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造型的表現力》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了解藝術作品,主要是繪畫作品的不同造型藝術表現手段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圖畫的展示和講解,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分類,并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概念和分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開闊學生的的藝術視野,激發其創作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幾種比較常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掌握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讓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表現作品的角度與形式。通過對藝術家的作品與審美價值的了解、探究和體驗,理解不同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三、教學過程1、引入:播放生活中的線條 藝術家在創作美術作品時,除了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還要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造型。線條作為創作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2、造型表現的基本要素: 線條、明暗、體量、空間 (1)線條: 展示一組作品:我們回顧人類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線條作為重要的造型要素,貫穿了世界藝術的發展史。無論是原始繪畫,還是現代繪畫;無論是東方藝術,還是西方藝術,都將線條作為重要的表現語言。 比較下列作品中的線條,分別帶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 《朝元仙杖圖卷》(中國畫局部宋代武宗元)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建筑現代弗蘭克·蓋里美國) 菩薩立像(石雕唐代) 《宴罷》(裝飾畫古希臘) 纏枝牡丹紋梅瓶(瓷器宋代) 總結:線條是美術創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繪畫、設計、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2)明暗: 《圣母瑪利亞》 素描:達·芬奇(意大利)和《女人像》 線描:馬蒂斯法國 油畫:靳尚誼《塔吉克新娘》 提問:三組作品的表現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總結: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光線照射必然會造成物體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后,它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立體感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 (3)體量: 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實物的物質體積。體量的差異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會沙特場館(建筑) 雙環(雕塑亨利·摩爾英國) (4)空間: 建筑、雕塑以實體空間關系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繪畫作品則是在二維的平面上虛擬性地表現出空間感。 阿爾讓特伊的大道(油畫西斯萊法國) 欣賞與體會結合具體作品進行欣賞評述,體會各種表現手段在藝術作品造型中的作用。 3、用線條表現今天的心情 4、總結本課知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