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課型:欣賞評述課時:1課時教師: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評述能力,但他們對運用簡單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還有待提高。學生在以往的 “造型 表現” 學習領域課程中,通過隨堂欣賞齊白石的作品,初步感受了齊白石的筆墨情趣,但對齊白石的認識還很粗淺。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鼓勵學生,有日的地對齊白自石的作品進行深度欣賞活動。教學目標:1. 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知道他是一位詩書畫印全能型藝術家,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虛實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2. 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通過欣賞齊白石的作品,了解了解齊白石作品兼工帶寫的表現方法和似與不似的藝術特征。教學難點:運用簡單的美術語言或者文字,表達對齊白石的作品及藝術成就的感受。【課前準備】:學具準備:搜集齊白石相關文字和圖片教具準備:齊白石相關文字介紹和他的作品一、談話導入1.師:你們看這是誰?關于齊白石你們都知道哪些內容?預設同學一回答畫蝦。師答對了,齊白石畫的蝦真是一絕。預設學生二回答齊白石畫的花鳥花卉。2、師:關于齊白石,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預設:齊白石什么時候開始畫畫的?——師:我們要了解他的人生經歷。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齊白石畫過什么畫?——師:還是了解他的繪畫題材,你還想知道哪些內容?學生:他的畫有什么特點?——師:你問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齊白石的畫在今天如此之高,一定有他獨到之處。教師此時出示藝術特色,我們了解一個畫家,除了這些還要了解他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畫的,用美術語言就是他作品的表現方法。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從人生經歷、繪畫題材、表現方法和藝術特色這幾個方面來欣賞齊白石作品,走近藝術大師。齊白石一生是經歷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跨越了三個時期。我們要了解他就要跟他的人生經歷相結合,那么,接下里請同學們觀看一個短片,請同學們思考齊白石的一生是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二、講授新課1、人生經歷——木匠到藝術巨匠我么一起來看看白石老人一生的經歷,播放視頻。齊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貧苦家農家,幼而好學,讀過半年私塾,1878年15歲始學木匠,善雕花。27歲時才正式拜當地文人陳少蕃、胡沁園為師,學習詩文、書畫、篆刻。40歲后,1902年到1909年,八年的時間五次出遠門游歷,助長了技藝。60歲在陳師曾的支持下,人生衰年進行“衰年變法”,閉門專攻寫意花鳥,借鑒八大山人、吳昌碩等諸家之長,再結合自己的氣質修養,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紅花墨葉,他的畫風、境界有了質的飛躍,成為一位詩書畫印全才的藝術巨匠,1953年文化部授予齊白石杰出的人民藝術家稱號。師:通過短片齊白石被授予了什么稱號呀?預設學生回答人民藝術家。師:通過這個短片你發現齊白石的一生經歷了什么?預設學生回答15歲學做木匠。師:回答的特別棒,那么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是什么呢?預設學生回答拜文人胡沁園學詩畫。師:看得特別的仔細,那么他的人生第三個階段在40歲的時候,又去干了什么?預設學生回答用8年的時間游遍山水,終于對山水畫有了解和掌握。師總結:那是個時候用自己的雙腳游覽名川,總結繪畫經驗。第四個階段花了十年時間辛勤創作了紅花墨葉的畫法,成為了一位藝術巨匠。(木匠——拜學詩畫——五出五歸——衰年變法——藝術巨匠)2、繪畫題材——花鳥、人物、山水師:(出示作品欣賞)據統計齊白石一生畫的有三萬多張作品,我們來看一看他都畫過哪些內容。