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筆墨丹青-寄情山水(第二課時)科目 美術 教學對象 課時 2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山水畫的意境和三遠法,進一步體會筆墨 趣味。 方法與過程目標:欣賞——練習——評價——練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感情,激發民 族自豪感。二、教學內容分析第一課時講解山石樹木的畫法,本節課作為第二課時著重讓學生理解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和三遠法。中國山水畫不是獨立的山石、樹木,所以在初二學生中,要了解整體構圖,必須首先學習“三遠法”,可使用“視角”和欣賞名作方面講解;中國山水畫有“意境”,可從詩詞和現實與藝術的差別來嘗試讓學生理解意境,課中讓學生了解意境所包含的“立意、詩意、情感”等方面的知識。三、學情分析教學對象為初二學生。學生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對中國山水畫中的山石、樹木技法已經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中國山水畫不是獨立的山石、樹木,所以在初二學生中,要了解整體構圖,必須首先學習“三遠法”;要使中國山水畫有“意境”,讓學生理解意境,在中國山水畫中“立意”尤為重要。課中讓學生了解意境所包含的“立意、詩意、情感”等方面的知識。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欣賞與評述、比較與感悟、總結與練習五、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學會感受和理解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讓學生理解山水畫的 “三遠法”。 難點: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中國畫在繪畫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 花鳥三大類。我們在上節課體驗了借物寓意 的情趣,本節課我們來感受中國山水畫得意 境。 (板書)寄情山水 創設情境: 教師:首先我們來欣賞幾張養眼的圖片。 教師總結。 請學生說出看到山河美景的感受。 學生說出形容詞: 秀 美 、壯 麗 、巍 峨 等。 讓學生觀察多媒體中的山河美景圖片,喚醒 學生對天地自然大美的熱愛之情。二、欣賞了解中國山水畫 教師:中國山水畫不但表現了壯麗山河的自然之美,而且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和社會審美意識,而且寄托著藝術家對天地之美的無限熱愛之情。 教師:我們今天通過意境、處理空間關系的“三遠法”的學習,可以加深我們對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追求和表現手法的理解。中國傳統山水畫,強調面對大自然的想象活動,追求詩的意境,創造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板書)意境 活動:感受詩畫一體的意境(游戲:看圖說詩) 教師:山水畫中的意境即情與景的結合,它實現了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的交融。 (板書)意境 活動:感受詩畫一體的意境(游戲:看圖說詩) 教師:山水畫中的意境即情與景的結合,它實現了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的交融。 教師:畫家是怎樣營造畫面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深、遠、平闊場景的? 學生課本中找出“意境”的概念,并閱讀。 學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學生體會詩意和畫意的結合,初步感受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的交融-意境三、技法講解,突破難點: 教師:要學習中國山水畫的技法要從“三遠法”學起,何為“三遠法”? 教師:1、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2、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 3、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原 (板書)三遠法:高遠、深遠、平遠 展示圖片,說明山水畫的布局。 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總結。 學生總結“三遠法”的特點。 學生總結三個不同名山的特點。 讓學生理解“三遠法”的構圖形式。 讓學生理解“立意”和以形寫神的道理。評價和鞏固: 欣賞作品 欣賞平遠法代表作 南宋 夏圭《溪山行旅圖》 欣賞深遠法代表作 現代 李可染《漓江山水》《漓江風光圖》 欣賞高遠法代表作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教師講解。 (板書)布局:賓主關系、呼應關系 活動:觀看黃山、泰山、華山不同的特點。 教師示范中國山水畫小品 教師: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自然風光和詩句畫一幅構圖比較完整的山水畫。教師則巡回指導,協助解決創作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展示學生代表性的作業,進行總結點評。 作業要求: 分組合作練習,注意靈活用筆、用墨。 寫意山水注重意象,山水畫動人的意境離不開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周圍的生活和環境,運用繪畫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參與文化傳承,促進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學生思考表達對“三遠法”作品的感受。 學生自習觀看作畫過程,自我總結。 學生實踐體驗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 學生體驗筆墨趣味,進行評價: 對課堂練習先做一番自我評價。 2、學生給自已創作的山水畫配以恰當的詩句。 3、拿作品給同桌或同組同學評價。七、教學反思感受山水畫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東方繪畫富有特色的藝術,領略 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欣賞的同時, 努力激發學生參與審美活動的興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詩歌,歌曲或優美的文學作品中描寫山水的句子,通過回憶、思考、感悟、體驗,獲得對山水畫的感性認識,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教學效果較好。八、板書設計寄情山水 一、意境(主、客) 二、三遠法:高遠、深遠、平遠、 三、布局:賓主關系、呼應關系- 3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