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感知與識別NEW PRODUCTCONTENTS目錄01感知技術02識別技術03感知與識別的應用領域04感知與識別的發展趨勢感知技術PART 01感知的定義物聯網感知層通過感知和識別等技術,不斷獲取物理世界的信息,讓物體“開口說話、發布信息”,從而實現信息采集和物體識別,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高度融合,如圖5-1所示。圖5-1 感知層多樣化的信息感知和識別方式感知技術為有效地感知物理世界,感知技術是物聯網中信息獲取的重要技術。感知技術包含傳感器技術、定位技術等,其電,傳感器技術在感知層的應用尤為普遍。傳感器技術是依靠各類傳感器采集信息的技術。傳感器是一種能將檢測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成可輸出電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它是物聯網的“感覺器官”,用于感知、探測、采集物理世界的各種形態和信息(如圖5-2)。圖5-2 無處不在的傳感器思考一下分享你了解到的感知技術及其應用。識別技術PART 02識別技術在物聯網中,除感知技術外,通過條形碼識別、二維碼識別和FRID自動識別技術等,同樣能實現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目的。1.條形碼識別技術條形碼識別技術是利用光電轉換設備對條形碼進行識別的技術。條形碼按一定規則排列,黑條、白條相間,其中包含了物品的特定信息。應用條形碼掃描器對條形碼進賽掃描和識別,便能獲取條形碼中包含的信息,如圖5-3所示為掃描和識別一本圖書的標準書號條形碼。識別技術2.二維碼識別技術二維碼使用黑白矩形圖案表示二進制數據,經過特定的編碼方式存儲信息,二維碼的識別原理是一個解碼的過程,使用光電掃描器或者手機智能終端對目標二維碼進行掃描,就能獲取其中包含的數據信息,如圖5-4所示。如今,二維碼已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超市購物、公交出行、電子支付等場景。無處不在的二維碼識別技術讓人們可以更高效地工作,更便捷地生活。圖5-4 掃描和識別二維碼識別技術3.射頻識別技術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在讀寫器和電子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雙向數據傳輸,達到目標識別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如圖5-5所示。圖5-5 RFID系統識別技術采用RFID技術的標簽,被稱為電子標簽,如圖5-6所示。電子標簽內部主要由芯片、天線(線圈)和外部封裝材料等組成。圖5-6 常見的電子標簽識別技術電子標簽與人工數據采集相比,更快捷、準確、高效,且設備壽命長,成本低,因此在圖書管理、產品溯源、倉儲物流、票證管理、公路收費、賽事計時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圖5-7所示是應用了ETC的高速公路收費站ETd專用通道。圖5-7 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專用通道感知與識別的應用領域PART 03機器人技術工業機器人:用于生產線上的自動化作業0102服務機器人:用于酒店、餐廳、醫院等場所的服務03醫療機器人:用于手術、康復、診斷等醫療領域04家庭機器人:用于家庭清潔、陪伴、教育等家庭場景自動駕駛技術感知與識別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應用: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識別行人、車輛等物體,實現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感知與識別算法:通過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實現對周圍環境的實時感知與識別,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感知與識別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挑戰: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提高感知與識別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是自動駕駛技術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感知與識別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未來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感知與識別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游戲:通過感知與識別技術,實現更真實的游戲體驗虛擬現實教育:利用感知與識別技術,提供沉浸式學習環境虛擬現實醫療:通過感知與識別技術,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和診斷虛擬現實旅游:利用感知與識別技術,實現足不出戶的旅游體驗感知與識別的發展趨勢PART 04智能化01020304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得感知與識別更加智能化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感知與識別的準確性和效率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使得感知與識別更加實時和低功耗5G技術的發展,使得感知與識別的數據傳輸更加快速和穩定高精度感知與識別發展趨勢深度學習技術:提高識別精度,實現更準確的分類和檢測3D感知技術:實現更精確的三維建模和識別,提高空間感知能力多傳感器融合:結合多種傳感器數據,提高感知與識別的準確性和魯棒性實時感知與識別:實現快速、實時的感知與識別,滿足實時應用需求實時性實時感知:對環境的實時感知和響應0102實時識別:對目標對象的實時識別和分類03實時決策:根據實時感知和識別結果進行實時決策04實時反饋:對實時決策的效果進行實時反饋和調整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