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虢國夫人游春圖賞析 課時 1課型 欣賞·評述 授課人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虢國夫人游春圖》,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優秀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鑒賞和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展示教師臨摹的作品,對畫面進行全面賞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感受作者創作背景,將藝術與文學等方面互相滲透。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虢國夫人游春圖》并賞析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作者創作背景,將藝術與文學等方面互相滲透。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具 教師范畫、 欣賞卡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境激趣 講授新課 總結拓展 實踐設計 1、出示教師作品 《虢國夫人游春圖》。 2、請同學上臺簡單介紹畫作。 第一部分 作者簡介 張萱 盛唐畫家 長安(今西安)人。 善畫貴族仕女、宮苑鞍馬。 據記載,張萱的作品有數十幅,但原作無一遺存。 歷史上留下兩件重要的摹本,傳說是宋徽宗臨摹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卷和《搗練圖》卷。 2、畫作簡介 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絹本設色,縱51.8厘米,橫148厘米。 此圖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姐虢國 夫人一行騎馬春游之景。 3、欣賞畫作方法 A創作背景 游春是唐代社會風俗,以每年的三月初三為盛。為了讓人們有游春的好去處,唐玄宗將漢武帝所造之“曲江池”修整一新,使之成為花草繁盛、煙水明媚的游覽勝地。 B藝術特色 a構圖 b人物形象 c馬 d色彩線條 e題跋 C源于生活 高于生說 “春”的體現 沒有描繪春天的任何景物,卻滿卷春意 春光中慵懶而生動地行為表情 從容向往的神態 輕薄明麗的春衫 D播放視頻 A詩 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ぁぁぁ? B“史” 唐玄宗 宋徽宗 完成欣賞卡 指導同學把畫展開 提問同學,張萱生平事跡 引導同學欣賞畫作 從右至左欣賞 局部放大欣賞 總結拓展 升華課程 觀察欣賞 回答問題 學生欣賞圖片 討論與分析 分析賞析 欣賞,理解 從時間軸上分析新知 完成欣賞卡 激發學習興趣,導出課題 1培養學生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加深理解 拓展,深入了解美術家、美術作品。板書設計 虢國夫人游春圖 創作背景 藝術特色 1 構圖 2 人物形象 3 馬 4 色彩、線條 5 題跋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們對張萱又有了深入了解。能夠從多角度,全方位的去分析一幅中國畫。對畫家所處時代如果了解更多,賞析畫時會更容易理解,學生雖然知曉如何賞析,但賞析深度不夠。藝術批評方面需要教師在以后課程中滲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