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家住平原選擇題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水網密布 B.人口稠密 C.稻田成片 D.單產高、勞動生產率高2.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水網密布 B.大面積的麥田C.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的房子 D.各種米制食品3.美國東、西兩側分別瀕臨(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大西洋4.海拔較高、中部平坦、邊緣陡峻的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讀某年亞洲四國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國家 種植面積(萬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噸/公頃)中國 4 400 2.14泰國 168 4.36印度 2 950 4.23日本 1 036 1.805.根據表格,當年水稻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A.泰國 B.中國 C.印度 D.日本6.比較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泰國比日本高的自然條件是( )A.人口數量多 B.熱量條件好 C.技術力量強 D.機械化程度高7.下圖是川藏鐵路沿線剖面圖,該鐵路經過的地形區有( )A.成都平原、昆侖山脈、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C.成都平原、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D.成都平原、祁連山、柴達木盆地8.讀圖,關于影響乳畜帶分布的主要因素,敘述正確的是( )A.位置偏南,氣溫較高B.臨近五大湖,氣候干燥C.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帶,城市、人口分布密集D.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宜牧草生長9.美國大平原上,地廣人稀,地勢平坦,非常適合大規模的什么操作 ( )A.機械化 B.人力 C.畜力 D.半機械化10.下列地形區地勢最低的是( )A.成都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華北平原 D.東北平原11.我國的地形特征是:地形類型多樣,____________。( )A.高原面積廣大 B.山地面積廣大C.平原面積廣大 D.盆地面積廣大12.有關我國三大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黃土廣布,多沼澤B.華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脈以西,也稱黃淮海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D.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梯13.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 B.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 D.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14..以大興安嶺為界,其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A.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 B.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C.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15.下列不屬于我國三大平原的是 ( )A.東北平原 B.寧夏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華北平原16.下圖中的建筑最有可能出現在( )A.中國東北地區 B.湄公河平原地區 C.南非草原上 D.日本沿海地區17.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說明了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干燥陰涼 B.四季分明 C.高溫多雨 D.干旱少雨18.美國中部交通運輸發達,下列運輸方式中,不是農產品主要運輸方式的是( )A.鐵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19.山東濱州的地形以( )為主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二、綜合題2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2019年1月30日,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寒潮造成多人傷亡,2/3的美國地區變成了一個冰窖。(1)讀圖得知,美國農業具有____化的特點。(2)美國北部的鄰國A是____(國家)。(3)B地是美國的高新技術中心——硅谷,面臨____,位于____市附近。(4)美國玉米帶的有利自然條件有哪些?(5)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與美國的地形密切相關,請簡述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征。21.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了現代歷史上美國總統針對中國的最大手筆的貿易戰。中國宣布對美國部分農產品征收高達25%的報復性關稅。作為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也是美國大豆第一大進口國,中國對進口美國農產品開征關稅的消息,引發全球農產品市場震蕩。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1,了解中美概況:圖中中國、美國所在的大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美兩國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2)讀圖2,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山脈:①_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__;湖泊:⑧_____________;大洋:⑥_________。(3)認識美國的農業:美國生產的主要農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甲地是美國重要農作物的產地,其農業生產方式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4)美國中部大平原面積廣大,你知道該國發展商品性農業的人文條件有哪些?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主要是農民的手工勞動和小型機械化作業,單產低,生產效率不高,故D正確。湄公河平原水網密布,人口稠密,稻田成片,故ABC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2.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水網密布,不適合種植小麥,本題是逆向思維選擇題,故B符合題意。湄公河流域水網密布,適合種植水稻,因此有各種米制食品,故排除AD項。因為湄公河流域水網密布,因此,那里的房屋都是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的房子,故排除C項。故選D。3.B【詳解】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和墨西哥灣;故答案選B。4.C【詳解】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中部明顯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盆地海拔中間低,四周高,故選C。5.C 6.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地理圖表的分析能力。5.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稻總產量等于種植面積乘以單位面積產量,因此中國水稻總產量是4400萬公頃×2.14=9416萬噸,印度水稻總產量是2950公頃×4.23=12478.5萬噸,泰國的水稻總產量是168萬公頃×4.36=296.48萬噸,日本的水稻總產量是1036萬公頃×1.8=1864.8萬噸。因此印度的水稻總產量最大。故C正確,ABD錯誤。6.泰國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比日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泰國緯度低,氣溫高,熱量條件好,復種指數高。