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海洋中某點的深度是指該點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據此讀右圖回答下列各題。1.B點的深度是( )A.500m B.1000m C.1500m2.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2011年7月26日首次下潛至5038.5m米的深度,從圖中可得 出,該潛水器最深可能下潛至( )A.A點和B點之間 B.B點和C點之間 C.C點以下3.以下經線中,屬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A.本初子午線B.160°EC.180°經線D.160°W4.下列不屬于地圖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 B.方向 C.顏色 D.圖例和注記原定2020年6月12日(當地時間)起第十六屆歐洲杯足球賽將在歐洲的十三個城市拉開戰幕,首場比賽土耳其與意大利將于羅馬(東二區)奧林匹克體育場在當地時間的當日晚21:00展開角逐。決賽將于7月12日在英國倫敦溫布利大球場進行。請根據相關信息完成以下小題。5.舉辦本屆歐洲杯足球賽這個季節,羅馬的氣候特征是( )A.炎熱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熱干燥 D.溫暖多雨6.狂熱的中國球迷,準備觀看于倫敦當地時間7月12日21:00的歐洲杯決賽,在盡可能不耽誤休息又不影響觀看直播的情況下,你認為中國球迷應把鬧鐘設定在什么時間(北京時間,開賽前5分鐘)提醒自己最好?( )A.7月12日20:55 B.7月12日12:55C.7月13日4:55 D.7月12日4:557.有部分中國球迷到歐洲去現場觀看比賽后,再準備歐洲西部地區旅游,他們不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埃菲爾鐵塔 B.大英博物館 C.水城威尼斯 D.悉尼歌劇院8.寒假快到了,小貝準備去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去旅游,小明告訴小貝四種在野外判斷方向的方法,請問下圖中的哪一種方法是錯誤的?A.B.C.D.下圖為某學校平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早晨,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升的太陽,應該仰望A.花壇那一側的上空 B.校門方向的上空C.教學樓那邊的上空 D.閱覽室一側的上空10.閱覽室與實驗室的實地距離為100米,小明量的兩地圖上距離為5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為A.B.1∶20000C.1∶2 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11.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圖中①至③所示的現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B.三分陸地七分海洋C.地球是一個球體 D.地球繞太陽公轉12.下列關于地球大小的說法錯誤的是A.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B.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C.在赤道紀念碑出坐地日行8萬里D.從北京東行繞地球一周約為4萬千米13.下列四幅剖面圖,較符合沿如圖PQ線段所繪制的是A. B. C. D.14.教室里掛有圖幅同樣大小的四幅地圖,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亞洲地圖B.中國地圖C.廣東地圖D.梅州地圖15.閱讀資料回答問題小明收到美國小朋友杰克寄來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邀請小明暑假期間到經度116°、緯度40°的地方參加地理夏令營活動,請回答1. 小明能不能準確到達,會出現什么問題?2. 杰克應該怎樣告訴小明夏令營的地址?16.有關緯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緯線形狀是半圓 B.緯線長度都不相等C.緯線間互相平行 D.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7.下列地點中,符合“北半球、東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A. B.C. D.據報道,2012年4月某日,我國漁民在南海某海域(北緯16°、東經117°)附近進行海上捕撈作業時,受到某鄰國軍艦的干擾。為保護我國漁民的合法權益,我國漁政船從甲地出發立即前往事發海域維權。結合下圖,回答以下各題。18.事發地點位于圖中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 D.d海域19.為了盡快抵達事發地點,漁政船選擇的前進方向大致是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正南方向20.在地球儀表面,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所有經線等長。據此推斷,圖中①~④各點之間的實地距離最短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1.暢暢想知道姑媽家所在的位置,應查找的地圖是:A.世界地形圖 B.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C.世界人口圖 D.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圖2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圖上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B.1/1000000C.1/1000D.23.地表某一地點的西側是東半球,東側是西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此地的地理位置是( )A.0°,0° B.0°,180° C.0°,20°W D.0°,160°E等高線是地形圖上海拔相同的各個地點的連線,等高距是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讀圖,完成各題.24.圖中各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A.10米 B.50米C.100米 D.200米25.上述四幅等高線地形示意圖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A.A圖 B.B圖C.C圖 D.D圖26.若A圖中發育一條河流,該河流的流向是( )A.由西北流向東南 B.由東南流向西北C.由東北流向西南 D.由西南流向東北27.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1)寫出下列代號表示的地形名稱:A.C________E.G_________(2)根據比例尺,量算甲、乙兩村的實際距離?并說出甲村在乙村的什么方向上?28.讀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1)請寫出以下地形部位名稱對應圖中的文字標注:陡崖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頂 。(2)A點海拔是 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山頂C的海拔大約是 米。(3)從A點和B點出發,分別沿圖中虛線爬到山頂C,哪條登山線路較陡 ,你的判斷理由是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 2.C【分析】試題分析:1.讀圖可知:A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000m,B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500m,C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3000m;2.讀圖可知:A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000m,B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500m,C點的海拔低于海平面3000m,而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潛至5038.5m米的深度,故選擇答案C.考點:等深線地形圖的判讀3.B【詳解】試題分析:赤道---劃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線;20°W和160°E---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即從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從160°E向東至為20°W為西半球).考點:東西半球分界線4.C【詳解】試題解析: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顏色不屬于地圖的要素。考點:地圖的三要素5.C 6.C 7.D【解析】5.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歐洲杯舉行期間是6-7月,比賽期間是高溫少雨,故選C。6.北京時間以東八區為準,比倫敦時間(0時區)要早8個小時,當倫敦時間12日21:00開幕時,北京時間是13日的5:00,所以在7月13日4:55提醒最好,故選C。7.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以上四個景觀中,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巴黎,大英博物館位于英國倫敦,水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以上三個著名景觀均位于歐洲,悉尼歌劇院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歐洲西部氣候、旅游業以及時差的產生原因。