合視頻內容和教材,分別從偉大事業的角度、奮斗目標的角度、人民期待的角度、歷史使命的角度、世界意義的角度,分析出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在論述每一個角度的科學內涵時要求談談你對這一層面的科學內涵的理解與感受,同時可以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于國家之于人民而言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總結:首先從歷史脈絡來看,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從奮斗目標來看,這是一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從人民期待來看,這是一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從歷史使命來看,這是一個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最后從國際影響來看,這是一個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老師很欣慰的看到同學們對此前所掌握的內容可以靈活運用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解之中。剛剛能夠切身地感受到當同學們談論起新時代的種種成就時自然而然地會帶有一種驕傲、自豪的感覺。的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甚至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它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同時更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學生活動: 學生基本上可以找出: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偉大事業) ②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奮斗目標) ③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人民期待) 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歷史使命) ⑤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世界意義) 意義方面學生可能會結合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和教材第二課、第三框的內容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于中華民族而言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設計意圖 上一環節的視頻激發了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感,本環節通過視頻與教材內容的結合與教師引導學生將答案鎖定到哪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自主尋找新時代的科學內涵的具體內容,而要求學生在論述過程中談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則相應地能活躍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結合教材第二課第三課的內容讓學生談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意義有何理解,有利于讓學生在回顧所學的同時加深對教材內容間邏輯關聯的理解,提高其理解文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子議題二:“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教師活動: 觀看視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并分析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 教師提問:請大家觀看視頻,談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結合材料分析主要矛盾變化的原因。分小組討論其中的“變”與“不變”分別是什么。 教師總結: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學習第二課講黨的八大時,所提出的主要矛盾嗎?當時有兩個,一個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在經過二十幾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之后,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重新定位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又經過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主要矛盾再次發生了改變,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那為什么我國對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發生了改變呢?請同學們觀看老師PPT上的圖表,從中你能讀出什么樣的信息。(第一張圖)70年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迅速猛漲,多項產品位居世界第一,體現了我國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進入世界前列。(第二張圖)體現了人民的需要更加多元了,對物質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張圖)體現出城鄉區域的收入以及東西部地區之間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第四張圖)體現出我國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領域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所以通過四張圖表的信息,我們可以發現十一屆六中全會所提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不符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了。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長期所處的供給不足得到根本性轉變。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我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也愈發強烈,大家現在關注的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的問題。同時制約我國現代化發展的也已經不是落后生產力的問題,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因此在十九大報告中,我們對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進行了調整。 雖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這并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和國際地位的判斷。我國將仍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且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針對“變”與“不變”,我們也提出了相應的舉措。為了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要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各方面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同時基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依舊要牢牢把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學生活動: 學生可能會回答出: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原因可能回答出關鍵詞:生產力的發展 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不變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國際地位。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究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原因,并在橫向比較中讓學生自主探究社會主要矛盾變與不變的原因,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辯證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子議題三: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應該有何作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教師活動:展示《求是》雜志的一段話: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道路錯誤,我們不僅達不到目標,甚至可能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談談進入新時代之后我黨最重要的是什么? 播放視頻《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合視頻請再思考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一以貫之? 教師總結:(1)共產黨人要做到: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2)中國人民要做到:①每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需要新時代勞動者的持續奮斗。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在廣袤國土上繼續書寫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 學生活動: 學生基本可以回答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學生看完視頻可能答出以下一些關鍵詞:黨員要起帶頭作用;每個人要各司其職……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