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練習

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練習
一、非選擇題
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電站在農機站的   方向,醫院在農機站的   .
(2)水電站在學校的   方向,醫院在學校的   方向.
(3)若學校與農機站圖上距離2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米。
2.讀半球的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別圖中“+”號是   (南、北)極。
(2)請寫出A點的坐標:A:緯度   ;經度   。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4)從東西半球來看,C點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D點位于   半球。
(5)圖中A點屬于   帶。
3.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的   部和   部、歐洲的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部。
(2)據圖甲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區。據圖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
4.讀世界的人種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A、B、C所在地區的人種類型:A   人種,B   人種,C   人種。
(2)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   ,美洲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3)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   洲、大洋洲、   洲,及非洲北部。
(4)在人類發展早期,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   洲。
(5)除了上述三大人種之外,因人種間的通婚,還形成了   人種。
5.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   ,B   。
(2)A、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
(3)C地位于D地的   方向;若測得C、D兩地圖上距離約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    千米。
6.讀經緯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點的緯度位置:   ,B點的經度位置:   .
(2)C點位于   .(溫度帶)
(3)A、B、C三點中,位于西半球的點是   ,四季變化明顯的點是   .
7.下圖中P點位置同時符合南半球、東半球、熱帶三個條件的是:(  )
A. B.
C. D.
8.上圖中,A選項P點的經緯度,正確書寫為:(  )
A.P(20°S,130°E) B.P(20°N,130°E)
C.P(20°S,130°W) D.P(20°N,130°W)
9.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海拔是   M;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M。
(2)圖中C、D兩點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   。
(3)周莊南側的地勢較為   (選擇‘平坦’或‘陡峭’),原因是:   。
(4)圖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為:   。
10.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經緯度是   .B點的經緯度是   .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   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   緯度地區.
11.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各題。
(1)該地區地形以   為主。
(2)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   ,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   。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兩點)
12.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洋,其周圍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洲.
(2)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   洲和   洲.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   (東或西)半球.
(3)南美洲與B洲的界線是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   、   、   、   、   .
(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從   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5)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   ,B   ,C   ,D   .
13.讀“七大洲四大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A    E   ②   
(2)A、C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D是   運河。
(3)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   洋。
(4)至今無人定居的大洲是   。(填字母)
14.讀圖,回答問題。
(1)A、B兩地的年降水量   地大于   地。
(2)A、B兩地氣溫年較差   地小于   地。
(3)A、B兩地的緯度   地小于   地。
(4)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    和   。
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舉世矚目的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開幕,全球媒體進入“十九大時光”。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參與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法國《世界報》等眾多世界主流媒體紛紛聚焦這一盛會。
(1)十九大期間,中外3000多位記者集聚北京,以下哪一選項描述的是北京的氣候類型……(  )。
A.A B.B C.C D.D
(2)記者湯姆今年是第二次來北京進行時事新聞報道,他來自圖中A   (大洲名),該大洲絕大部分是   人種,按發展程度分,該大洲大部分都是   國家。
(3)B是東南亞的交通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請寫出B是   海峽,它溝通了C   洋和D   洋。
(4)一位采訪過十八大的中國記者這樣說道:“這次來采訪十九大的外國記者,不僅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等國,還有來自烏干達、肯尼亞等遙遠的似乎與中國沒啥關聯的國家。這些新老面孔的集聚,體現了全世界都想要了解中國的愿望。”這里提到的“烏干達”、“肯尼亞”,都來自圖中E   (大洲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東北;東南
(2)東北;東南
(3)400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農技站建立方向坐標,水電站在農機站的東北方向,醫院在農機站的 東南方向。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學校建立方向坐標,水電站在學校的東北方向,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向.
