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初學案年級: 高二 學科: 通用技術 編號:課 題 1.3技術的性質(第一課時) 課 型 新授課主備人 備課人 備課時間教 學 目 標 1.通過活動體驗和案例分析,理解技術的性質,養成技術意識,形成正確的技術價值觀。2.技術識增強法制觀念,形成使用技術的責任意識。教學 重點 1.能辨別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綜合性、創新性、復雜性與專利性。 2.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技術觀。教學 難點 理解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的區別和聯系。教學 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教 學 過 程教學初案 集體備課問題導向表一、課題導入 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技術的價值,技術與人、社會、自然的辨證關系,初步建立了技術意識。接下來將從技術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發,主要介紹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和綜合性。 二、教學活動設計 走入情景 周華所在的第三小組的任務是河邊汲水。野外生存營地附近有一條小河,河流湍急。河水水面與地面落差較大且岸邊濕滑。如果直接到河邊用小桶拎水,效率低而且還很危險。為了防止發生危險,不能直接去河邊拎水。 小組討論:和抒己見,有何好的辦法? 討論結果:用滑輪、用救生繩索、換地方、搭個支架…… 教師引導:通過《莊子·天地》中記載的“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沃湯”引出我國傳統技術方化產物-桔槔。 觀看視頻 【討論】 問題1:簡易桔槔模型的設計和制作應用了什么原理? 問題2:桔槔模型的設計與制作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問題3:制作此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引導:任何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某方面的具體需求。【技術的目的性】 【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我們知道的技術產品?它產生的目的是什么? (空調、洗衣機、助聽器)(1)從什么具體的目的出發 (使聽覺不太靈敏的人能自如地聽到外界的聲音、正常地與人交流)(2)解決了什么具體的問題 (將聲音放大、傳入耳中,體積小巧、方便佩戴)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的不斷優化和不斷發展 【思考】在使用桔槔模型汲水的過程中發現,取水時水桶總是漂浮在水面上,很難取到水。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引導:技術的實踐性,是指根據人的需要把自然物加工成具有某種使用價值的人造物的活動。技術的實踐性表現在兩個方面:(1)技術產生以實踐之中;(2)技術只有在人的實踐之中才能變為現實。【技術的實踐性】 舉例:青霉素的發現與應用 【討論】桔槔模型的設計和制作應用了哪些學科的什么原理? (材料學、物理力學、材料學...) 引導:技術是綜合知識的結晶,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技術具有跨學科的特性。小到制作小板凳,大到航天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的知識,無不都體現了技術的綜合性。技術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技術的綜合性】 舉例:航天技術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流體力學,計算機科學,氣象學,機械學,材料力學等多學科知識,使得航天成為現實。 【思考】技術與科學的區別科學:蘋果引發的萬有引力定律。 技術:蘋果公司開發的iphone移動通訊終端。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技術與科學兩者的區別: 科學與技術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學成果一般表現為理論、概念、定律、規則、論文等,此類成果一般不具有商業性;而技術成果一般則以工藝流程、設計圖、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現,此類成果可以商品化。 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技術是科學的應用;科學促進了技術的發展,技術推動了科學的進步。科學的使命是“發現”,而技術的使命是“發明”通過對本節內容課標研讀談教學設計談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本節課學科核心素養等方面內容談存在的疑惑通過專業閱讀談談對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的收獲板 書 設 計1.3技術的性質 1.技術的目的性 2.技術的實踐性 3.技術的綜合性作業 課堂筆記整理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