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綜合練習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面積最大的洲是 ,在圖中相應位置用①標出來.(2)赤道穿過中部,有“熱帶大陸”之稱的洲是 ,在圖中相應位置用②標出來.(3)緯度最高,終年嚴寒的洲是 ,在圖中相應位置用③標出來.(4)21世紀我國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經過的兩個洋分別是④ 和⑤ ,把號碼④和⑤標在圖中相應位置.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代號所代表的大洲: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從圖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連接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是______________海峽。連接太平洋與北冰洋的海峽是________________海峽。3.讀圖“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內容:(1)圖中字母分別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 鞍部 陡崖 .(填字母)(2)C、D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較緩的是 .選擇上山最省力的地點是 .(填字母)(3)選擇攀巖的最佳地點是 .(填字母)該地形區最大海拔不超過 米.4.讀“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 在圖中適當位置標出亞洲。(2) 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大洲:A B 大洋:C D 。(3)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 山脈、烏拉爾河、 山脈和 海峽。(4)地球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 )A.亞洲,太平洋 B.北美洲,大西洋C. 南極洲,北冰洋 D.南美洲,印度洋(5)下列大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是( )A.亞洲 B.北美洲C. 非洲 D.大洋洲(6)說說海洋與我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5.請將氣候類型的代號填在與之對應的降水柱狀圖和氣溫曲線圖括號內,并完成下列問題:(1)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2)地中海氣候的氣候特點是 ,(3)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 .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南半島第一大河湄公河,源于中國境內的瀾滄江。昌都、景洪、萬象、巴色和金邊都是瀾滄江一湄公河沿岸城市。(如圖《瀾滄江一湄公河流域示意圖》)【材料二】湄公河流域內各地每年都要經歷一次強度和歷時不同的干旱。2015年底至2016年初,湄公河流域遭遇百年大旱。應湄公河沿岸國家的請求,中國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過中方境內景洪水電站對下游實施應急補水,幫助緩解旱情。(1)上圖為該流域內三城市的氣候資料圖。其中②表示上圖中哪一城市的氣候資料?請說明判斷理由。(只判斷,不說明理由不得分)(2)據圖分析,湄公河流域內的干旱主要發生在什么季節?發生干旱的自然原因什么?【材料三】綜合新聞:★2019年3月1 8日至24日,中國和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國家舉辦了第二屆瀾湄周活動,增友情,促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了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合作的新發展。瀾湄六國“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瀾湄合作旨在深化六國睦鄰友好合作,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共同發展,建設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泰中羅勇工業固執行董事、商級顧問徐根羅說,湄公河流域國家資源豐富,但許多商品仍處于空白狀態,中國許多優勢產業可以和這些國家進行產能合作,填補這一地區的技術、產品空白,推動湄公河流域的工業化進程。(3)結合材料,試從區域經濟發展原則的角度,分析中國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合作的合理性。7.讀下面兩幅圖,完成圖后填空。(1)A、B、C三點都位于地球上五帶中的____帶, A點的緯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____。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____處。(2)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乙處時,北半球是 節氣,南半球處在____季。(3)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動過程中,江西省的白晝將變 ____(填“長”或“短”),這是由于地球的 造成的。8.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 水電站在學校的 方,醫院在學校的 方。(2) 圖中水電站與農機站間的直線距離有 km。(注:圖中量出水電站與農技站的距離是1.5厘米)]9.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是 和 。(2)A、B兩地,氣溫年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較多的是 地。(3)A地7月份氣溫最高,此時降水的特點是 ,1月份氣溫最低,此時降水的特點是 。(4)B地全年氣溫特點是 ,全年降水特點是 。10.世界各地的氣候千差萬別,許多因素都對氣候產生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氣候與天氣是有區別的。請你寫一個(句)描述氣候的詞語或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緯度是形成氣候的基本因素。一般來說,緯度較______(高、低)的地方,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多,氣溫較高。圖中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同五帶中______(寒、溫、熱)帶的范圍大體一致。(3)陸地升溫快,因而,在夏季,同緯度地帶的陸地氣溫________(高于、低于)海洋氣溫。(4)山脈對空氣運動有阻擋作用,迎風坡比背風坡降水_______(多、少)。(5)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位于______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___洲。(6)亞洲中部的________地區,年均氣溫在0℃以下,比同緯度其它地區低10℃,這是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A ; B 。(2)站在A點的小明說他腳跨東西兩半球,你認為正確嗎 為什么 (3)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東半球的點有 。(4)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有 ,位于溫帶的是 。