(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若學校與農機站圖上距離2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2×20000=40000(厘米)=400(米)。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的計算要求單位要統一,分子一般化成1,計算要準確,以免計算錯誤,出現多一位或少一位的情況。
2.【答案】(1)北極
(2)70°N;150°E
(3)正北
(4)東;北
(5)北寒帶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判別圖中“+”號是北極。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請寫出A點的坐標:A:70°N,150°E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兩點在同一經線上,A點位于B點的正北方向。
(4)、從東西半球來看,C點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D點位于北半球。
【點評】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3.【答案】(1)東;南;西部;東
(2)平原;北;中低
【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2)、據圖甲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據圖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北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
【點評】根據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因為這些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
4.【答案】(1)白色;黑色;黃色
(2)東部;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3)歐;北美洲(順序可對調)
(4)非
(5)混血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填出圖中字母A、B、C所在地區的人種類型:A是白色人種,B是黑色人種,C是黃色人種。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及非洲北部。
(4)、在人類發展早期,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
(5)、除了上述三大人種之外,因人種間的通婚,還形成了混血人種。
【點評】人種的類別,是根據人類的生物體質和遺傳的性狀而加以區別的,如膚色、體型、頭型、眼色、發型、鼻狀、血型以及性格和潛力等。它不象語言和宗教因時而異,是人類長成后所附加的。人種是與生俱來的。
5.【答案】(1)山頂;陡崖
(2)570
(3)西北;2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是山頂,B是陡崖。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的海拔是670米,D的海拔是100米,A、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670-100=570米。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測得C、D兩地圖上距離約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 2千米。
【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6.【答案】(1)40°N;50°E
(2)熱帶
(3)A;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寫出A點的緯度位置:40°N,B點的經度位置:50°E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C點位于赤道地區,根據五帶的劃分,C點位于熱帶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點位于北緯40°,屬于溫帶地區,四季變化明顯。A、B、C三點中,位于西半球的點是A,四季變化明顯的點是A。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7.【答案】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我們通常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回歸線以內是熱帶。據圖分析可知:A選項P點坐標為(20°S,130°E),因此同時符合南半球、東半球、熱帶三個條件,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8.【答案】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A選項P點的經緯度,正確書寫為:P(200S,1300E) ,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人們把赤道定為0度緯線,向南向北各分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S),度數向南越來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N),度數向北越來越大;人們把本初子午線定為0度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在0度經線以東的叫東經(E),度數向東越來越大;在0度經線以西的叫西經(W),度數向西越來越大。
9.【答案】(1)400m;0m
(2)鞍部;陡崖(或‘懸崖’)
(3)平坦;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4)自南向北(或‘自東南流向西北’)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100米,圖中A點的海拔是400M,B點的海拔是400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400-400=0M。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C、D兩點的地形部位分別是:鞍部、陡崖(或‘懸崖’)
(3)、周莊南側的地勢較為平坦,原因是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4)、圖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為自南向北(或‘自東南流向西北’)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0.【答案】(1)20°W,30°N;50°E,50°S
(2)北;東
(3)西北;中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A點的經緯度是(20°W,30°N);B點的經緯度是(50°E,50°S)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東半球.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中緯度地區。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1.【答案】(1)平原和丘陵
(2)自北向南流;1:2220000
(3)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該地區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因此,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實際距離是25-24.8=0.2,0.2X111=22.2千米。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1:2220000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2.【答案】(1)北冰;歐
(2)歐;非;東
(3)巴拿馬運河;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4)大西
(5)亞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其周圍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歐洲。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歐洲和非洲。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東半球。
(3)、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南美洲與B洲的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從大西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5)、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是亞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D是南美洲。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3.【答案】(1)非洲;南美洲;北冰洋
(2)蘇伊士
(3)太平
(4)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非洲,B是南極洲,C是亞洲,D是蘇伊士運河,E是南美洲。①是太平洋,②是北冰洋。寫出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A是非洲, E是南美洲,②是北冰洋
(2)、A、C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D是蘇伊士運河。
(3)、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非洲,B是南極洲,C是亞洲,D是蘇伊士運河,E是南美洲。至今無人定居的大洲是 B。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4.【答案】(1)A;B
(2)A;B
(3)A;B
(4)氣溫;降水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知,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A、B兩地的年降水量A地大于B地。
(2)、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知,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曲線變化越大,說明年較差較大。因此,A、B兩地氣溫年較差A地小于B地。
(3)、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緯度低,氣溫高,緯度高,氣溫低。因此,A、B兩地的緯度A地小于B地。
(4)、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氣溫 和降水。
【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15.【答案】(1)C
(2)歐洲;白色;發達
(3)馬六甲;印度;太平
(4)非洲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1)、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A是地中海氣候,B是溫帶海洋性氣候,C是溫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北京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因此選C。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A是歐洲,該大洲絕大部分是白色人種,按發展程度分,該大洲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
(3)、B是東南亞的交通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請寫出B是馬六甲海峽,它溝通了C是印度洋和D是太平 洋。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里提到的“烏干達”、“肯尼亞”,都來自圖中E是非洲。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 1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練習
一、非選擇題
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電站在農機站的   方向,醫院在農機站的   .
(2)水電站在學校的   方向,醫院在學校的   方向.
(3)若學校與農機站圖上距離2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米。
【答案】(1)東北;東南
(2)東北;東南
(3)400
【知識點】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農技站建立方向坐標,水電站在農機站的東北方向,醫院在農機站的 東南方向。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學校建立方向坐標,水電站在學校的東北方向,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向.
