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觀券的設計》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參觀券的組成。主體圖案的多種表現形式:攝影、繪畫、電腦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體的變化、統一、色彩的主、輔、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縱橫等。2、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展覽,設計實用,美觀,新穎的參觀劵。3、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設計在方便生活,服務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設計能力。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參觀劵的組成及表現形式,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設計,制作精美的參觀劵。教學難點:設計圖案,文字,色彩的協調統一,使用功能的完整。教學準備:課件 圖畫紙學生準備:剪刀、膠棒、彩色紙、圖片、水彩筆、鉛筆等。一、創設情境——啟迪美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啟迪美1、機器人展示舞蹈并提出問題:2、在欣賞舞蹈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要想進入展覽館,了解更多機器人相關知識,我們能直接進去嗎?3、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參觀券的設計》。二、課堂新知——理解美互動訓練:(一)、猜一猜,出示三組圖片這是哪里的參觀券?(1)天安門(2)八達嶺野生動物園(3)烏魯木齊市紅山公園2、你們是根據什么猜到的?(圖案)3、圖案在參觀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用風景照片當參觀券可以嗎?(二)、參觀券的組成1、通過觀察參觀券券面上都有什么內容,學生分析回答,主券、副券、主標題、副標題、主題、圖片、背景、標志、相關信息(時間、地點、主辦單位等)2、考眼力找不同(1)這幾張參觀券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2)它們的相同點是什么?師總結:主券、副券、圖案、主標題這些是參觀券的核心部分(三)、參觀券的作用1、副券有什么作用?2、這兩張參觀券有什么特殊功能?(1)路線圖參觀券 (2)明星片參觀券3、、參觀券中的標志起什么作用?師總結:出入憑證、宣傳作用紀念、收藏價值,引出最早的參觀券又是什么樣子呢?(四)、參觀券的起源據記載,宋朝初年,魏仁溥在他的私宅(洛陽戴坡村)花園內培養出了一顆奇碩的大牡丹,人人爭相傳告,一次五個錢,領票,而后得入。(五)、參觀券的演變1、故宮門券的演變你能猜出這張參觀券是什么時期的嗎?該票發行時間公元1913年——民國時期,是故宮最早期的門票。2、故宮門券的發展是怎樣一個過程?說明了什么?師總結:隨著時代的進步促進了參觀券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參觀券又涌現出許多新穎的形式,你們還知道哪些參觀券?(1)磁卡式參觀券 (2)電子參觀券(六)、參觀券的設計小組探究1、怎樣將參觀券設計得美觀實用?注意哪些方面的設計?2、這兩張參觀券的副券和版式有什么不同?豎版 橫版 副券位置不同3、出示四張圖片哪張參觀券的效果好?為什么?4、強調:(1)主題字體鮮明與內容相吻合(2)圖案創意新穎與主題內容相呼應(3)整體美觀實用與主題內容相符(4)色彩搭配和諧與主題內容相協調(七)、欣賞同學們的參觀券打開書第20頁,欣賞學生作品,你喜歡哪一幅作品,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三、藝術實踐——創造美1、綜合運用學過的創作方法,設計一張新穎的參觀券。2、主題明確、圖片要新穎、文字要醒目、美觀,圖形、色彩和字體要與參觀券主題相協調。3、創作題材建議:動物園、植物園、海洋館、游樂場、汽車、建筑、風景區、名勝古跡、兒童圖書博覽會、兒童美術作品展等。4、、教師巡回指導,對設計得較好的同學及時提出表揚并展示其作業。四、作品展示——評價美 要求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并進行講解,闡述設計意圖。 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間互提意見,教師評述并總結。五、課后延伸——熱愛美 有請機器人里奧看看他想對你們說些什么話。六:板書設計參觀券的設計主券 副券 存根參觀券的組成:圖片 顏色文字 時間 地點主辦單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