通過作品欣賞你發現都畫了哪些內容呢?學生回答。師:表現大自然的風光山水畫,表現花鳥魚蟲的在中國畫里歸類花鳥畫,最后就是人物畫。齊白石的山水、花鳥、人物,樣樣精通,其中齊白石最擅長的是花鳥作品。成就最高,數量最多的還是他的花鳥畫,他十分熱愛身邊的花鳥魚蟲,所以把它們都當作有感情的生命來畫。它筆下的花鳥魚蟲是他長期觀察和寫生的結果,因此生動、親切而又質樸,我們繼續欣賞他畫的花鳥畫。3、探究繪畫表現方法——工筆和寫意相結合,兼工帶寫(1)老師這里有一個不一樣的視頻,放視頻之前老師有兩個問題,一齊白石是如何表現昆蟲的?二視頻中獨特的繪畫語言是指什么?學生欣賞,預設回答昆蟲工整細致,刻畫精美。師:總結這種刻畫精細、工整細致、精雕細琢、高雅精妙、給人細膩之美的畫法叫做工筆。 同學們手中都有齊白石的花鳥畫作品,作品中的植物又是用什么樣的筆觸表現的呢?同桌之間相互討論。預設學生回答花卉寫意放縱,十分粗獷。師總結:簡練的筆墨、不求工細、縱筆揮灑、筆墨飛揚、給人灑脫豪放之美,這種畫法叫做寫意。(2)誰來說一說兩種不同的畫法融合在一起,使畫面產生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學生舉手回答,預設回答粗中有細,對比強烈。師總結:把寫意技法和工筆技法相互結合,表現在畫面中,這種兼工帶寫,是齊白石晚年獨創,前無古人。粗與細、虛與實的強烈對比,豪放與細膩、動靜結合,妙奪天工,奇趣盎然。兼工帶寫的表現方法就是視頻中獨特的繪畫語言。(3)同學們手中的花鳥作品,來自于齊白石的《花鳥工蟲冊》。齊白石對這套畫冊鐘愛有加,還親筆題了名字,齊白石為什么給這個畫冊題名為《可惜無聲》呢?同桌討論舉手回答。預設學生回答非常惋惜聽不到聲音。師總結:回答的特別棒,《可惜無聲》這套十三開冊頁創作于齊白石早期,題識于1942年,是齊白石藝術巔峰之作。畫中工筆草蟲情趣盎然,筆墨清雅,工整細致,躍然于紙上,其形態逼真無以復加,不輸于真實世界的草蟲,只可惜無聲。所以用“可惜無聲”來作為畫冊的題名。有人做過統計,齊白石在繪畫中涉及的植物有花卉、樹木、蔬果、莊稼四大類達65種之多;他畫的昆蟲更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數不勝數,在齊白石畫過的這些題材中,同學們告訴我他最擅長畫的是什么?預測回答是蝦。他畫的蝦是舉世聞名,我們一起看看他筆下的蝦。4、探究藝術特色似與不似(1)出示《群蝦圖》,誰能談一談你對這幅畫的印象?預設同學回答像真的一樣,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師:說的真好,畫出了蝦的質感,還有誰表達你的感受?預設同學回答畫的蝦形態不一,可以看出畫的用心。師:把畫家的內心的情感觀察到了。他畫的蝦栩栩如生,可是呀跟我們生活中的蝦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看生活中的蝦是什么樣的?出示生活中的蝦和藝術作品中的蝦。誰來說一說齊白石畫的蝦和真蝦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似的地方?從蝦頭、蝦身、蝦尾、蝦腳、蝦鉗來找。先從蝦身來找一找,齊白石筆下的蝦身幾筆完成的?真蝦的身體有幾節?誰發現了,說一說。預設學生回答:預設學生回答蝦身不相似5筆,真實的蝦是六節。蝦腳不相似、蝦頭蝦尾蝦鉗很相似、師總結:齊白石長期觀察生活,對自己的筆墨不斷提煉出來的藝術之蝦,5節的蝦身,節與節之間表現了筆斷而意連的意境,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非常有力,蝦的頭部濃淡相生,透明感更強,蝦的眼睛用濃墨橫點突出,顯得更生動。蝦的短須上,兩條長臂鉗顯得,鏗鏘有力,軟中帶硬。所以齊白石畫的蝦栩栩如生,但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他的蝦是通過幾十年的觀察、寫生,提煉出他筆下藝術之蝦。他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你們知道這似與不似是什么意思嗎?同學舉手回答解釋。師總結:畫的太相似就俗了,筆墨不活,格調不高,缺少韻味,畫的不相似又在欺騙世人,超出常規,所以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就是齊白石作畫的藝術特色。說了這么多想不想看齊白石是怎么畫蝦的?學生一致回答想。(2)師:播放齊白石畫蝦的視頻并講解,白石老人把蝦養在筆洗里,與蝦相伴經常觀察蝦的活動,當他完全掌握了蝦的動態和特點以后才開始動筆,做到心中有數,你們看他畫的蝦像真的一樣,他用細長的線畫出蝦的觸須,表現蝦的動態,做到了下筆如有神,畫完以后他都會坐在藤椅上仔細觀看,是不是很滿意,滿意就題字蓋章收藏起來,如果不滿意怎么樣?