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葉子上的小“血管”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能夠說出葉脈生長的規律;選擇最喜歡的一片葉子,將它畫下來,著重表現葉脈。2.用線條表現樹葉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線條的組合能力。3.感受樹葉的美感,感受生命的可愛和奧秘。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圖文資料,各種樹葉實物,繪制好的范圖等。學生:各種樹葉,彩筆、彩紙、剪刀、膠粘劑等工具。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葉脈,感受自然肌理的美感,并用線條來表現。難點: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并按照一定的規律來表現葉脈。活動過程: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準備,穩定學生情緒,師生問好。(一)導入環節情景導入:教師化身樹爺爺。我來自森林的深處,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禮物(一片葉子),猜一猜:這是什么葉子?說一說:它的形狀和顏色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它有什么樣的觸感?(正面很光滑,背面凹凸不平、很粗糙)你們了解葉子和葉脈的作用么?播放小視頻。教師總結:葉脈為葉子輸送水分和養料,支撐葉片,促使葉子成長。這就像我們人類的血管一樣。導入課題并粘貼板書。(二)新授環節1. 葉子形狀各異。欣賞手中的葉子,你手中的葉子有什么形狀(圓形、心形、扇子形、掌形......)2. 觀察手中的葉子,認識葉脈的生長規律。師:說一說對葉脈的感受。生:神奇、美麗、形態各異......師:葉脈是怎么生長的?每一根都長得一樣么?葉脈的分布有什么規律?生:長短不同、虛實不同、分叉、多而密......師:就像大家觀察到的,他們的長短粗細各不相同,從中間向外生長,一直連接到葉子的邊緣,而且每段都有自己的名字。教師講解主葉脈、側葉脈、支葉脈。3. 顯微鏡下的葉脈紋理,了解葉脈的分布種類。師;看到這些葉脈,你聯想到什么?生:像人的血管;像土地干裂的紋理;像蜘蛛網......教師介紹網狀葉脈、平行葉脈和放射狀葉脈。4. 教師示范。(微課)畫出主葉脈,再從主葉脈出發畫出次葉脈,再從次葉脈出發,畫出更細的葉脈。講解表現葉脈的不同方法。(用點線面來裝飾)仔細觀看繪畫步驟和繪畫方法。注意畫面中的黑白灰關系和疏密關系。5. 講解葉脈紋理用點線面來表現。點(大小、疏密)線(長短、粗細)面點線面不同的組合可以形成豐富的畫面(黑白灰關系)6. 欣賞學生作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用各種裝飾線條給葉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大膽把自己想象中的情境畫出來。在描繪時注意樹葉的形狀、大小、花紋疏密、擺放的變化。(三)作業環節我為大樹添新衣:秋天到了,樹葉紛紛的落下,我變成了光禿禿,同學們可以為我填上美麗的衣裳么?1.用粗細變化的點、線裝飾一片葉子,體會葉脈的天然美感。2.設計的花紋疏密有致,豐富不亂。3.造型有特點,也可在葉子上填上漂亮的色彩。作業完成后進行展示評價。(四)拓展階段同學分享《一片葉子落下來》閱讀繪本,仔細聆聽并思考從中得到的啟發。(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