(5)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最吻合的點是 。12.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1)A點的經緯度是 .B點的經緯度是 .(2)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于 半球.(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B點位于 緯度地區.13.根據對話判斷:2012年1月13日海地發生7.3級強地震,A.B.C三個人同乘一架飛機去海地抗震救災,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談。A說我是美國人,臨行時在教堂做禮拜為海地人民祈禱;B說我是穆斯林,來自西亞,我來時也為海地人民在清真寺祝福;C說我來自中國,在我們國家,寺院遍布全國,同你們一樣在寺院為海地人民祈福。請問:(1)A信奉教,這一宗教活動在下圖中(填字母)進行,該美國人大多屬人種,使用的語言是.(2)B信奉教,這一宗教活動在下圖中(填字母)進行,使用的語言是.(3)C信奉教,這一宗教活動在下圖中(填字母)進行,該人屬人種。(4)教徒最多的宗教是教。14.讀世界地理輪廓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C大洲所在的是_______板塊,D大洲所在的是______________板塊;(2)A.B兩大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_______海峽;E、F兩大洲的分界線甲是_______運河;(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B.D.E、F四大洲共同瀕臨的大洋是大西洋;B.B大洲的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易發生旱澇災害;C.科迪勒拉山系縱貫E大洲和F大洲的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D.南、北回歸線都穿過的大洲是C大洲,所以又有“熱帶大陸”之稱。15.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從A到B穿過的氣候類型依次為寒帶苔原氣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熱帶季風氣候、___________、熱帶草原氣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溫帶海洋性氣候。(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甲、乙、丙、丁四地氣候的主要特點。甲地:___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____。丙地:______________。丁地:_____________。16.讀下圖,回答:(1)這幅漫畫反映了當前全球性的大氣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增多導致氣候變暖。(2)大氣環境問題產生的人為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3)這種現象產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4)應當采取哪些措施解決該問題。____________。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7.按序號和字母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稱。①_______洲、③_______洲、④____洲。我們所生活的大洲是_______(填序號)A___洋、C___洋、D___洋18.其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洲(填名稱)19.有大片陸地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的兩個大洲是___和___。20.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位于___洲。21.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A點的緯度是 ,經度是 ,B點的緯度是 ,經度是 .(2)按東西半球劃分A點位于 半球.(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22.請簡述哪些自然現象或者事實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23.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阿根廷國家示意圖及某地氣溫與降水量圖材料二:阿根廷因著名的畜牧業而被冠以“馱在牛背上的國家”。在阿根廷的中,東部,有一片草類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阿根廷地廣人稀,實行農場化大規模粗放式生產。隨著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保鮮技術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運往歐洲,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1)據材料一圖,描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2)聯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業生產的特點。(3)根據兩則材料,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阿根廷畜牧業發達的原因。24.讀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四大洋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洋。[來25.如圖中兩條經緯線之間的間距相等,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甲地的緯度___________,丁地的經度___________。(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___方向。(3)乙、丁兩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___________千米。(4)地球自轉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___________。(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熱帶的是___________。26.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甲圖沒有標題,如果由你來命名,下列標題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A.××市地形圖B.××市交通圖C.××市部分城區圖D.××市旅游圖甲圖乙圖(2)李晶選擇乘飛機抵達該市西苑機場,并入住百都酒店,請問西苑機場位于百都酒店的______方向。(3)考察期間,李晶還專程到該市動物園進行了游覽,如果百都酒店到動物園的圖上距離是4厘米,則實地距離是______米。(4)在動物園門口有一幅導游圖(乙圖),李晶認為該圖不屬于一幅真正意義的地圖,因為它缺少地圖應具備的某些基本要素,你認為在使用該圖時,無法做到的是( )A.辨別方向B.估算距離C.確定自己的旅游線路D.確定各種動物的位置閱讀圖13,回答下列問題。27.圖中黃村位于楊莊的方向 。28.圖中A、B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29.圖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從 向 。