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復習設計】復習目標 1. 通過填寫時間軸重要史實和填寫思維導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2.知道《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等,初步理解文藝復興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教學活動建議)“以文藝復興不是復古而是創新”為題,分小組討論。3.從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產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歐社會經濟的重要變化。4.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教學活動建議)繪制哥倫布開辟西歐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圖,提高繪制歷史簡圖的基本技能。5.知道“三角貿易”,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和殘酷性。教材分析 《走向近代》是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學習內容,它既承接世界古代史發展脈絡,又開啟了資本主義社會,是社會轉型時期。本單元的階段特征是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社會出現重大轉型,走向近代,主要圍繞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即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的開辟、早期殖民擴張展開的。課時 1復習重點 1.租地農場與手工工場的性質;2.文藝復興運動 ;3.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4.三角貿易。復習難點 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三角貿易的內容與影響。階段特征 階段特征:思想、經濟近代化 (1)思想文化:文藝復興極大地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運動。 (2)經濟: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促進了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市場開始形成。(3)對外交往: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掠奪。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教學方法 通過史料分析,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互動,提升合作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通過圖示法,思維導學,理清發展脈絡,構建知識體系。教學準備 提前制作課件及評價檢測。【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自主學習,完成背誦清單教師活動:提前布置主要知識點任務學生回答:自主學習:完成復習提綱核心知識點的填寫。【設計意圖】學生能在規定時間的時間獨立完成知識清單內容。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設計說明:通過學生自主完成復習提綱核心知識,明確學習任務,同時為其他教學任務的完成做鋪墊。二、激趣導入:帶領學生欣賞文藝復興運動美術三杰的作品等圖片。【設計意圖】直觀的圖片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三、復習過程:(一)學科素養【小組合作】任務一:閱讀步入近代時間軸,解讀本單元的階段特征,同時結合同一時期中國史,樹立全球史觀。 主題階段特征:14、15世紀,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社會出現重大轉型。經濟: 和 的出現,促進了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思想文化: 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世界局勢:新航路的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逐步確立起來。這一切都預示著人類歷史開始步入近代。參考答案:參考答案:【年代尺梳理】:1405-1433:鄭和下西洋 1492:哥倫布發現美洲 1533:葡萄牙竊據澳門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624:荷蘭侵占臺灣 主題階段特征:租地農場 和 手工工場出現、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設計意圖】(通過中外的時間軸,能把步入近代放在世界中整體來看,讓學生落實核心素養中的時空觀念。學生活動,結合時間軸分析步入近代時期的時代特征和主要成就,并且將世界史與中國史部分聯系起來,再次古今中外對比夯實基礎知識。)【小組合作】任務二:認識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關系,培養歷史解釋核心素養。(1)關系:(2)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項目 文藝復興 新航路開辟相同 背景影響不同 開始性質聯系參考答案:(1)關系: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精神支柱;新航路開辟為文藝復興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實踐支持。(2)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兩者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與發展。項目 文藝復興 新航路開辟相同 背景 都受資本主義萌芽影響, 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影響 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同 開始 首先開始于意大利 首先開始于西班牙、 葡萄牙性質 思想解放運動 殖民性質聯系 新航路開辟發生在文藝復興期間, 受文藝復興影響; 資產階級在思想上要求沖破封建神學的束縛, 表達本階級的思想觀點, 追求財富, 并相信地圓學說, 敢于探索新航路【設計意圖】(對于基礎史實,采用表格方式,一目了然,可以檢查學生自主復習完成知識鞏固的情況,也可以顯示被遺漏的知識,成果的展示方式:組內代表口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任務三:結合下圖,認識租地農場、手工工場與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之間的關系?①變化:②聯系:參考答案:①變化:農業方面由莊園到租地農場,手工業方面由分散的手工工場到集中的手工工場。②聯系:農業產品的豐富和農業勞動力的分離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料和勞動力;手工工場與租地農場的出現為文藝復興準備了經濟上的條件,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動力;文藝復興的開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精神支持。【設計意圖】認識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認識事物發展規律,培養歷史解釋學科核心素養。【小組合作】任務四:鄭和下西洋和歐洲新航路在目的、性質、影響上有何不同?有哪些相同點?(1)不同點:①目的:②性質:③影響:(2)相同點:參考答案:(1)不同點:①目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和到西方獲取珍寶。新航路開辟是為了開辟市場,掠奪黃金等財富。②性質:鄭和:友好交往;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活動。③影響: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給國家財政造成嚴重的負擔;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加劇了亞非拉的貧困與落后。(2)相同點: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都促進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險精神;都增進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文明的傳播等。【設計意圖】(通過中外對比,認識西方新航路開辟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促進作用以及對亞非拉造成的傷害,培養唯物史觀學科核心素養。)(二)單元難點突破【破難點】(小組學習,合作探究)難點突破一:租地農場有什么特點?新的手工經營方式有什么特點?【參考答案】①租地農場的特點:領主或富裕農民把土地逐漸集中;生產組織方式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農副產品推向市場。②手工工場的特點:手工工場由分散走向集中;從事手工工場生產經營的階層多,如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等;生產組織形式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生產效率高。難點突破二: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參考答案】(1)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早期的資產階級。這是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的先決條件。(2)意大利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中心地帶,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的遺存。