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漂亮的手工燈飾》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結合美術教學的視覺感知特征和實踐創新特征來確定教學,初中生兩級分化已經形成,個性差異明顯,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但形象思維依然占主體地位,因此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燃燒思維的火花,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一、教學目標:1、了解手工燈飾的制作方法,借助立體構成的造型方法,設計制作一件有創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燈飾,為生活增添情趣。2、欣賞漂亮的手工燈飾,使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設計,感受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統一。引導學生用環保材料去創作燈燈飾,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環保意識。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提高藝術素養和生活品位。二、教學重難點:1、從發現、利用、創造三方面,培養學生創造力。2、運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設計燈飾并制作出來。大膽運用環保材料,精工細作,激發創作靈感,體驗創造的樂趣。三、教學用具:各種環保廢舊材料、粘貼用具、切割用具、剪刀、繪畫用具、燈口、電源線等四、教學過程:組織教學導入新課師: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猜一個謎語。一根藤上結瓢瓜,生根結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長,夜夜看瓜瓜開花。 (打一物)生:燈師: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燈的,燈可以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光明,照亮我們回家的路。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燈的世界。講解新課:老師對燈的最早記憶是煤油燈,過去條件非常艱苦,晚上縫補衣服、學習啊都要借助煤油燈昏暗的燈光來完成,只適合室內進行,室外要用防風燈。老師小時候也做過防風燈,出示教師做的簡易防風燈,點燃蠟燭,關閉電燈,在學生間行走展示。這些燈雖然可以照明,但使用起來不太方便。自從19世紀70年代,愛迪生發明了第一盞電燈以來,燈具不斷發展,各種色彩,形狀的燈不斷出現,不但實用而且還很美觀,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就學習用廢舊環保材料,做一件漂亮的手工燈飾,讓這位光明的使者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板書:漂亮的手工燈飾)1、欣賞課件燈飾作品:猜一猜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1)由無數易拉罐金屬環制作的球形燈飾。(2)由無數白色塑料勺制作的菠蘿形燈飾。(3)由無數蛋糕杯托制作的球形燈飾。(4)由牛皮紙袋組成的一串唯美燈飾。這些燈不但可以用來照明,還可以用來裝飾。(板書:實用美觀)2、燈飾的制作方法:(結合圖例)(1)繪畫(在燈體上直接手繪)(2)粘貼(3)切挖折疊(4)鏤空(5)鏤空襯底3、采用立體構成的造型方法制作燈飾(結合圖例)(板書:立體構成)(1)點、線、面、體的組合(2)幾何形的組合(3)面的交叉組合出示若干圖例,讓孩子們判斷。4、教師示范(利用收集的材料創造美)步驟:構思——選材——制作教師采用鏤空襯底的方法,用瓦楞紙箱制作,在箱體上切割鏤空三角形,綠色襯底,安裝燈口,關燈欣賞作品。學生實踐我是設計師:利用小組合作,運用廢舊環保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漂亮的手工燈飾。作業梯度:認真制作出一個手工燈飾造型合理美觀現代感、造型新穎、色彩和諧、實用美觀作品展評關燈、一起倒計時“三、二、一”打開燈飾開關,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鼓掌慶祝!各組代表評價自己的作品教師評價:鼓勵表揚為主,提出建設性意見。課上小結通過這節課,從廢舊材料到藝術品,并非難如登天,只要我們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簡單的材料就能創造奇跡!(七)拓展——影子燈欣賞影子燈,開闊學生眼界。寄語:送給學生的話(配樂)“一盞燈就是一朵心花,能給我們帶來一切想要的東西,讓我們面對黑暗,能看到光明和希望。人生需要這樣的燈火,在我們學習生活的道路上,難免會有挫折,擁有一盞燈火,會少些凄涼點燃一種燈火會驅走風雨中的寒涼,照亮我們的心窗。不要小看那盞燈,它是希望,是理想,是力量,是我們心中必需有的太陽。”希望同學們也有這樣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錦繡前程。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