30.圖中小清河畫有兩條支流甲河和乙河,其中支流 河畫錯了,原因是 。31.讀下圖 “某地區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判定該地區的地形類型以及A點和甲村的相對高度分別是:( )A.丘陵大于500米 B.丘陵小于500米C.山地小于500米 D.山地大于500米(2)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__________千米。(3)河流M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方向往______方向流。(4)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山體部位名稱。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M___________32.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空白框內(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層空洞 b.全球變暖c.酸雨 d.森林銳減(2)說明導致全球性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3)簡述減輕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33.觀察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問題(1)有三位老漢分別是英國的湯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國的李明,在一次旅游時乘上了同一架飛機.他們分別使用不同的語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下圖所示的宗教場所進行宗教活動.湯姆使用的語言是________,信仰________教,每個星期天要到________(填字母)去做禮拜.穆罕默德所在的國家位于西亞地區,這里的人種主要是________人種,使用的語言是________,信仰________教,他的宗教活動在________(填字母)進行.老李使用的語言是________,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動是在________(填字母)進行.(2)三位老漢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況,他們最有可能使用的語言是________.34.讀下圖,回答問題。(1)A的經度是 ,緯度是 ;B的經度是 ,緯度是 。(2)B點位于東、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3)B點在D點的 方向,C點在B點的 方向。(4)A、B、C三點中,位于低緯度的是 ,位于中緯度的是 。(5)A、B、C三點中,在一年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四季變化明顯的是 。多變的天氣,給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們比較關注一天或幾天的氣溫和降水.結合你對天氣和氣候方面知識的了解,判斷下列問題.35.《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是代表的天氣.A.正確 B.錯誤36.說明宿遷的天氣情況是晴轉多云,氣溫19到27攝氏度.A.正確 B.錯誤.37.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下圖,回答問題。(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亞洲的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歐洲的___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部。(2)據圖甲分析,從地形類型看,世界約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區。據圖乙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半球;按緯度來說,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緯度地區。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亞洲;如圖:(2)非洲;如圖:(3)南極洲;如圖:(4)太平洋;印度洋;如圖:【詳解】試題分析: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讀圖分析可知:(1)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是亞洲.從半球位置來看,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從緯度位置來看,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從海陸位置來看,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2)七大洲中,赤道穿過中部,有“熱帶大陸”之稱的洲是非洲.非洲位于亞洲的西南面、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終年嚴寒的洲是南極洲.南極洲,圍繞南極的大陸.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邊緣有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爾海等.(4)21世紀我國海上絲綢之路主要經過的兩個洋分別是④太平洋和⑤印度洋.太平洋位于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之間.印度洋位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熟記課本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2.(1)非洲 大洋洲 亞洲 南美洲(2)南美 北美 直布羅陀海峽 白令海峽【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圖中各大洲的輪廓和位置判斷,圖中代號所代表的大洲是:①是非洲,②是大洋洲,③是亞洲,④是南美洲。(2)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左邊的半球是西半球,右邊的半球是東半球。從圖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南美洲和北美洲;連接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是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太平洋與北冰洋的海峽是白令海峽,它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考點:本題考查大洲和大洋。3.(1)A;B;E;(2)D;C;C;(3)E;1000.【詳解】試題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解:讀圖可知,(1)圖中字母A地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峰;B地是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E地是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2)圖中D地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坡度較緩的是C地,這里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所以從C點上山最省力.