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8張PPT?!Y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考點36、37)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一輪復習精品系列考點分析考點36: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a)考點37:描述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解決途徑(a)考點解析考點36: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a)歷史與社會九下P100—1021.中國的資源問題的現狀上列表格說明了什么?自然資源總量豐富,品種繁多中國資源情況一覽表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體特征 理性思考人均占有量很低感受危機影響:阻礙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征 圖8-16 中國煤炭、油氣資源和主要工業區的分布我國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1.特征:我國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2.影響:對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①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多冬少。②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③石油資源: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沿海大陸架等地區。④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遼寧、四川等地。⑤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青海等地。知識梳理 世界銀行公布的“促進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技援項目報告指出,中國的資源利用效率(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資源消耗)低于國際水平。報告以2005年為例分析,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GDP的14.5%,但卻消耗了世界15.8%的淡水資源,26%的鋼材,25%的鋁和47%的水泥。 你得出什么結論?資源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2.解決資源問題的措施——實施節約資源基本國策(1)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這是緩解我國區域性資源短缺的有效方法。①我國為解決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平衡的問題,正在實施一些重大工程,像“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以實現資源的跨區域調配;②“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不僅帶動了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地區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了東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立足自身的自然條件的特點和優勢,尋求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方式是一條可行的出路。(3)實施“開源”與“節流”并舉。這是解決自然資源問題的重要措施。①開源: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穩步發展核能。②節流:建立節水、節能、節材為中心的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服務體系。③“開源”與“節流”關鍵在于科學技術。A.利用科學技術,研發替代資源,減少礦產資源開發;發掘新資源,研制新材料。B.加強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運用科學技術,擴大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廢棄物資源化”這一新興產業。(4)區域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本身的資源條件,按照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解決資源短缺的措施 1.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西氣東輸”工程圖8-19 中國天然氣的分布及西氣東輸線路①含義:“西氣東輸”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區豐富的能源資源調往能源相對短缺的東部地區。②意義: 不僅帶動了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地區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了東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③認識: 資源的合理開發、調配,對平衡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緩解區域自然資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但是對資源短缺的地區來說,不能將解決資源問題的出路,完全依賴于資源的調配。立足自身的自然特點和優勢,尋求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方式是一條可行的出路。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電東送工程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2.積極發展新能源: 在進行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同時,我國也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穩步發展核能。開源3.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 建立以節水、節能、節材為中心的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服務體系。節流 區域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本身的資源條件,按照資源狀況統籌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這樣,區域之間自然條件的差別,會促使各地積極建立開發利用資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特色。4.統籌資源分布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土地資源:《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水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法》 5.加強立法,將資源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1.實施跨區域調配工程2. 積極開發新能源3.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措 施 4.統籌資源分布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積極建立開發利用資源的不同模式 (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開源)(節流)5.立法管理關鍵:科技應對資源危機:小結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1)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2)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補充延伸(3)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占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穩定和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范圍,調整嚴重污染和地下水嚴重超采區耕地用途,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建立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堅持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學法指導請你列舉幾項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的例子。(1)工業:提高水的循環使用效率,關閉用水量大而又污染嚴重的企業。(2)農業:提倡科學灌溉,發展滴灌農業。