同學們集體回答重新再畫。(3)師:通過你們看齊白石畫蝦,你們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預設學生回答他是一個畫畫非常細致,細心觀察的人。師總結:他這種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齊白石每天都有坐在藤椅上思考的習慣,他要想一想今天要畫什么,怎么畫?但是他也有為難的時候,有一天齊白石在藤椅上坐了好久也沒有想出來怎么畫,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1951年的夏天,大作家老舍先生到齊白石家做客,給他出了道難題,是什么難題呢?我們先來聽一段聲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生舉手回答青蛙叫的聲音和流水的聲音。師總結:原來是老舍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次實君溪邊步月韻》這首詩,有意從詩中選取“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句詩可把齊白石難住了,用畫去表現聽到的聲音,我想挑戰一下你們,你們如何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呢?預設學生舉手回答畫幾只青蛙在荷葉上,一汪泉水拍打石頭。師總結:你的畫面里有了蛙聲有了山泉,但是你的十里沒有表現出來,誰想到了?預設學生回答我覺得只需要畫一些清澈的泉水,十里之外有青蛙。你說的很具象,但是中國畫講的是意境,你們想不想看看齊白石是如何表現這首詩的,請把書打開到第四頁看看齊白石是怎么表現蛙聲十里出山泉。師:齊白石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根據老舍寫給他的信件內容得到的創作靈感(信件內容是蛙聲十里出山泉,蝌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你覺得齊白石巧妙地構思在哪里?作品中畫了什么?蛙聲、十里是如何表現的?同學回答畫了山泉、蝌蚪,肯定有青蛙。師:還是沒有把十里解釋出來,誰再來說一說。預設學生說這么多小蝌蚪游出來,說明在上游有青蛙在這里產卵。師:回答太棒了,在上游必有青蛙,也許是十里之外,或是二十里遠的地方有青蛙,水中畫了六只活靈活現的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的場景,青蛙媽媽在山的那頭,蛙聲順著山澗飄出了十里之外,畫面上雖然沒有青蛙的身影,但是卻引人無限的遐思,這幅作品表現了齊白石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他晚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蛙聲十里出山泉》最初由齊白石贈予老舍,在老舍客廳掛出之后,曾轟動一時,這張畫后來常常掛在老舍客廳西墻上。后來為了安全起見,根據胡絜青的建議,由老舍之子舒乙將這幅作品捐贈給國家,收藏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里,同學們以后有機會可以去那欣賞大師杰作。三、藝術實踐同學們我們今天主要從齊白石的人生經歷、繪畫題材、表現方法、藝術特色四個方面欣賞了他的作品,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今天學習,你對齊白石有哪些新的認識?你最喜歡他的哪幅作品?可以是你手中的作品,也可以是書上的。(從紅花墨葉、虛實、似與不似、工筆寫意等評述)請同學們寫在欣賞卡上,大家交流分享。四、評一評,欣賞交流同學們交流自己對齊白石的再次認識,對作品的感受。五、拓展延伸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課后再繼續交流,齊白石不僅是一位大畫家,他還是一位詩人、書法家、篆刻家,我們在課后還可以繼續欣賞他的這些作品。一代大師齊白石,以天才的能力開創了獨具個性的畫風。他的筆墨和意境始終固守著中國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中國繪畫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齊白石這里得到了劃時代的創新和發展,齊白石是一位能真正代表中國繪畫精神的藝術大師人民藝術家。這就是為什么20世紀以來出現了很多的藝術大師,依然把齊白石列為第一位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