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我國是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民族?他們都有哪些重要的節日呢?彝族—火把節回族—開齋節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傣族—潑水節熱鬧的潑水節快 樂 的 潑水節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歡快的情緒唱出傣族兒童在潑水節里的喜悅,讓我們體會到了潑水節的熱鬧場面。聽教師范唱并思考:歌曲共分為幾個句子?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1234同頭換尾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帶入歌詞學習一下這首歌曲。我們先學習一下第一樂句,我一句你們一句。第二樂句與第一樂句相似,我一句你們一句。學唱歌曲三、四樂句同學們在唱的時候不難發現每個樂句的前半部分是非常跳躍、活潑的,而后半部分要連貫起來。兩句要有對比,我們再來一遍這個時候注意了,我們遇到了什么記號?(師生合作第二段)現在我們在單獨看一下結束句,剛剛有的同學在這里稍稍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最后一句“潑個希望送給”停住了好像要留點懸念,準備好氣息再激動地把“你和他”唱出來,在這里我們一定要唱夠3拍,最后“哎啰”要唱得輕而短,唱出高興和自豪的感情來。唱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了,他是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所以我們在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前半拍休止準確。完整演唱歌曲傣族樂器—铓鑼铓鑼是傣族、佤族、壯族等民族常用的打擊樂器,流傳于云南、廣西等地區,用特制的響銅制成,鑼面邊低心高,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擊奏,音色渾厚洪亮。傣族樂器—象腳鼓象腳鼓因形狀像象腳而得名,流傳于云南的傣族。鼓身為木質,上端較粗,鼓面蒙羊皮,下端略細,像喇叭狀,演奏時雙手擊鼓面,邊舞邊擊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用身體打擊節奏X X X X X請同學們將節奏伴奏加入到歌曲中,一起來演唱吧!精彩演繹在潑水節當天啊,還有許多的活動,姑娘們跳起了傣族舞。請同學們跟隨老師學跳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請同學們將舞蹈動作和節奏伴奏加入到歌曲中試一試吧!拓展升華傣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豐富多彩,有孔雀舞、象腳鼓舞、刀舞、蠟條舞、長指甲舞、撈魚舞以及馬鹿舞、獅子舞等。其中,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傣族的舞蹈非常美,潑水節非常熱鬧,相信大家學了這首歌曲后會對傣族的節日有更深地了解。如果有機會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去參加傣族盛大的潑水節,感受潑水節帶給你的快樂,去接受傣族人民對你祝福!同學們,再見!202X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謝謝觀看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第1課《快樂的潑水節》【教材分析】《快樂的潑水節》是四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第1課唱歌課?!犊鞓返臐娝潯稤大調,2/4拍,中速、歡快地。這首歌曲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歇的執利音調編馬、傣族民常用“135”和弦的分解進行,但這種進行又與大調歌曲有所不同,曲中還時常穿插“4、6、i”和弦的分解進行。歌曲結構方整,為單樂段。第一、二樂句節奏完全相同,第四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相似,但第三樂句的節奏顯然與第一樂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節節奏不同,因此,在節奏上形成了起承轉合的關系。每一樂句的落音(3、2、6、1)在配伴奏時需加注意。【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是整個小學段的中間階段,對于音樂知識也處在萌芽的好奇階段,對音樂課充滿了興趣,樂于參與課堂教學和音樂表現活動,但是,音樂鑒賞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即要科學的引導,又要充分發揮學生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的能力,同時課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動,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這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感受傣族人民在歡慶潑水節時的喜悅心情(二)藝術表現能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創意實踐學會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并加入聲勢打擊進行合作演唱,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四)文化理解初步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并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愿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通過教師教唱,能夠準確表達歌曲的情感和意境。