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必修一講義主 題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目標 1.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 2.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3.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4.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 5.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 6.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教學內容【知識梳理】 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1)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背景 ①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 ②一些先進分子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 (2)空想社會主義的積極作用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批判者,表達了早起無產階級迫切要求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理想社會的愿望,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3)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 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2. 歷史前提: 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 (1)三大工人運動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2)工人運動的歷史意義 ①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 ②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 【例題精講】 1. 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有() ①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 ②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 ③《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階級基礎和思想淵源,其創始人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國特利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國巴門市的一個工廠主家庭,他們放棄了舒適安逸的生活,毅然選擇了充滿荊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夠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主要原因是() A. 德國是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B. 他們對時代有著超越常人的認知能力C. 社會歷史條件和個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 他們擁有優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經歷 3. 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希望未來的社會是人人勞動,男女平等,免費教育,工農結合,沒有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寄希望于國王、大臣、金融家、慈善家。這表明空想社會主義者() ①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本主義制度 ②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歷史條件 ③看不到人民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 ④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1)唯物史觀 ①唯物史觀的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 ②唯物史觀的重要意義: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2)剩余價值學說 ①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②剩余價值學說的重要意義: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 (3)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的重要意義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2.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1)誕生標志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 (2)《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兩個必然、一個政黨、一個目標) ①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②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③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例題精講】 4. 某班級在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課題時,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對應錯誤的是( )①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理論基石②資本主義三大工人運動——科學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③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④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性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結合你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完成下面小題。 5.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與空想社會主義相比,科學社會主義能夠實現科學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無情的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弊端 ②全面的描繪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 ③看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堅定力量 ④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正確路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圍繞著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某班的同學們收集了一下資料,你認為表述準確的是 ①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空想社會主義 ②產生的歷史前提是無產階級功能運動的興起 ③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④指出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2022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4周年。《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關于《共產黨宣言》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偉大理想目標 B. 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C. 科學論證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必然趨勢 D. 系統論述無產階級政黨及闡明建黨必要性 8. 有人說,空想社會主義能夠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但未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此沒有借鑒價值。這一觀點 ①有合理性,因為空想社會主義者設計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 ②是正確的,因為空想社會主義不符合時代要求,不值得借鑒 ③是片面的,因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 ④是錯誤的,因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科學社會主義是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而言的、關于社會主義的科學的理論體系、理論模型與實踐模式。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結晶。下列關于科學社會主義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在歷史上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弊端 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其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 ④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不能實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2020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斗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恩格斯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①參與創立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②參與創立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③參與創立和豐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 ④獨立完成了《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 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都帶來了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轉折。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 A. 從理論到實踐、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到多國B. 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空想到科學C. 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D. 從一國到多國、從理論到實踐、從空想到科學 12. 《共產黨宣言》說:“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看到了階級的對立,以及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們看不到無產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運動。”這段話反映了() A. 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必要性 B.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必要性C. 資本主義從發展到滅亡的必然性 D. 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必然性 13. 回首過去,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產生、付諸實踐到不斷發展,已經歷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漫漫征程。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是() ①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②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 ③社會主義在各個國家的探索與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的歷史性飛躍 ④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小蘭同學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繪制成一個年代尺,但有些內容還沒有完成,請將此內容補充完整()A. ①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②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B. ①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了嚴重曲折②實現了社會主義從運動到制度的跨越C. ①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②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D.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②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了嚴重曲折 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1.十月革命的勝利 (1)十月革命的爆發: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 (3)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2.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 (1)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 (2)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但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必背)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顯示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必背) 【自測】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科學社會主義兩大理論基石、科學社會主義誕生標志及時間、《共產黨宣言》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在曲折中發展 【例題1】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入低谷。