(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若學校與農機站圖上距離2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2×20000=40000(厘米)=400(米)。
【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的計算要求單位要統一,分子一般化成1,計算要準確,以免計算錯誤,出現多一位或少一位的情況。
2.讀半球的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別圖中“+”號是   (南、北)極。
(2)請寫出A點的坐標:A:緯度   ;經度   。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4)從東西半球來看,C點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D點位于   半球。
(5)圖中A點屬于   帶。
【答案】(1)北極
(2)70°N;150°E
(3)正北
(4)東;北
(5)北寒帶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判別圖中“+”號是北極。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請寫出A點的坐標:A:70°N,150°E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兩點在同一經線上,A點位于B點的正北方向。
(4)、從東西半球來看,C點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D點位于北半球。
【點評】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3.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回答問題。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的   部和   部、歐洲的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部。
(2)據圖甲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區。據圖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
【答案】(1)東;南;西部;東
(2)平原;北;中低
【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2)、據圖甲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據圖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北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地區。
【點評】根據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因為這些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
4.讀世界的人種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A、B、C所在地區的人種類型:A   人種,B   人種,C   人種。
(2)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   ,美洲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3)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   洲、大洋洲、   洲,及非洲北部。
(4)在人類發展早期,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   洲。
(5)除了上述三大人種之外,因人種間的通婚,還形成了   人種。
【答案】(1)白色;黑色;黃色
(2)東部;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3)歐;北美洲(順序可對調)
(4)非
(5)混血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填出圖中字母A、B、C所在地區的人種類型:A是白色人種,B是黑色人種,C是黃色人種。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及非洲北部。
(4)、在人類發展早期,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
(5)、除了上述三大人種之外,因人種間的通婚,還形成了混血人種。
【點評】人種的類別,是根據人類的生物體質和遺傳的性狀而加以區別的,如膚色、體型、頭型、眼色、發型、鼻狀、血型以及性格和潛力等。它不象語言和宗教因時而異,是人類長成后所附加的。人種是與生俱來的。
5.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   ,B   。
(2)A、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
(3)C地位于D地的   方向;若測得C、D兩地圖上距離約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    千米。
【答案】(1)山頂;陡崖
(2)570
(3)西北;2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是山頂,B是陡崖。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的海拔是670米,D的海拔是100米,A、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670-100=570米。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采用指向標定向法,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測得C、D兩地圖上距離約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 2千米。
【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6.讀經緯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點的緯度位置:   ,B點的經度位置:   .
(2)C點位于   .(溫度帶)
(3)A、B、C三點中,位于西半球的點是   ,四季變化明顯的點是   .
【答案】(1)40°N;50°E
(2)熱帶
(3)A;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寫出A點的緯度位置:40°N,B點的經度位置:50°E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C點位于赤道地區,根據五帶的劃分,C點位于熱帶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點位于北緯40°,屬于溫帶地區,四季變化明顯。A、B、C三點中,位于西半球的點是A,四季變化明顯的點是A。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7.下圖中P點位置同時符合南半球、東半球、熱帶三個條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我們通常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回歸線以內是熱帶。據圖分析可知:A選項P點坐標為(20°S,130°E),因此同時符合南半球、東半球、熱帶三個條件,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8.上圖中,A選項P點的經緯度,正確書寫為:(  )
A.P(20°S,130°E) B.P(20°N,130°E)
C.P(20°S,130°W) D.P(20°N,130°W)
【答案】A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A選項P點的經緯度,正確書寫為:P(200S,1300E) ,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人們把赤道定為0度緯線,向南向北各分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S),度數向南越來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N),度數向北越來越大;人們把本初子午線定為0度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在0度經線以東的叫東經(E),度數向東越來越大;在0度經線以西的叫西經(W),度數向西越來越大。
9.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海拔是   M;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M。
(2)圖中C、D兩點的地形部位分別是:   、   。
(3)周莊南側的地勢較為   (選擇‘平坦’或‘陡峭’),原因是:   。
(4)圖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為:   。
【答案】(1)400m;0m
(2)鞍部;陡崖(或‘懸崖’)
(3)平坦;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4)自南向北(或‘自東南流向西北’)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等高距是100米,圖中A點的海拔是400M,B點的海拔是400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400-400=0M。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C、D兩點的地形部位分別是:鞍部、陡崖(或‘懸崖’)
(3)、周莊南側的地勢較為平坦,原因是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4)、圖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為自南向北(或‘自東南流向西北’)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0.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經緯度是   .B點的經緯度是   .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   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   緯度地區.
