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寄情山水—寫意山水畫學習目標:1、理解山水畫的意境,能熟練的運用國畫筆墨技法臨摹或創作一幅寫意山水畫。2、會運用側鋒、逆鋒、散鋒等筆法運筆,體會提,按,順,逆,側,藏,快,慢等用筆動作。3、通過欣賞、創作,感悟山水畫意境,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大美祖國。教學重點:學習寫意山水畫的用筆用墨知識及獨特的繪畫技法,讓學生體會用寫意的方法來表現山水。教學難點:墨色的濃淡、筆墨水分的控制及山石的獨特表現技法。教學具準備:教具:中國畫范畫、國畫顏料、筆、墨、紙、硯。學具:筆、墨、紙、硯。教學過程:引導階段課件展示自然風光圖片和山水畫作品思考:1、中國美麗的自然景色與中國山水畫有什么關系?2、你覺得山水畫和自然山水有什么不同?3、在畫中,除了自然景色還有其他內涵嗎?師生總結:中國山水畫不僅描繪了自然山水,還寄托了畫家的個人感情和理想,同時也表達了畫家的主觀感受。導入新課:寄情山水發展階段(一)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教師活動課件出示《寒江獨釣圖》 (中國畫 南宋 馬遠)感受畫中的獨特意境。提問:1、這幅畫讓你想到哪首詩?你能結合畫面解讀其中的詩情畫意嗎?2、你認為什么是意境?作品中表現得是怎樣的意境?妙在何處學生活動:展示點評分析探討作品中表現的是怎樣的意境?妙在何處?小組展開討論。教師點撥引導:結合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句對《獨釣寒江雪》畫面的意境進行分析理解,突出一個“獨”字,一葉舟,一釣翁,幾筆水波,大片的空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顯現出江水的遼闊和釣者的悠閑,表現出空濛的空間及濃郁的詩意,已空當實,無聲勝有聲,增強了空間的表現效果,使畫面境界空靈,意趣盎然。(二)比較與感悟不同畫家對同一景物會有不同的藝術感受,你能理解作品中所表現的意境嗎?播放“黃山云海”視頻二、學生作品欣賞:上一期學生作品展示思考:1、如何欣賞國畫作品? 2、畫的像不像是最終標準嗎?三、議一議:作畫時應注意什么?體驗山水畫。1、毛筆運筆及國畫用墨的方法。(1)毛筆運筆的方法:中鋒、側鋒、逆鋒、順鋒。表現云和水多用中鋒,畫出的線條輕盈流暢;表現樹木則多用逆鋒,畫出的線條則蒼勁、雄健。(2)國畫用墨的方法:焦、濃、重、淡、清。 讓學生先體驗破墨法,即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的效果,然后用潑墨法來體現水和墨濃淡相宜的層次。2、梳理總結1、用線:輕、重、虛、實,粗、細、剛、柔。2、用墨: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3、用色:冷暖對比。1、筆法:側鋒、逆鋒、散鋒等。2、墨法:破墨、潑墨,水、色調控等。四、佳作賞析:(課件展示)五、動手畫一畫: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2、學生練習,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上水畫作品,臨摹一幅構圖比較完整的山水畫。教師則巡回指導,協助解決創作中遇到的問題。六、多元評價,展示山水畫:體驗筆墨趣味,進行多元評價:1、對課堂練習先做一番自我評價。2、然后給同桌或同組同學評價。3、展示代表性的作業,教師進行點評。4、最后讓學生們給自已創作的山水畫配以恰當的詩句。七、課后拓展:1、網上欣賞山水畫佳作。2、嘗試創作一幅作品。課后反思:再練習過程中,同學們都急于表現,創作熱情很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只在意造型,老想著自己臨摹的作品和原作造型一樣,反復修改,結果畫面支離破碎,失去了畫下去的勇氣,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向學生強調臨摹作品貴在臨意,應注重筆墨的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