(3)E地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是攀巖的最佳地點,該圖的等高距為100米,此地形區最大海拔不超過1000米.故答案為(1)A;B;E;(2)D;C;C;(3)E;1000.【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讀圖解答即可.4.(1)如下圖所示(2)北美洲 非洲 太平洋 印度洋(3)烏拉爾 大高加索 土耳其(4)C(5)B(6)人們利用海洋可以進行海洋捕撈;石油開采;海洋運輸;海濱浴場;海洋潮汐發電;海水養殖;另一方面臺風可以帶來狂風暴雨,影響人們的海洋運輸和海洋捕撈等作業。【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亞洲的位置和范圍填出;(2)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大洲:A北美洲,B非洲,大洋:C太平洋,D印度洋;(3)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4)60°-90°是高緯度,因此位于極點的南極洲,北冰洋緯度是最高的;(5)根據圖中大洲的位置判斷,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亞洲、非洲、大洋洲和歐洲主要位于東半球;(6)人們利用海洋可以進行海洋捕撈;石油開采;海洋運輸;海濱浴場;海洋潮汐發電;海水養殖;另一方面臺風可以帶來狂風暴雨,影響人們的海洋運輸和海洋捕撈等作業。考點:本題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及其特征。5.(1);(2)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詳解】試題分析:在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1)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以看出,A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B地終年溫和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C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為溫帶季風氣候;D地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為熱帶季風氣候.(2)地中海氣候的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和人類活動等.故答案為(1);(2)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6.(1)昌都 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冬冷夏涼,冬季氣溫低于零攝氏度,其他城市冬季氣溫均在零攝氏度以上(冬季氣溫是判斷的主要依據,一定要寫到)(2)冬季春季(寫一個)湄公河流域冬季、春季降水明顯減少,且氣溫較高(3)只有因地制宜地考慮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適應當地條件的發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揮各地的優勢,不同區域還可以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上下游國家互動合作,在水資源問題上互幫互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統籌國內外區域開發與國際經濟合作。湄公河流域國家發揮自己資源豐富的優勢,而中國利用自己的優勢產業與這些國家進行產能合作,填補這一地區的技術、產品空白,推動湄公河流域的工業化進程。(觀點和材料)【分析】根據“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區域合作,進行分析解答。【詳解】(1)據圖分析可知,其中②表示的是昌都市的氣候資料。是因為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冬冷夏涼,冬季氣溫低于零攝氏度,其他城市冬季氣溫均在零攝氏度以上。(2)據圖分析,湄公河流域內的干旱主要發生冬春季節。此時為湄公河流域的旱季,降水較少,蒸發量大。(3)只有因地制宜地考慮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適應當地條件的發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揮各地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上下游國家互動合作,在水資源問題上互幫互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統籌國內外區域開發與國際經濟合作。湄公河流域國家發揮自己資源豐富的優勢,而中國利用自己的優勢產業與這些國家進行產能合作,填補這一地區的技術、產品空白,推動湄公河流域的工業化進程。【點睛】考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區域合作。7.(1)熱 北緯23.5度 B 甲(2)秋分 春(3)長 公轉【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分析可知,A、B點的緯度是23.5°N,C點的緯度是0°;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由此可知,C點位于熱帶.圖中A點位于北回歸線上,緯度為23.5°N;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位置靠東的比靠西的先見到日出;因此,一天中,A、B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B點.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甲處,此時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南極圈內會出現極夜.(2)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乙處時,太陽的直射點在赤道上,時間為9月23日前后,北半球此時為秋季;南北半球的季節正好相反,南半球此時為春季.(3)從地球公轉示意圖看出,當地球公轉到丙處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時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當地球公轉到丁處時,太陽直射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時全球晝夜平分;所以當地球由公轉軌道的丙處向丁處運動過程中,北半球白晝將變長.考點:本題考查地球的公轉.8.(1)東北;東南;(2)0.3.【詳解】試題解析:(1)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據此讀圖可知:可判定水電站在學校的東北方,醫院在學校的東南方;(2)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為數字式1:2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0米;若水電站與農機站間的圖上距離為1.5厘米,根據比例尺的公式計算得出:1.5×20米=0.3千米.考點:地圖上方向的判定及應用9.(1)氣溫 降水(2)A B(3)少(較少、極少、干燥、干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且均勻)【詳解】試題分析:(1)氣溫和降水對生活和生產影響最大,也是構成氣候最主要的兩大要素;自然狀態下,降水類型主要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2)觀察氣候資料圖時,可以先看橫坐標軸,它表示月份,再看左側縱坐標軸表示氣溫,最后根據氣溫曲線上的點估出各月氣溫值。降水柱狀圖的判讀和氣溫曲線圖的判讀一樣,只不過降水是估算各月長方形柱狀的數值。