【答案】(1)20°W,30°N;50°E,50°S
(2)北;東
(3)西北;中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A點的經緯度是(20°W,30°N);B點的經緯度是(50°E,50°S)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東半球.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中緯度地區。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1.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各題。
(1)該地區地形以   為主。
(2)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   ,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   。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兩點)
【答案】(1)平原和丘陵
(2)自北向南流;1:2220000
(3)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該地區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因此,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實際距離是25-24.8=0.2,0.2X111=22.2千米。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1:2220000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2.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洋,其周圍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洲.
(2)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   洲和   洲.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   (東或西)半球.
(3)南美洲與B洲的界線是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   、   、   、   、   .
(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從   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5)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   ,B   ,C   ,D   .
【答案】(1)北冰;歐
(2)歐;非;東
(3)巴拿馬運河;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4)大西
(5)亞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其周圍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歐洲。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是歐洲和非洲。本初子午線與赤道的交點位于東半球。
(3)、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南美洲與B洲的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4)、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他從大西洋的兩岸輪廓相似而得到啟示,創立了大陸漂移假說。
(5)、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A是亞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D是南美洲。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3.讀“七大洲四大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A    E   ②   
(2)A、C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D是   運河。
(3)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   洋。
(4)至今無人定居的大洲是   。(填字母)
【答案】(1)非洲;南美洲;北冰洋
(2)蘇伊士
(3)太平
(4)B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非洲,B是南極洲,C是亞洲,D是蘇伊士運河,E是南美洲。①是太平洋,②是北冰洋。寫出字母或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A是非洲, E是南美洲,②是北冰洋
(2)、A、C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D是蘇伊士運河。
(3)、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非洲,B是南極洲,C是亞洲,D是蘇伊士運河,E是南美洲。至今無人定居的大洲是 B。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4.讀圖,回答問題。
(1)A、B兩地的年降水量   地大于   地。
(2)A、B兩地氣溫年較差   地小于   地。
(3)A、B兩地的緯度   地小于   地。
(4)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    和   。
【答案】(1)A;B
(2)A;B
(3)A;B
(4)氣溫;降水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
【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知,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A、B兩地的年降水量A地大于B地。
(2)、根據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知,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曲線變化越大,說明年較差較大。因此,A、B兩地氣溫年較差A地小于B地。
(3)、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緯度低,氣溫高,緯度高,氣溫低。因此,A、B兩地的緯度A地小于B地。
(4)、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氣溫 和降水。
【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舉世矚目的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開幕,全球媒體進入“十九大時光”。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參與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法國《世界報》等眾多世界主流媒體紛紛聚焦這一盛會。
(1)十九大期間,中外3000多位記者集聚北京,以下哪一選項描述的是北京的氣候類型……(  )。
A.A B.B C.C D.D
(2)記者湯姆今年是第二次來北京進行時事新聞報道,他來自圖中A   (大洲名),該大洲絕大部分是   人種,按發展程度分,該大洲大部分都是   國家。
(3)B是東南亞的交通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請寫出B是   海峽,它溝通了C   洋和D   洋。
(4)一位采訪過十八大的中國記者這樣說道:“這次來采訪十九大的外國記者,不僅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等國,還有來自烏干達、肯尼亞等遙遠的似乎與中國沒啥關聯的國家。這些新老面孔的集聚,體現了全世界都想要了解中國的愿望。”這里提到的“烏干達”、“肯尼亞”,都來自圖中E   (大洲名)。
【答案】(1)C
(2)歐洲;白色;發達
(3)馬六甲;印度;太平
(4)非洲
【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1)、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A是地中海氣候,B是溫帶海洋性氣候,C是溫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北京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因此選C。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A是歐洲,該大洲絕大部分是白色人種,按發展程度分,該大洲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
(3)、B是東南亞的交通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請寫出B是馬六甲海峽,它溝通了C是印度洋和D是太平 洋。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里提到的“烏干達”、“肯尼亞”,都來自圖中E是非洲。
【點評】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拉萨市| 军事| 仁怀市| 灵寿县| 临颍县| 渑池县| 鄂伦春自治旗| 开阳县| 积石山| 洛浦县| 定襄县| 溧阳市| 化州市| 鹤岗市| 抚松县| 襄汾县| 五台县| 汪清县| 呼和浩特市| 石林| 海口市| 汉沽区| 本溪| 阿尔山市| 高雄市| 赫章县| 杭锦旗| 瓮安县| 商都县| 方城县| 武功县| 龙门县| 织金县| 广安市| 固阳县| 凌海市| 双城市| 郸城县| 车致|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