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草原放牧人音版三年級上冊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龍梅和玉榮 故事發生在1964年2月9日,故事主人公是龍梅玉榮,當時龍梅年僅11歲,玉榮才9歲。她們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為生產隊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風雪。羊群經不住暴風雪的襲擊,順著風勢越走越遠。姐妹倆冒著刺骨的風雪,一路保護著受驚的羊群。她們沒有丟下羊群,不顧生命危險保護了羊群。由于鐵路工人和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及時趕到,姐妹倆和羊群都安全脫險。龍梅失去左腳腳趾,玉榮雙腿凍傷被截肢。當年的小姐妹2008年奧運火炬手這個故事在當時感動了很多人,以她們的故事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的音樂作品和藝術作品。新知導入你聽過這首樂曲嗎?新知導入琵琶協奏曲:《草原放牧》草原放牧聆聽琵琶曲:《草原放牧》琵琶第一樂段:第二樂段:速度較快 ,節奏活潑速度稍慢,節奏寬廣作者劉德海,琵琶演奏家。吳祖強,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琵琶:中國民樂中最重要的彈撥樂器,它的音色優美,飽滿而透亮,表現力極其豐富。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是公元5世紀傳入我國的。隋唐時代在我國已經相當流行了。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琵琶最早只作為演唱的伴奏樂器,后來演奏技巧逐漸豐富,才成為優良的獨奏樂器。琵琶是我國的一種民族彈撥樂器。曲頸,半梨形音箱,四根弦。音色清脆柔和,演奏技巧多樣,表現力極為豐富。先請同學們聆聽引子部分,聽一聽:它類似號角的主奏樂器是什么?描寫了什么情景?分段欣賞——引子新知講解用圓號奏出號角般的聲音后,音樂由低到高、由弱漸強、生機盎然,富有動力感。圓號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導動機,表現小姐妹的英雄氣質,還展現了內蒙古草原遼闊、明朗、富有生機的清新景象。請同學們聆聽音樂,聽一聽,有你們熟悉的音調嗎?由哪種樂器主奏?分段欣賞——第一部分主題A的速度、節奏、旋律各有什么特點?分段欣賞——第一部分速度較快、節奏輕快活潑具有舞蹈性、旋律靈活跳躍這段音樂又描寫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刻畫“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她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請同學們再聽一聽:這個主題A每次出現有什么不同?分段欣賞——第一部分第一主題音樂進行時節奏如何?緊湊、輕快。這樣的音樂塑造出了怎樣的草原小姐妹形象?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第一主題是根據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改寫的。它著力刻畫了“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他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第一主題賞析請同學們聆聽音樂,聽一聽:這部分在情緒、節奏上與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它表現了什么情景?分段欣賞——第二部分仿佛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遼闊的草原上放聲歌唱,贊頌美麗廣闊的草原速度緩慢、節奏寬廣、旋律抒情具有內蒙古長調色彩在這部分音樂中,有一種樂器的音色與琵琶的音色交相輝映,能聽出是哪種樂器嗎?分段欣賞——第二部分弦樂器音樂進行時節奏、力度如何?描繪出了什么場景?節奏寬廣,力度稍弱,旋律顯得抒情優美,描繪出大草原美麗的景色。第二主題第二主題賞析第二主題是一段抒情性旋律,與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另一角度表現了內蒙人民的生活,以及對美麗草原進行如歌似的贊美,表現了草原人民幸福的生活和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請同學們聆聽全曲,當第一部分主題出現時,可按X 0 | X 0 | X 0 | X X |的節奏為主題拍手伴奏 ;當第二部分主題出現時,可隨音樂輕輕晃動身體。完整聆聽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這首協奏曲是以同名電影主題歌和一支內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作為音樂素材而寫成的,采用中西樂器結合的方式編配,在西洋樂器的烘托下,充分表現琵琶樂器的獨特魅力 。全曲一共有五個部分 :①草原放牧 ②與暴風雪搏斗 ③在寒夜中前④黨的關懷記心間 ⑤千萬朵紅花遍地開課堂總結今天,通過《草原放牧》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作用。同時感受了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學習了龍梅和玉榮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勇于戰勝困難的高尚情操。相信在她們的感染下,我們會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生活!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B02草原放牧-選自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mp3 B03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mp3 B04領唱齊唱:草原贊歌-選自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年錄制).mp3 引子.mp3 琵琶.mp3 琵琶曲《夕陽蕭鼓》.mp3 琵琶演奏《草原小姐妹》.mp4 第一部分.mp3 第二部分.mp3 草原放牧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