2、簡單了解分析歌曲的結構形式(二)教學難點:1、歌曲結束句后拍起唱的處理和掌握。2、能表演唱歌曲【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教師: 同學們,我們都聽過這樣一首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同學們我國是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那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民族呢?預設:漢族、蒙古族、苗族、壯族、維吾爾族等。教師:這么多民族,你們又都知道有哪些節日呢?預設:火把節、開齋節、那達慕大會,還有潑水節。教師:那提到潑水節,老師想問大家你們知道潑水節是什么樣的嗎?請將我們的目光放在老師的大屏幕上。(觀看潑水節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這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歡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在潑水節里,人們在铓鑼和象腳鼓聲中相互追逐潑水,以示祝福,氣氛十分熱烈。 感覺怎么樣?是不是也想分享他們的快樂?你們聽,傣族的娃娃們已經唱著歌來了。(書寫板書《快樂的潑水節》)【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發散思維的提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學唱歌曲教師:讓我們跟隨音樂,一起走進《快樂的潑水節》。首先請同學們聽聽歌曲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教師播放音頻)預設:這首歌曲帶給我們的感受是歡快的。教師:沒錯,歡快唱出了傣族少年兒童在潑水節里的喜悅,讓我們體會到了潑水節的熱鬧場面。那今天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歌曲。(二)分析歌曲教師: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歌譜,老師先來唱一遍歌曲,你來數一數,歌曲有幾個句子呢?然后仔細觀察一下,每個句子之間有沒有聯系?誰來說一說這首歌曲由幾個句子構成?預設:4個。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在哪呢?(教師出示歌譜并用不同顏色框出樂句)那么最后一行我們把它稱為結束句。那你有沒有發現樂句和樂句之間有沒有相關的聯系?預設: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的前兩個小節是一樣的。教師:她發現了這兩個樂句前半句都是一樣的,還有沒有其他發現?預設:他們的節奏都是一樣的。教師:真棒!他們的節奏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創作手法叫做“同頭換尾”,開頭相同,結尾有所變化,這種形式叫做什么?預設:同頭換尾教師:那么我們再來看這首歌曲中還有沒有上下相似的樂句呢?預設:第四樂句和結束句教師:仔細看,是不是他們的音符非常相似?我們來唱一唱。師帶學生視唱第四樂句和結束句歌曲。我們可以發現在場結束句的時候是51 16 |55 3 還是51 16 | 53 0||預設:51 16 | 53 0||教師:沒錯,我們來唱一下結束句,最后一句“潑個希望送給”停住了好像要留點懸念,準備好氣息再激動地把“你和他”唱出來,在這里我們一定要唱夠3拍,最后“哎啰”要唱得輕而短,唱出高興和自豪的感情來。(三)分句教唱歌曲教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帶入歌詞學習一下這首歌曲。我們先學習一下第一樂句,我一句你們一句。(教師教唱第一樂句)預設:學唱教師:第二樂句與第一樂句相似,我一句你們一句。(教師教唱第二樂句)預設:學唱教師:現在我們把前兩個樂句連在一起唱一遍。非常棒!預設:學唱教師:我們繼續學習后兩個樂句,(教師教唱第三樂句)預設:學唱教師:(教師教唱第四樂句),好,我們把三四句連在一起唱一遍,完成的不錯!預設:學唱教師:同學們在唱的時候不難發現每個樂句的前半部分是非常跳躍、活潑的,而后半部分要連貫起來。兩句要有對比,我們再來一遍(完整演唱歌曲)預設:學唱教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老師合作演唱這首歌曲,老師來唱前半句,你們來接后半句。注意老師給的前奏。(師生合作第一段)預設:學唱教師:這個時候注意了,我們遇到了什么記號?(師生合作第二段)預設:反復記號教師:沒錯,從反復記號開始請同學們先唱,老師來接后半句。(師生合作)預設:演唱教師:同學們唱的真好!現在我們在單獨看一下結束句,剛剛有的同學在這里稍稍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最后一句“潑個希望送給”停住了好像要留點懸念,準備好氣息再激動地把“你和他”唱出來,在這里我們一定要唱夠3拍,最后“哎啰”要唱得輕而短,唱出高興和自豪的感情來。