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勞動教育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勞動教育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中學”和“學中做”。但勞動教育的主旨并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范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二、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整體素質不錯,大多數熱愛勞動,有部分來自農村,他們有一定的勞動技能,愛勞動,能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但動手能力不是很強,部分同學勞動積極性不足,個別學生勞動態度不端正,對他們應加強指導和教育。三、教學目標要求1. 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細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環境保護意識。2. 學習一些淺顯的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的家務勞動的基本技能,能進行簡單的生產勞動。3. 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四、教學重難點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教育的重中之重。五、教學實施措施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通過了解班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習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最光榮,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2.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勞動技能和各項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陶冶情操。3. 改革勞動課的評價制度.改革過去單一的理論測評的評價制度,每學期從三個方面評價學生的表現:一平時的勞動如值日義務勞動;二對待勞動課的態度;三家務勞動。4.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積極性,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勇于創新實踐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