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蠟染與扎染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依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的“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設計的。本課通過介紹和探究蠟染和扎染這兩種民間藝術形式,使學生了解這兩種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創造力。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蠟染和扎染的歷史淵源、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和實踐,使學生掌握蠟染和扎染的制作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精神。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掌握蠟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驟。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掌握兩種制作方法的要點和難點。四、教學準備教師:PPT課件、實物展示、制作工具等。學生:繪圖用具、制作材料等。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展示一些蠟染和扎染的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它們是如何制作的?”以此導入新課。學習新課:(1)蠟染制作方法及要點介紹:a. 畫稿設計:根據個人喜好或創作主題,進行畫稿設計。注意畫稿的構圖和色彩搭配。b. 蠟液制備:將蜂蠟與松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熱,制成蠟液。注意掌握加熱時間和溫度,確保蠟液的粘稠度適中。c. 敷蠟:將畫有圖案的布料平鋪在平板上,用刷子將蠟液均勻涂抹在布料上,注意保持圖案的清晰度。d. 染色:將涂有蠟液的布料放入染料中浸泡一定時間后取出,待其自然晾干。注意選擇適當的染料和浸泡時間,以達到理想的染色效果。e. 去蠟:將晾干的布料放入開水中煮沸,待蠟膜融化后取出晾干,完成作品。注意控制煮沸時間和水溫,避免破壞布料。(2)扎染制作方法及要點介紹:a. 扎花設計:根據個人喜好或創作主題,進行扎花設計。注意扎花的形狀和紋理的多樣性。b. 扎花制作:將布料按照設計好的圖案進行折疊、揉搓、綁扎等處理,形成具有立體感和紋理的扎花。注意掌握折疊和揉搓的程度,以及綁扎的松緊度。c. 染色:將扎好的布料放入染料中浸泡一定時間后取出,待其自然晾干。注意選擇適當的染料和浸泡時間,以達到理想的染色效果。d. 水洗:將晾干的布料放入清水中沖洗干凈,去除多余的染料,完成作品。注意控制沖洗時間和水溫,避免破壞布料。學生實踐: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種制作方法進行實踐,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及時糾正錯誤或給予指導建議。同時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展示評價: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進行互相評價和交流。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學生的表現并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介紹一些優秀的作品和創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課堂小結:回顧本課所學內容,總結蠟染和扎染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強調傳統文化的珍貴性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六、板書設計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板書設計可以使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和易于理解。本課的板書設計如下:標題:蠟染與扎染目標明確:通過板書清晰地展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重點突出: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突出顯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更加關注這些知識點。圖文并茂:在板書中穿插一些圖片和圖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作業設計利用所學知識制作一件作品。八、課后反思1.教學質量和效果分析:對學生在本課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2.改進意見:針對本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3.教學體會:總結本課教學的經驗和感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