(3)生活:改掉不良的用水習慣,使用節水型洗衣機,安裝節水型馬桶。在資源問題上,青少年應做到:宣傳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樹立人均觀念和節約觀念,珍惜和節約資源,減少浪費遵守資源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同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從身邊小事做起,不吃野生動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選用節能燈等節能電器等拓展提升中學生日常消費中節約資源的具體做法:到超市購物不使用一次性購物袋。上飯館用餐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勸說父母購買節能燈等節能電器、小排量汽車等。考點37:描述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解決途徑(a)歷史與社會九下P106—108考點解析1.中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影響 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環境問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巨大。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 1.水土流失: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0多萬平方千米,大約相當于陸地國土面積的37%,每年流失表土約50億噸,大約相當于全國耕地被剝去l厘米的肥沃土層。2.荒漠化: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達26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陸地面積的27%。3.環境污染:工業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問題突出。例如,我國主要大江大河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超過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水質惡化,喪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和水庫水質也普遍較差。生態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銳減物種滅絕生態破壞大氣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噪聲污染水 污 染環境污染環境問題的危害 1.近年來,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巨大,嚴重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發展。2.環境問題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影響到社會安定,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2.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實施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2)我國在生態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①開展大規模的防護林工程建設,如:“三北”防護林工程;②把防治沙漠化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中,大力開展治沙工作;③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耕還湖和退耕還牧等工程。(3)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治理大江大湖的水體污染以及重工業地區出現的酸雨和城市大氣污染。如:浙江實施“五水共治”。我為保護和重建家園獻計獻策提示:可從科技、法律制度、投入、宣傳、個人行動等方面去思考。宣傳環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環保從自己做起……依靠科技,開發環保產品,建環保設施 開發者、政府要承包環保費用依法保護環境,處罰破壞環境的行為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宣傳:個人行動:科技:資金投入:法律:防治結合:拓展提升國家: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立法,打擊破壞環境行為,及時治理環境問題,倡導全民保護環境。企業:遵守國家保護環境的法規,在生產中注重環保,利用科技減少生產中的廢氣廢水等的排放。個人:宣傳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環境保護的法規,與破壞環境行為作斗爭;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針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你認為國家、企業、公民個人分別應當怎么做?補充延伸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健全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環境問題的起因:(1)人口過多→人類排放的廢棄物過多→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污染。(2)人口過多→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質和能量過多→超過了自然界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破壞(最主要的是人為因素)。2.解決環境問題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國家:制定國策、方針,加強保護環境法制建設,嚴格執法。(2)社會:加強公眾的參與、監督作用。(3)企業: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依靠科學技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倡清潔生產,增加環保投入。(4)個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宣傳,增強環保意識,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自覺爭當環境衛士。學法指導應對我國的資源問題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實施跨區域調配工程積極開發新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措 施統籌資源分布與區域發展的關系,積極建立開發利用資源的不同模式 (開源)(節流)加強立法,將資源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關鍵:科技資源問題復習小結直面我國的環境問題原因:問題影響措施: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和人口持續增長的階段。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較低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都使人與環境的關系漸趨緊張。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把保護環境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請不要轉載!版權所有,盜版必究!鞏固練習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考點36、37)一、選擇題:1.習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劃定“耕地紅線”(見右圖)的做法( )2·1·c·n·j·yA.說明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多B.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C.反映了我國耕地資源形勢嚴峻D.不利于耕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2.讀《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狀況表》中國人均占有量與世界人均占有量之比能源綜合利用率耕地水礦產資源中國發達國家1/31/41/230%70%—90%表中數據說明了我國( )①自然資源十分貧乏 ②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少 ④資源利用率不高,浪費損失嚴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為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這些重大工程的實施主要是為了解決( )A.資源分布地區不平衡的問題 B.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問題C.環境日益惡化的問題 D.資源科學利用不夠的問題4.