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教案【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本課在第一課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進行學習與拓展。教學內容圍繞“藝術的情趣和意境”這一主題展開,借助大量美術作品及不同的表現形式,形成鮮明而直觀的對比。通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術作品的情趣和意境的營造,啟發學生大膽的想象和聯想,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品位。【學情分析】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審美經驗,同時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第一課同學們已經學習了藝術美與生活美的關系,但第二課的內容對于初一年的學生來說,依然具有很大難度。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因而在講授內容的過程中要將理論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體驗感受美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術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概念與表現方法,能對相關美術作品的情趣和意境進行欣賞評述。過程與方法:通過作品對比和觀察作品創作過程,對美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進行體驗分析、欣賞評述,掌握一定的美術批評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體驗分析和欣賞評述豐富學生的生活和藝術情感,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情,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教學重點: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美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教學難點:通過體驗感受美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相關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評述。課型:欣賞 評述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國畫工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要考考你們:有一位以畫蝦而聞名于世的老爺爺,大家知道是誰嗎,他只會畫蝦嗎? 展示圖片:提到齊白石,很多人都會說他畫的畫很有趣,大家想不想看看這些作品?你知道他為什么能創造出這樣有趣的作品嗎? 總結:今天就我們利用這節課的時間一起來看看藝術家是如何表現情趣和意境的。 展示課題: 《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好奇心來引入課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新課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活動一: 同學們,剛剛我們提到了后人對齊白石先生的評價,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些經典之作。 欣賞:《荷花影》齊白石 提問: 1.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畫面中主要描繪了什么?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幅畫比較有趣的地方? 3.大家仔細想一想,畫面中的景象符合我們現實當中看到的場景嗎?你覺得畫家為什么會這樣處理呢? 總結:要想讓作品富有趣味的首要前提就是善于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東西,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其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中。 思考:我們通過觀察和分析畫面,發現了作品當中有趣的地方,但有趣并不能等同于情趣,大家想一想畫家通過作品寄托了內心怎樣的情感呢? 總結:通過蝌蚪戲荷影,雖然不大合乎物理,但合乎情理。這情理源于畫家在生活中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去體味自然,從而使作品有情有趣。 仔細觀察,提出自己的想法。 運用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趣味性,理解什么是藝術的情趣。活動二: 【找不同】 欣賞:《青蛙》齊白石 思考:大家觀察一下這三幅作品,雖然描繪的對象都是青蛙,但是畫面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提問: 1.你能說一說這三幅作品分別描繪了怎樣的場景嗎 2.那你們覺得三幅作品當中哪一幅比較有趣? 3.你覺得畫家在刻畫青蛙形象時運用了怎樣的手法? 總結:畫家在進行創作時,逐漸加強畫面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同時對青蛙進行擬人化,從而增加了畫面的趣味性。 仔細觀察,積極回答問題 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和總結畫家在處理此類作品時運用的手法。鍛煉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活動三: 創設情境:其實古人是非常重視作品意境表達的,比如宋徽宗時期的畫院考試非常重視這一項,大家想不想知道當時的考題,看看你的創意能考多少分? 總結:因為歷史久遠,當時考生創作的優秀作品我們無緣得見了,但我們可以從其他畫家的作品當中去體會意境。 欣賞:古詩《江雪》以及視頻資料 思考:認真體會詩中傳達出怎樣的情感和意境。 提問:如何用繪畫的形式去表現這首詩所呈現的意境呢,大家有沒有好的想法分享一下。 欣賞:《寒江獨釣圖》和《獨釣寒江雪》 思考:給大家一點時間觀察一下這兩幅作品,可以相互討論一下這兩幅作品的特點。 1.這兩幅作品的構圖上有什么特點? 2.畫面中著重刻畫的對象是什么? 3.這兩幅作品中哪一幅的主題更加突出.哪幅作品的意境更勝一籌呢? 總結:《韓靜獨釣圖》整幅作品突出一個“獨“字,一葉舟,一釣翁,幾筆水波,用大片的空白突顯出江水的遼闊和釣者的悠閑。用以少勝多的方法強調畫面的空靈,顯得意趣盎然。 仔細觀察,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要部分,講授內容有一定難度,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層層深入,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什么意境,畫家是如何營造作品的意境的。活動四: 欣賞:《溪山行旅圖》 提問:這幅畫的構圖有何特點,畫家把畫面處理成這樣有什么作用? 欣賞視頻 思考:仔細觀察畫面中主要刻畫了哪些內容? 提問: 1.這幅作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營造出怎樣的意境? 2.跟之前的作品的意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總結:通過對比這兩幅作品,畫家運用了不同形式的構圖,對畫面的內容也苦心經營。展開畫卷,一座大山迎面壓來,迫人眼目;把大山刻畫得堅實與傳神。一條飛瀑從山間一瀉而下,有“飛流直下三千尺”之感。中前景山腳處:巨石縱橫,廟宇隱現,溪流湍急。一隊旅人正在山路上艱難地行進。整個畫面充滿著幽深、靜謐和偉大的氣象,把雄武意境呈現的十分到位。 仔細觀察,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明確問題的研究對象,縮小范圍。通過對比從而使學生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降低學習難度,鞏固所學知識。學習拓展 思考: 春去夏來,那我們能不能創作一幅作品來呈現夏天所傳達出的情趣和意境呢?你們都來給老師出出主意。 師生互動,結合創作步驟對作品進行分析。 課后拓展: 選取一幅描繪夏天的作品,運用所學知識對畫面的情趣和意境進行賞析。 仔細觀察,積極參與互動。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給學生還原一個真實的創作過程,加深學生的印象。 布置課后作業,鞏固知識,開拓學生視野。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是藝術的情趣和意境,這些是藝術家畢生的追求。我們必須養成高尚的品位,以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態度,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和情趣,才能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呈現給大家。 認真思考,回憶知識。 回顧知識點,通過本課的學習,感悟藝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水平。【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