8.C【詳解】試題分析:在野外辨別方向的方法很多:指南針的指向為南,夜空中的北極星,面對北極星的方向是正北方,樹的年輪較疏的向著南面,而流星不能判斷方向.考點:在野外判斷方向的基本方法9.A 10.C【分析】試題分析:9.由圖中的指向標可知,早晨的時候,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升的太陽,應該朝向花壇那一側的上空,因為花壇這邊是東面,校門這邊是南面,教學樓在西邊,閱覽室在北邊,故選A.10.由題目可知,閱覽室與實驗室的實地距離是100米,小明量得兩地的圖上距離是5厘米,則該圖的比例尺應該是5除以10000,等于1:2000,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地圖的有關知識.11.C【詳解】試題分析:由于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球的衛星照片,后來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則球體.解:圖中所示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先看到桅桿,后看船身,該事實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讀圖解答即可.12.D【詳解】試題分析:地球的半徑分為赤道半徑和極半徑,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極半徑為6356千米,赤道半徑略大于極半徑,所以周長約為4萬千米,從北京東行繞地球一周不到4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表面積不僅包括陸地還包括巨大的海洋,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地球的有關知識.13.B【詳解】試題分析:讀圖可得,圖中由P點向Q點過度時海拔高度依次為高→低→高,則沿如圖PQ線段所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是B圖.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4.D【詳解】試題分析:根據比例尺和范圍的相互關系,比例尺越大,描述的范圍越小.根據題意可知:亞洲地圖>中國地圖>廣地圖>梅州地圖,也就是濟南地圖的范圍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考點:比例尺大小與范圍大小的關系15.【小題1】很難準確到達;很可能到達錯誤的地點 【小題2】杰克在信中應告訴小明準確的夏令營地理坐標,即坐標標注好東西經、南北緯【分析】試題分析:【小題1】地球上,經度116°、緯度40°的點有116°E、40°N,116°E、40°S,116°W、40°N,116°W、40°S共4個,杰克在信中無正確說明東西經、南北緯,因此小明很難準確到達,很可能到達錯誤的地點.【小題2】要想使小明準確到達,杰克在信中應告訴小明準確的夏令營地理坐標,即坐標標注好東西經、南北緯.考點:本題考查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16.A【詳解】試題解析:在地球儀上,所有的緯線長度不一定相等,最長的是赤道,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越來越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故選擇答案A.考點:緯線的特點17.B【詳解】試題分析:由題目可知,要符合“北半球、東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現象的點,首先看是否符合北半球,北半球的緯度是度數向北增大,可以排除A和C兩個點,又要符合東半球,可以排除D,因為該點的經度是在西半球,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半球的有關知識.18.B 19.C 20.A【分析】18.根據事發地點的經緯度(16°N,117°E)讀圖可知,事發地點位于圖中的b海域,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19.根據甲地的經緯度為(20°N,110°E)和事發地點的經緯度為(16°N,117°E)可知,事發地點位于甲地的東南方向。因此,漁政船前進的方向大致是東南方向,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20.根據緯線長度雖緯度的升高而逐漸縮短;所有經線等長以及①→②、①→③、②→④、③→④四段距離所跨經緯度差一樣,因此,①→③、②→④、③→④的距離大致相等,②→③的距離明顯大于①→③和②→④的距離,因此①→②的實際距離是最短的,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點睛】21.D【詳解】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從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們要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經常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暢暢想知道姑媽家所在的位置,應查找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圖。22.D【詳解】試題分析:比例尺是由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所以實際距離越大,比例尺就會越小,相反,實際范圍越小,比例尺就會越大,在題目中的四幅比例尺中,A的實際距離是3000000厘米,B的實際距離是1000000厘米,C的實際距離是1000厘米,D的實際距離是30000000厘米,所以D的實際距離最大,那比例尺就是最小的,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有關知識.23.D【詳解】試題分析:由“北側是北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得知,此點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0°)上,故A、C不符合題意;由“西側是東半球,東側是西半球”可得知,此點位于東西半球的分界線---160°E上,故B不符合題意.考點:半球的劃分24.B 25.C 26.A【分析】試題分析:2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解:根據等高距是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讀圖可知,圖中各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50米.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從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四幅等高線地形示意圖中,有等高線重合的是C圖.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6.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據此可知,A圖中發育的河流位置是(如圖所示):然后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結合等高線的數值可判斷:該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東南.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7.(1)山脊;鞍部;陡崖(2)1.5千米;東北方向【詳解】試題分析:(1)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得知:A是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C是鞍部(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E是陡崖(幾條等高線重合在一起為陡崖);(2)根據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量得甲乙兩寸村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得出甲乙倆個村的實地距離為3×50000=150000厘米=1.5千米;根據指向標判定甲村在乙村的東北方向.考點: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28.(1)甲;丙;乙;戊;丁 (2)150;150;900﹣1050 (3)BC;BC等高線較AC密集,表示坡陡【詳解】試題分析:(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乙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丙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戊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丁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甲陡崖;(2)從圖中可以看出,A點位于最外側等高線上,海拔為150米;B點海拔為300米,兩地相對高度為150米,山頂D的海拔900~1050之間;(3))從圖中可以看出,AC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BC線等高線密集,坡度陡。考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