故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看出,氣溫年較差大的是A地,年降水量較多的是B地。(3)從A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看出,該地7月份氣溫最高,降水較少,1月份氣溫最低,降水較多,據此判斷A地所表示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4)B地全年氣溫特點是全年高溫,全年降水特點是全年多雨、且均勻。考點:本題考查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和特點及其氣候類型和特征。10.(1)昆明四季如春;(2)低 熱(3)高于(4)多(5)非 南極(6)青藏高原 地勢高(7)①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③在山地和丘陵,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詳解】試題分析:(1)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指一個地方長時間的大氣狀況,故描述氣候的一句話是昆明四季如春。(2)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多,氣溫高,緯度較高的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由圖可知,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大致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是五帶中的熱帶,故緯度較低的地區,氣溫高,平均氣溫高于20℃的地區同五帶中的熱帶大體一致。(3)在同緯度地區,由于陸地吸熱快,散熱也快,海洋則相反,故在夏季由于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故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故同緯度地區陸地氣溫高于海洋氣溫。(4)在山地地區,由于山脈對地形有阻擋作用,山地迎風坡降水比背風坡多,故山地迎風坡降水比背風坡多。(5)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多,氣溫高,緯度較高的地帶,獲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故位于赤道地區的大洲最熱,位于兩極地區的大洲最冷,位于赤道地區的大洲是非洲,位于兩極地區的大洲是南極洲,故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6)在亞洲中部地區是地勢較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較高,青藏高原的海拔明顯低于周圍地區,故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區,氣溫低的原因是海拔較高。(7)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是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同緯度地區,沿海氣溫高,陸地氣溫低,在山地地區,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故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是氣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同緯度地區,沿海氣溫高,陸地氣溫低,在山地地區,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世界奇聞分布的特點。11.(1) (20°N,20°W ) (20°S,20°E)(2)正確 20°W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之一(3)B、D(4)A、B、C D(5)C【詳解】試題分析:(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圖可知:A點的坐標是(20°N,20°W );B點的坐標是(20°S,20°E)。(2)我們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小明所站的A點正好在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因此可以說他腳跨東西兩半球。(3)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據圖可知:A、C位于北半球,B、D位于南半球;C位于西半球,B、D位于東半球,所以B、D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東半球。(4)習慣上,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陽光線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將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其中,回歸線之間的區域有太陽直射現象,為熱帶;極圈以內的區域有極晝極夜現象,為寒帶;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的區域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象,為溫帶。據圖可知:ABC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而D位于回歸線和極圈之間,為溫帶。(5)緯線是一系列長度不等的圓圈,其長度自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赤道(0°緯線)周長是四萬千米,也就是八萬里,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圈。C點位于赤道上,因此是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最吻合的點。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儀。12.(1)20°W,30°N;50°E,50°S;(2)北;東;(3)西北;中.【詳解】試題分析:緯度,向北緯度數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向南緯度數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經度,向東經度數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向西經度數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以20°W和160°E經線為界,即20°W 向東到160°E之間為東半球,160°E向東到20°W之間為西半球.低、中、高緯度劃分: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高緯度60°~90°.解:(1)緯度,向北緯度數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向南緯度數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經度,向東經度數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向西經度數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據圖A點經緯度為30°N,20°W;B點經緯度為50°S,50°E;(2)南北半球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以20°W和160°E經線為界,即20°W 向東到160°E之間為東半球,160°E向東到20°W之間為西半球.