美國學者福山曾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認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標志著共產主義運動的終結,所有國家的歷史發展只有一條可走的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觀點:客觀事實證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例舉客觀事實批駁福山《歷史的終結》—文中的觀點。 ⑵)運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分析說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并不是著共產主義運動的終結,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 【答案】(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繁榮發展,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2)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推動人類社會演進。 ②西方自由民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呈現,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決定資本主義的命運。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被社會主義代替。所以,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 ③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共產主義運動雖然出現了嚴重曲折,但從人類社會進程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不可逆轉;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信念不可動搖。所以,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只是前進中遇到的曲折,并不是共產主義運動的終結。 15. 2013年熱播的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展示了社會主義500年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經歷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的歷史,下列評價不符合這500年社會主義探索歷史的是 A. 《資本論》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置于牢固的科學基礎上B. 列寧提出了社會主義在少數或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首先獲勝C. 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D. “一國兩制”創造性地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基本準則 16. 2020年4月22日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日,外媒報道在“十月革命”四周年時,列寧說:“我們有權自豪,而且我們確實很自豪,因為我們有幸能夠開始建設蘇維埃國家,從而開創全世界歷史的新時代由一個新階級實行統治的時代。”材料中的“新時代”是指( ) A. 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B. 人類社會開始進入社會主義C. 在俄國開辟出實現現代化的道路 D.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 17.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 )①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②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③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④平均分配勞動產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 社會主義制度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過去革命的目的是以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而現在要消滅剝削制度,解放生產力,實現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制度( ) ①是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為標志的 ②以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為標志 ③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 ④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9. 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圣西門曾試圖說服教皇和法國國王支持他的設想。共產黨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傅立葉曾把自己的社會主義設想登報,呼吁資本家支持他的設想。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組織和參加工人運動。1824年,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由表中對比可見( ) ①空想社會主義均希望通過封建統治者來實現自己的構想 ②空想社會主義寄希望于統治階級的良心發現來變革社會 ③科學社會主義明確了通過階級斗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④空想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均通過科學理論指導實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展示了社會主義發展經歷了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的歷程,下列評價不符合這500年社會主義探索歷史的是 A. 《資本論》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置于牢固的科學基礎上B. 列寧提出了社會主義在少數或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首先獲勝C. 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道路D. “一國兩制”創造性地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基本準則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0分) 2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一百年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發展,引領和推動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在這樣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一方面,許多西方國家兩極分化加劇、社會沖突加深,資本主義自身難以克服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且不斷激化:另一方面,“馬克思熱”不斷升溫,一些西方學者開始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意義,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頑疾和弊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拓,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從根本上扭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讓科學社會主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也深刻影響著世界現代化進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新時代1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非凡成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旺盛生命力,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沒有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非凡成就,請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說明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歷史過程。 22. 馬克思說:“勞動并不向來就是雇傭勞動,即自由勞動。”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員實行共同勞動、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傭勞動。雇傭勞動的特點是,工人的勞動力成了商品工人將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換得工資,以求生存;資本家購得勞動力,使之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超過投入價值的價值,即剩余價值,以謀取利潤。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時指出:“生產剩余價值,賺錢發財,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資本家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達到發財的目的,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就是建立在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剝削基礎上的制度。 (1)結合材料,運用“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的知識,分析原始社會根本不存在雇傭勞動的根本原因及資本主義形成雇傭勞動關系的必備條件。 (2)結合材料,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說明馬克思創立剩余價值學說的重要意義。 2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時,“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壯麗人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新創作馬克思主義題材美術作品”3個部分,全景式展示了馬克思的生平、革命實踐、理論貢獻和精神境界,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運用和豐富發展的光輝歷程。 高中生小陳在參觀該展覽時有一些困惑,請你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為其釋疑解惑。 小陳同學看到展柜里出版了《純粹理性批判》《烏托邦》《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哥達綱領批判》等理論書籍。講解員說這些書籍告訴了我們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石。 (1)疑問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有哪些?理論基石是什么? 小陳同學看到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水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以及《習近平講黨史故事》等經典篇章。講解員說,這些經典篇章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2)疑問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和第三次飛躍的理論成果分別是什么? 小陳同學來到展館第三層,這里展示了全球各語種共計300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它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但都標題醒目、色彩熱烈,鐮刀斧頭標志充溢著超越時空的力量。 (3)疑問三:《共產黨宣言》為什么能有超越時空的力量? 2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日益鞏固,有力保障了各項事業順利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同時,公有制是所有制結構的主體,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的分配只能實行按勞分配。 材料二蘇東劇變不是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失敗,而只是社會主義實踐中一種具體模式(即蘇聯模式)的失敗。現在多數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改革開放,已不同程度地突破了傳統的“蘇聯模式”,從而在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理論問題上,已不同程度地發生了一些重大轉變。 材料三十八大以來中國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具體表現為: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治黨成效卓越。 (1)結合材料一,闡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 (2)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問題? (3)結合材料三,談談對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偉大實踐的認識? 25.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00多年來,社會主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狀況,提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實現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科學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走向多國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科學揭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 (1)結合材料,運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知識,分析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 (2)結合材料,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簡要闡述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參考答案 1.C依據教材知識,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有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故①④正確;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故不選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不選③。 2.C A.德國不是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故A錯誤。B.過于強調個人的能動作用,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故B錯誤。C.