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 班級 教學日期課題名稱 3.1 貫徹新發展理念 課型 新授課課程標準 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學習目標 1、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理解我國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措施。 3、理解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教材分析 本單元講述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我國經濟要發展與社會要進步必須回答、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具體講述了指導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設中有關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會保障的基本問題。 第三課介紹了我國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以及新時代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取得更偉大的新成就。本節課先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個方面介紹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又突出介紹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學情分析 進入高中階段后,在學習本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新發展理念。這些都為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開展鋪墊了良好的知識經驗基礎。 高一學生的思想活動和行為方式具有多樣性、可塑性,教師要創設合適的情境,設計有梯度的任務,組織有效的學生活動,通過問題的引導和討論,全方位、多角度給予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在合作探究中落實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落實核心素養。但是本框理論性較強,名次、概念較多,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一定困難。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通過學習本節課知識,學生要認同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精神 通過學習新發展理念的學習,了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正確理念的指導。法治意識 學習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明白發展要遵守相關的法律知識。公共參與 引導學生自覺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參與經濟建設教學重點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發展理念教學難點 新發展理念教學策略 知識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本板書設計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溫故知新 出示復習內容 學生課前誦讀,回憶: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位與基本特征 2.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 3.宏觀調控的手段 4.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通過溫故知新,使學生能夠對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從而找出新舊知識聯結的交點,由舊知識的復習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導入新課。二、導入新課 展示素材: 觀看素材 思考議題 學生認真觀看和思考,感悟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性。 結合素材和課文,初步理解本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時政。三、自主預習 出示預習目錄、預習要求 要求:瀏覽課本,找出下列問題答案 1.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含義、要求及地位P33 2.新發展理念的內容、地位及要求P34--37 3.五大發展理念的地位、聯系及要求P38 學生自主預習問題,瀏覽課本,對本框知識有個初步印象,在講解時理解能夠更加深入。四、講授新課 老師展示探究思考話題,提出問題, 歸納總結:教師結合學生發言,梳理出知識點——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要求。 教師展示連線題,提問學生回答。 情境:播放視頻《新發展理念》,重點講授:新發展理念的內容。 教師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展示最新時政,引導學生。 學生觀看視頻,《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學生討論回答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基本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具體要求: ①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出發點 ②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動力 ③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顯制度優勢。 →目的和歸宿 學生思考,隨堂訓練。 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感受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要求。 3.意義 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 1.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 (1)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人了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 (2)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2.新發展理念的內容 (1)協調發展: ①解決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②地位: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 ③要求:堅持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名詞點擊:新型工業化 新型城鎮化 ◆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第三課我國的經濟發展 (2)綠色發展 ①解決問題: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②地位: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③要求:堅持綠色發展,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相關鏈接: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強調資源的永續利用,要求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3)開放發展: ①解決問題: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②地位: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③要求:堅持開放發展,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人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4)共享發展: ①解決問題: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②地位: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③要求:堅持共享發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問題】為了應對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我應該樹立怎樣的發展理念? (5)創新發展: ①解決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②地位: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要求:堅持創新發展,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華為手機芯片的突破,說明了什么?【清華大學李稻葵】 華為Mate60 Pro于2023年8月29日正式上架。搭載了華為自家研發的麒麟9000S芯片,這可是華為三年來自行打造的一顆完全國產芯片! 3、科學把握新發展理念的地位和內在聯系 (1)地位:新發展理念的地位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2)聯系: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在聯系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強貫徹落實的全面性、系統性。 通過視頻展現的內容并且設置活動,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發言。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進行思考,教師進行引導。鍛煉學生讀取材料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隨堂訓練,即時復習鞏固,加深印象。 結合學生感受,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通過對話法,引導學生總結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要求。 在課堂上創設議題情境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進行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通過學習本節課知識,學生要認同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四、同步練習 設置有針對性的、新穎的練習題,指導學生練習。 易混易錯點:1.限時練習,核對答案 2.訂正錯題后分組討論,形成集體意見,派代表講解錯題 3.整理錯題集,形成錯題題庫。 通過習題練習,掌握重點、難點,理清易錯點,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