故從南北半球看,A點位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B點位于東半球;(3)根據A、B經緯度可判斷,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按低、中、高緯度劃分: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高緯度60°~90°.B點位于中緯度.故答案為(1)20°W,30°N;50°E,50°S;(2)北;東;(3)西北;中.【點評】該題考查利用經緯網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和兩點之間的方向,關鍵是利用讀圖要領確定東西經度和南北緯度.13.(1)基督教;A;白色;英語(2)伊斯蘭教;B;阿拉伯語(3)佛教;C;黃色人種(4)基督教【詳解】試題分析:(1)A美國人臨行時在教堂做禮拜,說明美國人信奉基督教,在A基督教堂舉行活動,美國人是白色人種,使用的語言是英語.(2)B說我是穆斯林,來自西亞,我來時也為海地人民在清真寺祝福,說明信奉伊斯蘭教,在B清真寺舉行活動,使用的語言是阿拉伯語.(3)C來自中國,在我們國家,寺院遍布全國,說明該中國人信封佛教,在C寺院舉行活動,中國人屬于黃色人種.(4)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宗教.考點:本題考查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區;世界主要語言及其分布地區.14.(1)非洲、印度洋(2)土耳其、巴拿馬(3)A【詳解】試題分析:(1)讀圖,根據輪廓判斷,圖中C是非洲,位于非洲板塊;D是大洋洲,位于印度洋板塊。(2)讀圖,根據輪廓判斷,圖中A是歐洲,B是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E是北美洲,F是南美洲,兩大洲的分界線甲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3)圖中B亞洲、D大洋洲、E北美洲、F南美洲四大洲共同瀕臨的大洋是太平洋,故A錯誤;B是亞洲,其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季風氣候顯著,易發生旱澇災害,故B正確;科迪勒拉山系縱貫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故C正確;從世界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南、北回歸線都穿過的大洲是非洲,所以,該大洲又有“熱帶大陸”之稱,故D正確。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大洲和大洋。15.(1)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高溫多雨【詳解】試題分析:(1)從A到B穿過的氣候類型依次為寒帶苔原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2)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地區的大陸西岸,以甲地的歐洲西部最為典型.由于這些地方常年受到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適宜于人類居住和生活,多為人口密集區.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乙地的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亞歐大陸與太平洋的巨大海陸差異,使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東部形成顯著的季風氣候.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的丙地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的特征是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的地區,包括丁地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半島南部、馬來群島的大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平原等地區.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壓控制下,年均溫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較均勻.考點:本題考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概況.16.(1)二氧化碳(2)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3)極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近海低地被淹(4)節能減排,植樹造林【詳解】試題分析:(1)漫畫反應的現象,指全球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導致氣候變暖,又稱溫室效應.(2)近50年來,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3)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壞高空的臭氧層,導致地面太陽紫外線輻射增強,進而危及人類的健康.還會使極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近海低地被淹.(4)解決的措施有:節能減排,植樹造林,少用煤發電多用風力發電,在交通、建筑等方面廣泛應用新能源技術等.考點:本題考查愛護環境與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17.北美,非,歐,⑤,北冰,太平,印度 18.南極 19.亞洲、歐洲 20.青藏高原、亞洲【分析】試題分析:17.根據圖中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可知,①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歐洲。我們所生活的大洲是亞洲。圖中A是北冰洋,是面積最小的大洋,C是時大西洋,是第二大洋,D是時印度洋。18.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敬畏南極洲在南極點及其周圍地區,是所有經線匯集地地方。19.讀圖可知,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連在一起,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連在一起稱亞歐大陸。20.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亞洲,有“世界屋脊”之稱。考點:該題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21.(1)20°N;110°E; 40°S;170°W(2)東(3)東北【詳解】試題分析:(1)A點的緯度是20°N,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經度是110°E,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B點的緯度是40°S,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經度是170°W.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2)按東西半球劃分A點位于東半球;東半球的范圍是20°W和160°E之間.(3)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根據經緯網判定方向.考點:本題考查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22.