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夠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主要原因是社會歷史條件和個人努力的相互作用,既有客觀條件又有主觀條件,故C正確。D.該選項與題目不能構成因果關系,故D不選。 3.D 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①錯誤。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提供了歷史條件,②錯誤。空想社會主義者看不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無產階級群眾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變革社會的力量和正確途徑,③④正確。 4.B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使科學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②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十月革命”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巴黎公社是從理論到實踐,④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說法正確,不合題意,不選①;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說法正確,不合題意,不選③。 5.6C、B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④正確;空想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弊端也進行了批判,不選①;空想社會主義也全面的描繪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不選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改變,促使了無產階級的壯大和成熟,歐洲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而出現,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②正確;科學社會主義闡明了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③正確;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①錯誤;科學社會主義指出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④錯誤。 BA.《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偉大理想目標,該觀點正確,不選A;B.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該觀點錯誤,B符合題意;C.《共產黨宣言》科學論證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必然趨勢,該觀點正確,不選C;D.《共產黨宣言》系統論述無產階級政黨及闡明建黨必要性,該觀點正確,不選D。 A C空想社會主義在歷史上第一次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弊端, ①不選;根據教材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正確;根據教材知識可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其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③正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只是意味著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不能實現,④錯誤。 10.C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首次完整地、詳細地闡發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可以說,唯物史觀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的理論成果,故①正確;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對廣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詳細論述,填補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空白,故②正確;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著作《共產黨宣言》出版,這是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故③正確; 《共產黨宣言》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在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主動承擔起編輯未竟的《資本論》第二、三卷的重任,故④錯誤。 11.C 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因此,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故C正確,ABD錯誤。 B A.材料未涉及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必要性,A不符合題意。B.《共產黨宣言》說:“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看到了階級的對立,以及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們看不到無產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運動。”這段話反映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必要性,B正確。C.材料未涉及資本主義從發展到滅亡的必然性,C不符合題意。 D.材料未涉及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必然性,D不符合題意。 13.A 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是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實現了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社會主義在各個國家的探索與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的歷史性飛躍,①②③正確;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不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排除④。 DAC.1917年, 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二戰后,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AC錯誤;B.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嚴重曲折。B錯誤;D.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嚴重曲折。D正確。 DAC.1917年, 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二戰后,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AC錯誤;B.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嚴重曲折。B錯誤;D.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了嚴重曲折。D正確。 DA.《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置于牢固的科學基礎之上,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成熟,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A。B.列寧在1915年所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他說,“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B。C.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體現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C。D.“一國兩制”是解決國內問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創造性地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基本準則,這不符合這500年社會主義探索歷史,但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 BA.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是實現“新時代”的途徑,故A項錯誤;B.材料中“新時代”的描述是“開創全世界歷史”“新階級實行統治”的社會主義,故 B項正確;C.在俄國開辟出實現現代化的道路與“新時代”無關,故C項錯誤;D.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與“新時代”無關,故 D項錯誤。故選B。 A ①②正確,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③④不合題意,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和平均分配勞動產品屬于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 B依據教材知識,社會主義制度以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為標志,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故②③正確;巴黎公社是社會主義的一次嘗試,只存在了幾十天就失敗了,并沒有真正建立起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①錯誤;當今世界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并存的時代,馬克思主義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但資本主義社會并沒有滅亡,故④錯誤。 19.C 空想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但通過封建統治者來實現自己的構想的說法錯誤,①錯誤;由表格信息及教材知識可知,空想社會主義寄希望于統治階級的良心發現來變革社會,②正確;由表格信息及教材知識可知,科學社會主義明確了通過階級斗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③正確;空想社會主義不是科學理論,科學社會主義主張通過科學理論指導實踐,④錯誤。 20.DA.《資本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學說置于牢固的科學基礎之上,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成熟,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A。B.列寧在1915年所寫的《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他說,“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B。C.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體現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C。D.“一國兩制”是解決國內問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創造性地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爭端的基本準則,這不符合這500年社會主義探索歷史,但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 21.【答案】①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②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趣,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無產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④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22.【答案】(1)根本原因: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使人們不得不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共同勞動。必備條件:①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②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資本。(2)①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②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斗爭指明了方向;③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 23.【答案】(1)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2)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第三次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①《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是科學的理論。②《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為世界各國的工人運動提供理論指導。③《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正是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24.【答案】(1)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2)蘇東劇變不是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失敗,而只是社會主義實踐中一種具體模式(即蘇聯模式)的失敗。從人類社會的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不可出現逆轉,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不可動搖。(3)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表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21世紀的中國仍然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堅定信念,走自己的路,社會主義必將在中國發展壯大。 25.【答案】(1)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這一規律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當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已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②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人們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實行按勞分配。(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