唱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了,他是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所以我們在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前半拍休止準確。預設:演唱教師:真不錯,如果你怕自己還記不住,可以加上一點輔助動作,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我們一起來試一下,用動作把里面的休止符表現出來。(四)完整演唱歌曲教師:非常棒!同學們,現在能不能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預設:能教師師:中間老師會給間奏,一定要注意休止符和反復記號,我們再來一遍。一定要注意每個樂句前后部分要有聲音的對比。前半部分跳躍、活潑的,后半部分連貫起來。(教師播放音樂伴奏指揮學生唱)預設:演唱教師:太棒了同學們!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在剛才我們演唱的過程中,伴奏中有兩樣打擊樂器的聲音,你們聽出是什么了嗎?我們來看一下(五)介紹铓鑼與象腳鼓教師:這個是铓鑼,它是傣族、佤族、壯族等民族常用的打擊樂器,流傳于云南、廣西等地區,用特制的響銅制成,鑼面邊低心高,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擊奏,音色渾厚洪亮。我們再看象腳鼓,象腳鼓因形狀像象腳而得名,流傳于云南的傣族。鼓身為木質,上端較粗,鼓面蒙羊皮,下端略細,像喇叭狀,演奏時雙手擊鼓面,邊舞邊擊。那么在傣族不管是集會、唱歌、跳舞或者其他的祭祀活動人們都會敲起铓鑼和象腳鼓來伴奏。今天這首歌曲也不例外,也有這樣的伴奏聲。那么我們來看一條節奏,我們今天用我們的身體模仿象腳鼓的伴奏好不好。我們先一起試著讀一下這條節奏。一二一起X XX | X X |X XX |X X||下面我們加上拍手、跺腳的動作。學生隨教師模仿拍擊象腳鼓節奏。預設:模擬教師:非常棒同學們,下面我們就把這樣的伴奏聲加入到歌曲中,希望同學們能夠邊唱邊伴奏。教師帶領學生隨著《快樂的潑水節》動畫演唱歌曲并拍腿伴奏。【教學建議:建議讓學生視唱本首歌曲。老師要關注學生是否唱準附點八分節奏和前八后十六節奏,如第一、二樂句第一、二小節的節奏,要反復練習。老師要監聽學生的音準,要及時糾正音準,提示學生多聽、多唱。如這首歌曲中四度音程較多,老師可先用鋼琴彈出音程讓:學生模唱,再學唱歌曲旋律。選擇幾個傣族典型的舞蹈動作教給學生,或者請學生回憶學過的傣族舞蹈動作展示給大家,要求邊聽音樂邊表演。老師可以選擇有關傣族歌舞的視頻供學生欣賞,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傣族音樂的喜愛之情。】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非常棒同學們,加入我們自己的伴奏是不是更加生動啊那在潑水節中光有伴奏樂器還缺少點兒氣氛。傣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那必不可少的就是——舞蹈。傣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舞蹈叫做什么?預設:孔雀舞。教師:看來同學們對傣族了解非常深刻,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小視頻。(教師播放孔雀舞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同學們,老師根據剛剛跳的舞蹈我們來學兩個簡單的動作。預設:學跳教師:我們可以發現傣族舞他們的胳膊是怎么樣的?預設:非常的柔。教師:沒錯,我們一起來試一下,把我們的胳膊甩起來,像水一樣柔和一點,我們還可以把收擺到身后試一試。還有一個動作是表現孔雀的形象,我們再換另外一邊。現在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加入到我們的歌曲當中。(教師帶領學生跟隨音樂舞蹈)現在老師找一部分同學來前面伴奏,再找一部分同學來打我們象腳鼓的伴奏,其余的同學坐下一起來演唱。(教師播放音頻,學生合作表演)預設:上臺表演教師:同學們表演的特別好!給自己一點掌聲!【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br/>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傣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豐富多彩,有孔雀舞、象腳鼓舞、刀舞、蠟條舞、長指甲舞、撈魚舞以及馬鹿舞、獅子舞等。其中,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傣族的舞蹈非常美,潑水節非常熱鬧,相信大家學了這首歌曲后會對傣族的節日有更深地了解。如果有機會希望同學們也可以去參加傣族盛大的潑水節,感受潑水節帶給你的快樂,去接受傣族人民對你祝福!教師: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總結【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快樂的潑水節》1=D 2/4 拍中速、歡快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3803001.mp3 03803002.mp3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快樂的潑水節》教案.docx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快樂的潑水節》課件.pptx 周總理參加潑水節.mp4 孔雀舞月光下的鳳尾竹.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