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麥哲倫環球航行、月食、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詳解】試題分析:由于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球的衛星照片,后來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則球體.解: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麥哲倫環球航行、月食、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點評】本題考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依據,理解記憶即可.23.(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緯20°—50°之間,西經58°-70°之間,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2)特點: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分析】【詳解】(1)從經緯網地圖上讀出阿根廷位于20°S-50°S之間,58°W-70°W之間。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位于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2)根據材料信息“地廣人稀,實行農場化大規模粗放式生產。被冠以‘馱在牛背上的國家’,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可概括出農業特點為: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根據圖例,可以看出阿根廷地形以平原為主;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能夠分析出氣候溫暖濕潤;材料二中“中,東部,有一片草類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隨著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保鮮技術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運往歐洲。”等信息綜合可以分析出阿根廷畜牧業發達的原因: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點睛】讀懂圖、讀懂材料是解答任何問題的關鍵。平時要多練習讀圖能力,尤其是經緯網定位,半球劃分,腦海中一定要有一張世界海陸分布圖,能夠隨時把題目中給的地點疊加到圖中相應位置。24.(1)亞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3)南極洲 亞洲 北冰洋 太平洋【詳解】試題分析:(1)地球表面既有海洋,又有陸地,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無數的小塊,以大陸和島嶼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讀世界地形圖可知,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分別是:A是亞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D是南美洲。(2)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隔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按照它們的大小,依次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讀世界地形圖可知,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分別是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 ④是北冰洋。(3)赤道是南北緯度的分界線,從赤道向兩極各分90°,南北極點分別是南緯90度、北緯90度。讀圖,根據以上兩道題的分析可知,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的是位于南極地區的南極洲;面積最大的是亞洲。四大洋中,緯度最高的是位于北極地區的北冰洋,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考點:本題考查大洲和大洋。25.(1)60°S;20°W(2)西南(3)2222(4)乙(5)丙【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圖中10°E(東經)與10°W(西經)可知,乙所在地經度是0°,以西為西經,以東為東經,且面向東時,左是北,右是南,由此判定方向(如圖):因此可判斷,甲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丁地位于0°經線以西,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故甲地的緯度是60°S,丁地的經度是20°W.(2)根據(1)題判斷方向的方法,讀圖可知,圖中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3)讀圖可知,乙、丁兩地所跨經度為20°(占360°的1/18),且乙、丁兩地位于赤道(0°緯線),赤道的長度是40000千米,因此乙、丁兩地之間的距離等于:40000千米×1/18≈2222千米.(4)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因此,地球自轉一周,從赤道向兩極經過距離越來越短,故地球自轉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乙地.(5)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位于西半球的是丙地;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位于熱帶的有乙、丙、丁.考點:本題考查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和任意地點的位置.26.(1) C (2)東南 (3)2 400 米。(4) B 【詳解】試題分析:(1)根據圖例和注記可判斷:該圖圖名是C XX市部分城區圖 ;(2)指向標所指方向是正北,李晶選擇乘飛機抵達該市西苑機場,并入住百都酒店,西苑機場位于百都酒店的東南方向;(3)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參觀期間,李晶還專程到該市動物園進行了游覽,如果百都酒店到動物園的圖上距離是4cm,實際距離是2400米;(4)地圖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在動物園門口有一幅導游圖,李晶認為該圖不屬于一幅真正意義的地圖,因為它缺少地圖應具備的某些基本要素,在使用該圖時,無法做到的是B,沒有比例尺,所以無法估算距離。考點:本題考查地圖的應用和地圖的判讀。27.西南 28.500 29.西南;東北 30.甲;甲處為山脊【分析】試題分析:27.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向確定方向,黃村位于楊莊的西南方向.28.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A處的海拔為600米,B處的海拔為100米,則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00米.29.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向確定方向,小清河的大致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流.30.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甲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不能出現河流..