杭州市政府規定,在杭州買車上牌,需要先通過搖號或者競拍的方式取得號牌指標,但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在限牌范圍。這一規定( )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 ②刺激了杭州汽車價格持續上漲③解決了杭州市區交通擁堵問題 ④有利于引導大眾綠色出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供熱采暖和制冷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材料表明我國在解決資源問題上(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①堅持依法治國方略 ②大力推進“廢棄物資源化”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④實施“開源”與“節流”并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6.右邊漫畫《滴水不漏》主要告訴我們( )①水資源可以循環利用②節約用水,人人有責③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用水④要增強節水意識,杜絕浪費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現階段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所消耗的電能是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5倍。這反映出( )21教育網A.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少 B.我國資源分布極不平衡C.我國人口數量過大 D.我國資源科學利用不夠“十一五”期間(2005 -2010年),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普遍實現持續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以陜西省為例)。分析下表,回答8—9題。陜西省全國平均水平GDP年均增長速度(2005—2010年)14.9%11.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2010年)29792元29748元萬元GDP能耗(2010年)1.57噸標準煤1.11噸標準煤8.上表數據表明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人口增長過快 B.經濟發展速度過快C.能耗大,利用率低 D.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9.要解決上述問題,關鍵是( )A.適當放緩經濟增長速度 B.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C.要從東部調配,解決“燃煤之急” D.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尤其是新能源中國每年因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據此回答10—11題。10.中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B.工業“三廢”污染C.大氣污染和荒漠化 D.資源短缺和耕地減少11.中國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是( )A.核輻射污染 B.噪聲污染C.土壤污染和熱污染 D.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據報道,我國沙漠化速度每年近3 000多平方公里,相當于每年“消失”一個中等縣,因沙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40億元。據此回答12—13題。12.材料告訴我們( )①生態環境惡化影響經濟發展 ②我國的環境問題形勢嚴峻③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④防治荒漠化是中國當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3.解決材料反映的環境問題,應該( )①先發展經濟,再綜合治理 ②修建防護林工程③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牧 ④實行封山育林、植樹造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除夕之夜爆竹陣陣,馬年春節霧霾重重。要向霧霾宣戰,下列行為可取的是( )A.露天燒烤 B.多步行,少開車 C.垃圾焚燒 D.循環重復用水15.現在我們每天都可從報紙、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的空氣質量狀況公告。這表明( )①我國正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我國的環保工作已做得非常完善③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④有利于發揮公眾和輿論的監督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6.金華市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通過決議,向全市人民發出了“投身‘五水共治’,建設美麗金華”的倡議,讓我們一起為之努力。21cnjy.com【我思我辨】“五水共治”觀點大碰撞。(1)圍繞怎么治水,甲乙兩同學各抒己見,你“贊”誰?請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說明理由。【我思我行】“五水共治”我們在行動。(2)請根據示例,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從治污水、保供水、抓節水中任選一方面作答。21·cn·jy·com示例:發現問題:金華市夏季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分析問題:金華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且季風不穩定;地勢低平。解決問題:興修水利工程等。我發現的問題: 。我對問題的分析: 。我的解決方案: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統計,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城市因霧霾( PM2.5)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8億人民幣,在霧霾天,人呼入的PM2.5數量可達5000萬個,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由此會增加3.3倍。(右圖是我國東部某市PM2.5構成分析)www.21-cn-jy.com材料二:全國人大代表呼吁:我國亟須對PM2,5的監測、治理、防控等問題制定專門法律,給造成“十面霾伏”天氣的行為套上更嚴厲的“法律枷鎖”。(1)從材料一的文字和圖片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問題? (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全國人大代表呼吁的理由。(3)為解決材料一中的問題,除法律手段外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請舉一實例并說明。18.2014年,浙江全省各地吹響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即“五水共治”的新號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來源:21·世紀·教育·網】材料一:圖1—3 材料二:“五水共治”的首要任務是“治污水”,省政府要求各市、縣(市、區)要上報所轄區域內每一條臭河、黑河、垃圾河的河長姓名、基本情況、整治措施、治理時間、責任領導;同時,要求在政府網站全面公示,接受群眾監督。(1)結合圖3指出衢州、麗水兩市最容易引發“洪澇”災害的季節,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圖1、圖2表明衢州、麗水兩市分別處于我省哪兩大母親河水系?依據因地制宜原則,兩市為做好兩大母親河的防治工作應采取哪些具體措施?(3)請你聯系材料二談談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配合當地政府做好“治污水”這項首要工作。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ADCDDCBA題號1112131415答案DADBC17.(1)霧霾天氣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制約經濟發展;霧霾主要來源于燃煤和機動車尾氣排放。環境問題(或大氣污染)。(2)能使PM2.5的監測、治理、防控等有法可依;用法律制裁違法犯罪,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3)依靠科技。如:開發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18.(1)夏季。衢州、麗水兩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2)衢州——錢塘江;麗水——甌江。植樹造林,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水源;清潔河道,控制污染物排放等。(3)樹立節水意識、環境保護意識;深入社區開展宣傳“五水共治”;不向河道亂扔亂倒垃圾;勇敢地舉報污染河道的行為,行使監督權。