故B正確,ACD錯誤。【點睛】泰國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膠最大出口國。農業是泰國傳統經濟產業,全國可耕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1%。農產品是泰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膠、甘蔗、綠豆、麻、煙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7.B【詳解】根據圖示可知,川藏鐵路從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沿線經過的地形區有成都平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8.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乳畜帶形成的原因有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帶,城市、人口分布密集,故C正確。氣候冷濕,地形破碎,土壤貧瘠,不適合谷物的生長,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有利于形成乳畜帶,故排除ABD項。故選C。9.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旱地為主,,故A正確。適合機械化生產;地廣人稀,勞動力缺乏,而科技水平發達,適合機械化生產。大平原地廣人稀,不適合人力操作,故排除B項。CD不符合題意,排除CD項。故選A。10.B【詳解】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下降分布,成都平原位于第二級階梯,我國地勢最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50米以,故選B。11.B【分析】根據中國地形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詳解】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山區約占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故選B。【點睛】考查我國地形的特點。12.C【詳解】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黑土廣布,多沼澤;華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脈以東,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也稱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眾多,雨熱同期,示意淡水養殖和水稻種植,因此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國的第三級階梯,故本題選C。13.D【詳解】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高,地廣人稀,農場面積廣闊,生活水平較高。崇尚“谷神”“稻母”為湄公河平原地區農民的文化信仰;故答案選D。【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要求學生理解掌握。14.A【詳解】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以大興安嶺為界,以東是東北平原,以西是內蒙古高原,A對;太行山脈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線,太行山脈以東是華北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B錯;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巫山為界,以東是四川盆地,以西是長江中下游平原,C錯;青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以昆侖山為界,以北是青藏高原,以南是塔里木盆地,D錯。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的重點是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界線,尤其是太行山脈和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15.B【詳解】我國有三大平原.①東北平原,在我國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平原。②華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東,東臨渤海、黃海,主要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形成,所以,也稱黃淮海平原。③長江中下游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以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水田連片為特色,是國內著名的“魚米之鄉”。【點睛】此題主要考查我國的三大平原。16.B【詳解】讀圖可知,該圖為濕潤地區的高腳屋,該建筑最有可能出現在湄公河平原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區,故答案選B。17.C【詳解】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高腳屋有利于防潮通風,保持涼爽。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18.D【分析】根據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國初步形成了由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組成的現代化交通運輸網絡體系,進行分析解答。【詳解】美國中部地區地形平坦廣闊,農業發達,大量的農作物通過鐵路、公路、水運進行運輸。而不能采用運量較小的航空運輸。【點睛】考查各類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19.A【詳解】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都是起伏和緩的波狀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魯西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濱州就位于這里,因此其地形以平原為主,故本題選A。20.(1)區域專門。(2)加拿大。(3)太平洋,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4)位于北溫帶;夏季氣溫高,熱量條件好;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5)分南北走向的三大地形區,東部為低緩的山地,中部為廣闊的大平原,西部為高山區。【詳解】(1)由圖可知,美國農業生產具有地區專門化的特點,是各區域充分利用本區的自然條件發展農業。(2)由圖可知,美國北部的鄰國A是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國家。(3)B地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硅谷,面臨太平洋,位于舊金山西南部。(4)由圖可知,美國玉米帶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位于北溫帶,夏季氣溫高、熱量條件好,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5)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與美國的地形密切相關,是因為美國地形呈東西高、中間低的特點,中部是大平原,為冷暖氣流運動提供了通道。21.(1)A;D;白令海峽。(2)落基山脈;密西西比河;蘇必利爾湖;太平洋。(3)玉米、小麥、大豆(任答一個);機械化生產。(4)人文條件:交通發達,產品儲存條件好,消費市場廣闊等。【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是亞洲國家,美國是北美洲國家;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2)讀圖結合所學美國地形相關知識可知,①是落基山脈,③是密西西比河,⑥是太平洋,⑧是蘇必利爾湖。(3)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該地區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是美國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體現在農業生產方式的高度機械化生產。(4)關于美國發展商品性農業的人文條件,可結合所學知識從交通、產品儲存、消費市場等角度進行分析作答。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