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色彩的魅力》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色彩的魅力》一課。屬于造型表現、欣賞評述內容本課選擇色彩表現為教學內容,首先學生通過學習了解色彩的本質特征及其色彩關系。然后深入感受色彩的象征意義和色彩的感情使學生產生的不同感受,結合所學內容并運用色彩進行自主表現。按新課標的有關要求,在美術活動學習色彩知識,提高色彩表現力。教材側重讓學生認識色彩,了解色彩與造型的關系,培養學生將個人情感與色彩相結合。減弱造型的要求,主要突出在色彩表現方面及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夠通過色彩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思維較為成熟,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認知,對于創造力也沒有受到太多約束,是培養發散性思維、想象力、創造力的好時期。同時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個性鮮明,具有較多的個人想法,自尊心較強。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的表達,以鼓勵為主,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分析講授,讓學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識,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色彩搭配給人的感覺。 過程與方法:美術與音樂相結合,學生聽音樂選擇色彩卡牌,體驗色彩反應情感。學生嘗試運用色彩構成形式來表現春、夏、秋、冬的季節顏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發揮個性的表現,引導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色彩的基本關系。教學難點:運用色彩表現不同的季節顏色。教學準備色彩豐富的圖片、色相環教具、focusky動畫大師多媒體課件、色彩卡片教學過程、故事導入新課從前有一位商人去畫廊買畫,他對畫廊老板說:“老板我要買莫奈的畫。”老板問:“莫奈的啊!我這里有莫奈 清晨、正午、黃昏時畫的,你要哪個時間段的呢?”(結合圖片莫奈作品《魯昂斯大教堂》)商人回答:“就要清晨的吧!”老板又問:“清晨的又分為7點到8點的8點到9點的9點到11點的,你具體又要哪個時間段的呢?”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以無從考證了,但是莫奈確實用一生在追隨者陽光下的色彩,即使到了晚年眼睛得了嚴重的白內障,依舊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今天我們就跟隨著莫奈的腳步共同來感受色彩的魅力吧!引出課題《色彩的魅力》。、概念探索,引導領悟課件出示十二色環圖及三種色彩關系提問⑴:在旁邊的圖是色彩的三種關系,仔細觀察十二色環圖,思考這三種色彩關系有什么特點?同桌相互討論2-3分鐘,老師巡視指導,幫助引導學生。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暢所欲言,圖文并茂在學生說的基 礎上進行小結。通過觀察理解,總結出三種色彩關系的共同點。a. 同類色:單個顏色30°角明度發生變化同類色。b. 鄰近色:兩色相隔60°角且冷暖性質一致。c. 互補色:兩色相隔180°角(黃--紫、藍--橙、紅--綠)三組色顏色互補。(三)、游戲互動,深入探究導語:語文可以用寫作來記錄自己的心情;音樂可以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美術也可以用色彩來傳遞自己的感受。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游戲來體驗色彩是如何來傳遞感受的!游戲規則:以6人為一個小組,每組領取三張色彩卡片,游戲開始播放音樂,請同學們用心聆聽兩首歌曲。提問⑵:小組討論并思考兩首歌曲對應的色彩卡片分別是什么?總結:通過聽音樂選擇色彩卡片的游戲我們知道了色彩確實是可以傳遞感受的!(四)、欣賞作品,深入感知導語:眾所周知莫奈在色彩運用上具有很高的造詣,他的色彩不僅能的表現出清晨、正午、黃昏時的顏色變化還能表達出春夏秋冬的季節顏色。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下莫奈的作品。出示圖片 莫奈兩幅不同色調《弧形拱橋》的作品。提問⑶:仔細觀察莫奈兩幅作品,思考每幅畫中運用了兩種基本用色,及色彩關系它們的是什么?基本用色:黃色和綠色;色彩關系:鄰近色b. 基本用色:橘色和藍色;色彩關系:互補色難度升級提問⑷:我們來觀察莫奈兩幅畫的基本用色,思考它們分別表達了那兩個季節?a.春季 b.秋季提問⑸:這是莫奈筆下的季節顏色,你們心中的春、夏、秋、冬又是什么顏色呢?、知識應用,大顯身手出示教師繪畫作品提問⑹:這是老師眼中的四季色彩,你們來猜一猜,它們分別是哪個季節?導語:剛才同學們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四季的顏色。相信你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畫了吧!出示作業要求。以春、夏、秋、冬為主題選擇其中一個季節,運用所學習的色彩關系進行表達。造型以簡單的繪畫基本形體組成。畫好后再畫面的左下角寫上你畫的季節。、展示作品,交流評價請展示作品的同學到講臺上,用手蒙住自己在左下角寫的季節,讓臺下同學猜,看看臺上哪位同學的作品最快被猜出來。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哪位同學的色彩表現最為準確?為什么?教師適時給予評價。七、回顧全課,總結所學我們本節課首先學習了色彩的基本關系;運用音樂與美術相結合的趣味游戲,體驗如何運用色彩表達情感;緊接著跟隨莫奈的腳步深入感受了色彩魅力,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互聯網或翻閱書籍,看看梵高的作品主要運用了哪種色彩關系及他的色彩又給了你怎樣的視覺享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