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粵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信息技術 必修1數據與計算復習回顧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代碼段1代碼段2順序結構代碼段1代碼段2條件成立不成立代碼段條件成立不成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任何算法都可以用順序、選擇、循環這三種基本控制結構的組合來表示。導入**********……*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print(“*”)**print(“*”)***print(“*”)print(“*”)pri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導入print(“*”)條件?YN重復執行的操作條件Y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序設計基礎運用循環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循環結構循環結構是指在程序中需要重復執行某個功能而設置的一種程序結構。for 循環while循環循環結構之for循環for循環語句縮進范圍循環體循環結構之for循環range( )函數range(start, stop[, step])start: 計數從 start 開始。默認是從 0 開始。例如range(5)等價于range(0, 5);stop: 計數到 stop 結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沒有5step:步長,默認為1。例如:range(0, 5) 等價于 range(0, 5, 1)循環結構之for循環例:求1-10所有整數的和。循環結構之for循環思考:求1-1000所有整數的和?1000 10011000循環結構之for循環輸出100~200之間不能被3整除的數for i in range(100,200):if i%3!=0:print(i,end=";")如何表示?循環結構之for循環輸出1000以內能被13整除的數的個數如何表示?循環結構之for循環應用例:求10!i=1;S=1i <= 12 s=s*ii = i + 1NYS=1*2*3*4……*10i s(初值為1)1 s=s*i=1*12 s=s*i=2*13 s=s*i=3*2*14 s=s*i=4*3*2*1…… ……10 s=s*i=10*9*……*2*1循環結構之for循環應用累加 VS 累乘循環結構之for循環水仙花數:1.三位數2.各個位數的立方和等于這個數本身編寫程序輸出所有的水仙花數。for x in range(100,1000):a=x//100b=x//10%10c=x%10if a**3+b**3+c**3==x:print(x)如何表示?循環結構之for循環打印如下圖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求2+4+6+...+x<80中最大的X for x in range (2, ,2)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For循環適合于解決次數事先能夠確定的問題。對于不能預先確定循環次數,但又需要執行多次循環體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while循環。“當型”循環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例:求1-10所有整數的和。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例 題用while循環求100以內所有奇數的和for循環:s=0for i in range(1,100,2):s=s+iprint(s)while循環:s=0i=1while i<100:s=s+ii=i+2print(s)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輸出100~200之間不能被3整除的數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打印如下圖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while循環改寫下面程序循環結構之while循環例 題求2+4+6+...+x<80中最大的Xi 從2開始取值,依次取2、4、6、8……i 每取一個值都加到s中,則s=2+4+6+8+……直到s>=80跳出循環70年代中期,美國各所名牌大學校園內,人們都像發瘋一般,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玩弄一種數學游戲。這個游戲十分簡單:任意寫出一個正整數N,并且按照以下的規律進行變換:如果是個奇數,則下一步變成3N+1。如果是個偶數,則下一步變成N/2。無論N是怎樣一個數字,最終都無法逃脫回到谷底1。準確地說,是無法逃出落入底部的4-2-1循環,永遠也逃不出這樣的宿命。“冰雹猜想”“角谷猜想”冰雹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可預知性。英國劍橋大學教授John Conway找到了一個自然數27。雖然27是一個貌不驚人的自然數,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方法進行運算,則它的上浮下沉異常劇烈:首先,27要經過77步驟的變換到達頂峰值9232,然后又經過34步驟到達谷底值1。全部的變換過程(稱作“雹程”)需要111步,其頂峰值9232,達到了原有數字27的342倍多,如果以瀑布般的直線下落(2的N次方)來比較,則具有同樣雹程的數字N要達到2的111次方。其對比何其驚人!“冰雹猜想”“角谷猜想”“冰雹猜想”“角谷猜想”算法:選擇循環編程實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