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名稱 《會“演戲”的玩具》內容來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17課適用對象 三年級教學目標1.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的探究會演戲的玩具的制作方法。2.能夠根據故事中的角色,在小組合作中制作出會演戲的玩具。3.在制作、演戲的過程中感受創作的樂趣及“演戲”帶來的成就感,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奇妙。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玩具的制作技巧及其形式美感。教學難點能夠根據故事中的角色,制作出會演戲的玩具,表演節目。教法運用講授法、演示法等課前準備課件、剪刀、卡紙、固體膠等課后學習嘗試用手套、一次性紙杯、襪子等廢舊材料,變廢為寶,制作會演戲的玩具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一、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新朋友,快去瞧瞧他是誰吧!“大家好我是紙偶王國的國王,聽說咱們班的孩子特別愛動腦筋,動手能力也很強,還很會表演,我來邀請大家參加紙偶王國故事表演大賽!”“國王國王,我要參加,我要參加!”孩子們,你們想參加嗎? 2.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制作一個會演戲的玩具,去參加紙偶王國的故事表演大賽吧! 以紙偶玩具創設情境,明確教學活動任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后期創造思維引導埋下伏筆。二、教學內容 1.基本形 2.美化裝飾 3.教師示范 4.作品欣賞 5.學生創作 6.表演故事 7.作業布置 8.拓展延申 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學習 教學環節做了相應的調整,整個課堂采用邊學習邊制作的流程,學生動手制作這一環節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當中。1.基本形:怎樣制作這種套在手上的掌中玩偶呢?接下來,仔細觀察桌子上的紙偶玩具,拆一拆、玩一玩、看一看他們是怎樣做的,小組探究,如果讓你來做的話,你會怎么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溫馨提示:組內所有成員都要動手去拆、玩,組長負責收集討論的結果。生回答,師總結:先做基本形作為玩具的身體,再進行美化裝飾。在剛剛拆、玩的過程當中,你發現有哪些基本形?學生回答,并嘗試動手做基本形。(圓柱、長方形、錐形) 下面根據課前提前準備好的小故事,組長負責分配角色,組內合作做出玩具的基本形吧! 2.美化裝飾:根據做出的基本形,教師相機采訪小組要做什么玩具。出示紙偶玩具兔子表演。這時他卻說“咦,你們怎么都光禿禿的,瞧,我就與眾不同了,你們猜猜我是誰?”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是呀,這對長長的耳朵,就是小兔子最突出的特征,裝飾上它就可以讓人一眼認出來。所以我們在裝飾的時候要抓住它的特征,這樣做出來的玩具才逼真。比如我們在裝飾企鵝的時候要突出它什么特征?大象呢? 3.教師示范:制作紙偶玩具青蛙。這個呀是我根據剛剛的學習制作的一個基本形,看到它的顏色,我想把它裝飾成青蛙,我提前剪出了小青蛙的頭部,大家看看哪個更合適,為什么?教師總結:我們要根據基本形的大小比例進行裝飾。那小青蛙有什么特征?教師依次裝飾上青蛙的眼睛、舌頭、四肢。青蛙共有四條腿,老師一個一個的剪太慢了,我想一次性剪出它的四條腿,有什么好方法呢?學習對折剪紙。紙偶玩具青蛙表演。我的紙偶玩具青蛙就完成了,“大家好,我是田間衛士青蛙,很高興見到大家,謝謝你們讓我知道做紙偶玩具要先做基本形,再進行美化裝飾,在裝飾的時候要突出它的特征。” 4.作品欣賞:講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裝飾你的玩具了?不要著急,在動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裝飾的,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師總結:因此,我們裝飾玩具的時候,在抓住特征的基礎上也要做好顏色的搭配,顏色鮮艷,玩具才會更漂亮。 5.學生創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下來到你們大展身手的時間了,動手之前老師提出了兩點活動要求:1.小組合作,制作一個造型生動、特征突出、顏色鮮艷并且富有表演性的紙偶玩具。2.完成后在小組內演一演這個故事。另外在制作時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還要保持地面衛生,垃圾放在桌子的垃圾盒里,不要放到地上。好了,同學們,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盡情的裝飾你的玩具吧!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玩具的制作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觀察范品,讓學生近距離、多角度仔細觀察紙偶玩具范作,小組觀察思考,發現紙偶玩具的基本形。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提高學習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 通過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明確剪貼塑造玩具時要抓住特征。對比觀察,學生明白要根據大小比例進行裝飾。 為了引導學生設計出想象豐富、角色鮮明、造型生動、制作精美的紙偶玩具。通過欣賞學生作品,感受紙偶玩具的色彩美、造型美。6.表演故事:瞧你們高興的樣子,看來已經完成了,下面我宣布紙偶王國故事表演大賽即將開始,哪一組愿意先上臺表演,同學們,你們是評委,認真觀看,一會給他們評價得星。在觀看演出的同時,根據評價單,進行評價得星。 7.作業布置:這節課我們用紙制作了特征突出、造型生動、色彩豐富的紙偶玩具,課后大家可以嘗試用手套、一次性紙杯、襪子等廢舊材料,變廢為寶,制作會演戲的玩具。 8.拓展延伸: 教師邊播放皮影戲、木偶戲視頻,邊講解相關知識,這些都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藝和表演技藝。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在感受中華文化魅力的同時,爭做小小傳承者吧!讓我們的民間藝術一代一代永續傳承,讓中華文化更加燦爛輝煌! 作品評價環節,通過故事表演的形式,巧妙的將互評、自評、師評結合起來。評價量表為學生評價提供了依據,故事表演與課堂導入首尾呼應,為這堂課營造了完整的教學情境。 嘗試用多種材料制作會演戲的玩具,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積極動手的習慣 通過皮影戲、木偶戲的欣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