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乘上列車去畫畫》教案一、課程標準第一學段(1~2年級)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以游戲等多種方式,體驗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現效果,開展造型表現活動,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認識常用顏色。嘗試用紙材、泥材等多種媒材以及簡便的工具,通過折、疊、揉、搓、壓等方法,進行造型活動。學嘗試實物拓印,體驗拓印活動的樂趣。對造型表現活動感興趣并積極參與。通過造型表現活動,大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想象,創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學的作品。辦別12種以上的顏色。“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旨在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淡化過于強調學科特色的傾向。本學習領域不是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美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二、教材分析這是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引導學生能抓住風景畫的特點,進行繪畫。 在深層次本課體現課本內容與地域特色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是課本教學內容的本土化。三、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習慣還沒有養成,易失去注意力。但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可以通過實際手工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對美術的興趣。剛入學的孩子都有著一定的共性,學生特別的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有較強的表現欲和競爭意識,上課喜歡舉手發言,喜歡自己動手繪畫。但上課紀律一時還沒有養成,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小朋友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但由于年齡較小,所以還處于兒童涂鴉期,大部分學生的繪畫簡單稚拙,構圖單純。盡管這樣,每個學生對美術都擁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向老師學習繪畫知識,提高自已的繪畫水平,這其中一些學生由于資質較好,接受能力快,能夠很快成為班里的美術尖子生。有些小朋友則美術能力較差,所以缺乏學好的信心,需要教師著重幫助教育。四、教學目標1.欣賞甘肅美景,學畫風景畫。2.在乘上列車去畫畫的情景驅動下,回憶、感受或想象,畫一幅風景畫,培養學生觀察捕捉、繪畫表現的能力。3.感受美景對心田的滋養,激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五、教學重難點重點:啟發對美麗風景的回憶并進行表現。難點:對風景畫的描繪。六、教學過程(一)引導過程情境導入。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的美術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坐上列車去旅行,你要問老師我們去哪里旅行,請你把這首兒歌讀一讀,同學們齊讀兒歌,現在你告訴老師我們要去哪里旅行?同學們回答:甘肅。(二)課程新授觀看圖片,欣賞甘肅的美景。帶領同學們分別欣賞蘭州—敦煌—張掖—武威—天祝的美景,引導同學們認識到家鄉的美景最美。思考,我們要畫哪些風景,要怎么畫呢?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教授疊涂法(淺色疊深色),教師示范(三)繪畫與指導引導同學們繪畫,學生繪畫,教師巡堂指導。(四)評價環節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評,教師評價。(五)拓展與延伸中國山水美如畫,我們熱愛自己的家,更熱愛自己的祖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