考點: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31.(1)C(2)2(3)西南 東北(4)陡崖 鞍部 山谷【詳解】試題分析:(1)山地、平原、高原、丘陵以及盆地是陸地的五類基本地形。據圖可知:A點的海拔高度是600米,甲村的海拔高度是100米~200米,則可以判定該地區的地形類型是山地,A點和甲村的相對高度是500米以下,故本題選C。(2)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據圖可知:圖中的比例尺為1: 20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千米。(3)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據圖可知:河流M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方向往東北方向流。(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據圖可知:B為陡崖;C為鞍部;M為山谷。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地圖。32.(1)全球變暖--人類生產和生活向大氣中排放CO2等大量的溫室氣體,致使大氣的溫室效應增強,全球變暖;酸雨的危害--人類生產和生活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這些氣體使大氣中的水汽含有酸性,這樣降雨就成了酸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人類使用的制冷系統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氟綠化烴等氣體,這些氣體強烈地與大氣中的臭氧反應并消耗臭氧,使得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每年有段時間含量很 少,就象一個空洞,稱之為臭氧層“空洞”;(2)人口的增長;經濟活動的增加;以及傳統發展方式下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消耗;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3)控制人口數量;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清潔生產;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改變傳統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國際協作;【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詳解】(1)全球變暖--人類生產和生活向大氣中排放CO2等大量的溫室氣體,致使大氣的溫室效應增強,全球變暖.酸雨的危害--人類生產和生活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氣體,這些氣體使大氣中的水汽含有酸性,這樣降雨就成了酸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人類使用的制冷系統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氟綠化烴等氣體,這些氣體強烈地與大氣中的臭氧反應并消耗臭氧,使得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每年有段時間含量很少,就象一個空洞,稱之為臭氧層“空洞”;(2)根據圖中的環境問題,結合圖中的文字信息分析,由于人口的增長;經濟活動的增加;以及傳統發展方式下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消耗;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所以產生很多的環境問題;(3)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我們應該采取措施減少對環境的危害。①控制人口數量;②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③清潔生產;④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⑤改變傳統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⑥加強國際協作;【點睛】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33.(1)英語;基督;A;白色;阿拉伯語;伊斯蘭;B;漢語;C(2)英語【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湯姆是英國人,所以他的語言是英語,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的教徒到教堂去禮拜。圖A是基督教教堂。穆罕默德是阿拉伯人,說阿拉伯語。阿拉伯人信仰的是伊斯蘭教,他們要去清真寺做活動。圖B是清真寺。老李是中國人,中國人的語言是漢語。信仰佛教的人要去寺廟做活動,圖C是寺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語是世界上的通用語言,因此,他們說英語可以交流各自的生活情況。34.(1)40°E, 20°N; 20°E, 40°N。(2)東半球,北半球。(3)西北,東北。(4)A, B。(5)C, B。【詳解】試題分析:(1)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若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得,圖中A的經度是40°E,緯度是20°N;B的經度是20°E,緯度是40°N。(2)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度范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度范圍為160°E←180°←20°W。赤道(0°緯線)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讀圖可知,圖中B點位于東、西半球的東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讀圖可以判斷,B點在D點的西北方向,C點在B點的東北方向。(4)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讀圖并據此判斷,A、B、C三點中,位于低緯度的是A,位于中緯度的是B,C位于高緯度。(5)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所以,讀圖可知,圖中A、B、C三點中,在一年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C,四季變化明顯的是B。考點:本題考查地球和地球儀、地圖、地球的運動。(1)A;(2)A.【詳解】試題分析:(1)三國時期諸葛亮利用大霧迷江之際草船借箭.代表天氣符號霧.霧發生時間短,多變,屬于天氣.(2)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號,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它們都有特定的含義.說明宿遷的天氣情況是晴轉多云,氣溫 19 到 27 攝氏度.故答案為(1)A;(2)A.考點:常用天氣符號與天氣圖.37.(1)東 , 南 , 西部,東(2)平原,北 中低【詳解】試題分析:(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2)從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從緯度位置看,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考點:世界人口分布特點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