(寫出任意兩點即可)考點解析考點36 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a) (歷史與社會九下P100—102)1.中國的資源問題的現狀現狀影響①自然資源總量豐富(資源“大國”),各種資源門類齊全,品種繁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資源“小國”),這是我國自然資源國情的基本特征②總體來看,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平衡的③資源利用率低,破壞與浪費嚴重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2.解決資源問題的措施——實施節約資源基本國策(1)實施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這是緩解我國區域性資源短缺的有效方法。①我國為解決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平衡的問題,正在實施一些重大工程,像“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以實現資源的跨區域調配;2·1·c·n·j·y②“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不僅帶動了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地區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了東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立足自身的自然條件的特點和優勢,尋求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方式是一條可行的出路。(3)實施“開源”與“節流”并舉。這是解決自然資源問題的重要措施。①開源: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穩步發展核能。②節流:建立節水、節能、節材為中心的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服務體系。③“開源”與“節流”關鍵在于科學技術。A.利用科學技術,研發替代資源,減少礦產資源開發;發掘新資源,研制新材料。B.加強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運用科學技術,擴大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廢棄物資源化”這一新興產業?!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4)區域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本身的資源條件,按照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21·世紀*教育網補充延伸:1.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www-2-1-cnjy-com(1)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2-1-c-n-j-y(2)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3)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堅持使用資源付費和誰污染環境、誰破壞生態誰付費原則,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占用各種自然生態空間。穩定和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范圍,調整嚴重污染和地下水嚴重超采區耕地用途,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建立有效調節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價機制,提高工業用地價格。堅持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1*cnjy*com2.中國主要資源的現狀。土地面積礦產資源儲量耕地總面積河流年徑流量森林總面積總量居世界位次第三位第三位第四位第六位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1/33/51/31/41/5學法指導:請你列舉幾項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的例子。(1)工業:提高水的循環使用效率,關閉用水量大而又污染嚴重的企業。(2)農業:提倡科學灌溉,發展滴灌農業。(3)生活:改掉不良的用水習慣,使用節水型洗衣機,安裝節水型馬桶。考點37 描述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解決途徑(a)(歷史與社會九下P106—108)1.中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影響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環境問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巨大。主要環境問題影響①生態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如:A.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0多萬平方千米,相當于陸地國土面積的37%;B.每年流失表土約50億噸,相當于全國耕地被剝去1厘米厚的肥沃土層;C.荒漠化土地面積26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27%。②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是我國主要的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問題突出。如:A.我國主要大江大河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B.超過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水質惡化,喪失使用功能;C.大型淡水湖泊和水庫水質也普遍較差。D.北方霧霾天氣困擾(大氣污染);南方江河污染嚴重環境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它不僅危害人們的健康,還影響社會安定,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2.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實施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1)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并治理環境污染。(2)我國在生態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①開展大規模的防護林工程建設,如:“三北”防護林工程;②把防治沙漠化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中,大力開展治沙工作;③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耕還湖和退耕還牧等工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治理大江大湖的水體污染以及重工業地區出現的酸雨和城市大氣污染。如:浙江實施“五水共治”。21cnjy.com補充延伸: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健全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1·cn·jy·com學法指導:1.環境問題的起因:(1)人口過多→人類排放的廢棄物過多→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污染。(2)人口過多→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質和能量過多→超過了自然界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破壞(最主要的是人為因素)。21教育網2.解決環境問題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國家:制定國策、方針,加強保護環境法制建設,嚴格執法。(2)社會:加強公眾的參與、監督作用。(3)企業: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依靠科學技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倡清潔生產,增加環保投入。www.21-cn-jy.com(4)個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宣傳,增強環保意識,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自覺爭當環境衛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考點36、37)(復習課件).ppt 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考點36、37)(鞏固練習).doc 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考點36、37)(考點解析).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