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課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第一框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教材教法分析(課時)1、課標分析課標要求“引述黨章規定,明確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本課要通過閱讀教材以及黨章相關規定,讓學生明確知道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并通過議題式探究,深刻領悟黨的性質宗旨,認同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定支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教材分析本框位于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的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下屬第一框,與必修一部分內容有呼應,在本單元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本框題內容主要是依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初心和使命,以及執政理念,一共分為兩目。第一目“黨的性質和宗旨”,闡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重點講述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第二目“黨的執政理念”,主要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3、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合作探究和辯證思維能力。而通過此前必修一的學習,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了較為宏觀的學習,但對黨的性質、初心和使命、根本宗旨和立場、執政理念等知識缺乏系統認識;同時學生通過學校活動和社會宣傳的耳濡目染,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等內容具有一定的感性認知和生活體驗。綜上,學生具備完成本框內容學習的基礎條件,對本框的學習可以通過議題式的討論產生較好的預期教學效果。二、教學目標通過課堂學習和討論,學生能夠明確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認同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通過議題式的深入探究,學生能夠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堅定支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信念,培鑄愛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并積極投入實踐,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教學重難點重點: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解決措施:通過黨員故事收集等方式自主領會黨的宗旨和立場,通過議題式的探究深入理解并認同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難點:理解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闡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解決措施:通過開放式討論明確人民的重要地位,通過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的學習深刻領悟并系統把握黨的先進性。四、教學準備研讀教參、搜集整合相關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提前調試設備五、教學過程總議題:風雨征程:探究百年大黨的成功秘訣環節一:溫故知新導入(2分鐘)教師活動 回顧上節課所學。 介紹本單元的知識架構,第一課是從歷史事實層面論證了“中國共產黨何以能”的問題,本節課則是從中國共產黨內部去尋找答案,強調本節的內容重點在于探究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 學生活動 學生回顧上節課重點內容并積極發言。設計意圖 溫故知新導入,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鞏固上節課所學,并幫助學生從宏觀維度把握單元知識架構,感知教材內容之間的銜接與邏輯關聯。環節二:講授新課(38分鐘)議題一:國之大者:黨一以貫之的根本遵循教師活動 播放視頻《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提問:視頻中,“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為了誰? 展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標志和中國共產黨產生的過程。 提示學生建黨節為何是7月1日而不是7月23日,這之中尤其復雜的歷史原因,請學生課下查閱相關資料以便下節課進行簡短交流。 請學生完成課前布置的黨員故事分享,其他同學在分享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思考并感悟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立場,回答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立場是什么,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鼓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大膽發言,有針對性地點評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引導學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關于這一點請大家做一個簡短的思考: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教師補充:《共產黨宣言》強調:“工人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立場是人民的立場。而要理解我黨何以對人民如此重視,我們就需要對“人民”這一概念有所厘清。 鼓勵學生談談對“人民”的理解,有針對性地點評學生的回答,進一步補充完善,并教師進一步介紹“人民”這個概念的相關知識,重點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民”的解讀: 馬克思從物質生活和生產領域重新發現 “人民”,它的本體是“現實的人”,即 “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一定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馬、恩確立了科學的“歷史”范疇,指明“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進而提出著名的命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我黨深刻認識到人民是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的主體:在整個中華民族前進發展的過程中,從農耕勞作到發明創造,從精神生產到文化傳承,人民是承擔社會財富和社會變革的創造性主體,中國歷史的每一項成果都“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涵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 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教師進一步提問:那么黨的性質宗旨歸根結底要通過誰來體現? 點評學生的答案并展示視頻《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請學生完成小組探究活動:結合視頻和教材內容,請從“義利”角度分析:我黨該如何貫徹“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一理念? 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答案。 學生活動 根據視頻信息給出答案。 展示學生進行黨員故事分享。 其他學生回答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立場,并結合黨員故事及自身的生活經驗談談對上述內容的理解與體會。 學生結合本課的討論,可能談到: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產生的。 學生思考回答并給出理由。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派代表進行課堂發言。設計意圖 學生展示黨員故事并發表評論有利于調動學生深入學習知識的主動性,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啟發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體悟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與體悟,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的深刻認識,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視頻素材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堅定擁護黨的領導的政治信念;小組以“義利”視角為切入的探究有利于深化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之宗旨的深刻理解與把握,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議題二:執政為民:黨使命承載的現實舉措教師活動: 展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的試金石 教師提問: 中國共產黨為的是誰? 教師:那么為什么說“‘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的試金石”? 學生活動: 學生結合第一個議題的探究及生活經驗,思考并給出答案。設計意圖 課堂討論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有利于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和體悟到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立場的正確性,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共產黨之先進性的必然結果。教師活動: 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的講話。 教師:觀看視頻,體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便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談談你的感受。 結合教材內容討論我黨的執政理念及其意涵,并舉例談談你對以上內容的理解。 教師鼓勵學生發言,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進一步引導學生完成小組探究: 結合教材和課前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材料搜集,聯系生活實際,完成討論: 1.未來30年(本世紀中葉)黨帶領人民要完成哪些任務?你對未來中國、未來生活有哪些設想? 2. 探究時間:2分鐘;中心發言人:2分鐘。 教師有針對性地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補充并完善答案。對于未來中國及生活的設想,教師鼓勵學生可不拘泥于課堂,在課后進行進一步的開放式討論。 學生暢談自身的感受 學生完成討論,找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及意涵,并通過舉例的方式暢談自己對黨的執政理念的理解和感受。 學習小組認領想要探究的主題,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派代表進行總結發言。設計意圖:視頻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視頻內容可以通過感性直觀的方式帶動學生的情緒以期達到情感認同的效果。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有利于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合作互助的能力。課程總結:梳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同學們一起寫出框架圖 板書:課程作業:課后小作業(任選其一): 1、根據本課內容、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站在中共黨員的視角論述你對“義利之辨”的分析與理解。 2、以“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為切入點論述我黨的先進性,要求結合時事及生活經驗,做到論點明晰、有理有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