(3)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攻占后,許多學者逃到意大利。他們帶來了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促進了意大利人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4)意大利是羅馬天主教會的大本營,教會的腐朽、教士的墮落表現得淋漓盡致,便于知識分子對其展開針鋒相對的鞭撻與諷刺。難點突破三:初步理解“人文主義”的發展及其對人的思想解放的意義?【參考答案】①人文主義的發展: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影響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藝術、哲學、科學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人文主義重視現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主張發揮人們的創造力,重視個人表現、自我意識和現世精神。但人文主義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為私有制,造成文藝復興晚期個人私欲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②人文主義發展對思想解放的意義: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涌現出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他們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難點突破四:認識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理解世界逐漸形成一個整體?【參考答案】①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從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航路的開辟,給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②新航路的開辟,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使人類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陸和海洋的全球性聯系。各個大洲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從此逐步建立起來。③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往來,推動了人口的遷移。人口遷移促進了世界動植物的大交流。④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⑤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規模殖民掠奪的道路。課后感悟(談感想) 14、15世紀,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社會出現重大轉型。經濟: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促進了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航路的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思想文化: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世界局勢:新航路的開辟及早期殖民擴張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逐步確立起來。這一切都預示著人類歷史開始步入近代。 落實核心素養中的歷史解釋,增強學生的宏觀概括能力。板書設計教學后記 亮點:1.知識梳理、年代尺的梳理、思維導圖部分設計比較合理,很好的輔助了教學過程,結合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扎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符合新課改的要求。2.史料的選擇內容廣泛,既有文獻史料,又有圖片史料,通過試題形式的呈現既節省了時間,又落實了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不足:小組解釋思維導圖的教學環節本意很好,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由于平時訓練不足,還需要進行培訓。教學環節還需要再精心設計,教學過渡語言還有待打磨。復習課設計應多些趣味,調動學生的興趣。【單元評價】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 檢測反饋(答案附后)一、選擇題1.他們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支配者,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他們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材料中的“他們”是指( )A.封建莊園主 B.手工工場主 C.租地農場主 D.墾殖者2.中世紀晚期的歐洲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出現了新變化。以下結構圖可以用來說明( ) A.手工工場產生 B.新航路的開辟C.工廠制度建立 D.世界市場形成3.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出現了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在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B.手工工場C.現代工廠 D.手工作坊4.被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除了但丁和薄伽丘,另外一個是( )A.莎士比亞 B.米開朗琪羅 C.彼特拉克 D.馬可·波羅5.自14世紀中葉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它傳播于歐洲,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它起源于(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國6.15、16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是這一時期文藝復興的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 )①《最后的晚餐》②《蒙娜麗莎的微笑》③《哈姆雷特》④《羅密歐與朱麗葉》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7.無論是“文”還是“藝”,都是為了讓人們產生質疑和反思,讓人們將生活的中心從信仰宗教轉變到“人”本身上去。文藝復興的出現,即使沒有徹底地打碎基督教神學所創造的“神的光環”,但是文藝復興卻帶來了一場人類關于自我認知的思考,而正是因為這種自我認知的出現,才有了后來的啟蒙運動等新的思想變革運動。這說明文藝復興的影響是( )A.促進了手工工場的出現 B.使世界開始連結為一個整體C.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D.確立了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8.對東方有著無限想象和向往,最熱衷于開辟新航路的國家是( )A.意大利和法國 B.英國和荷蘭C.英國和法國 D.葡萄牙和西班牙9.如圖為15-17世紀新航路開辟示意圖。下列對相關史事表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有( ) ①打開了繞道歐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②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航線③找到了歐洲從海上達到印度的新航路 ④證明了地圓學說理論的錯誤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哥倫布可能不是橫渡大西洋的第一個歐洲人,但是新大陸發現者的榮譽應該全歸于他。因為自從他的第一次偉大航行之后,歐洲和美洲之間的接觸就一直是經常和密切的。這段話強調了哥倫布的航行( )A.是一次空前的航海壯舉 B.開啟了殖民擴張的時代C.密切了歐洲和美洲的聯系 D.導致世界觀念開始確立11.下圖所示錢幣的流通可以佐證新航路開辟后( )“八里爾銀幣”,一種西班牙錢幣,它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于16世紀70年代首次鑄造后,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傳遍了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A.文藝復興運動在全球范圍內開展B.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是西班牙C.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D.亞、歐、非、美洲間建立了直接商業聯系12.16世紀,擁有一支強大的“無敵艦隊”,橫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在美洲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殖民帝國。這個國家是( )A.英國 B.美國 C.葡萄牙 D.西班牙13.美國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利在其著作《根》中寫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獨自外出時,被白人抓走,與其他黑人一起被販賣到美洲。昆塔的悲慘遭遇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直接關系( )A.英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B.亞歷山大東征C.三角貿易 D.鄭和下西洋14.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意思是指無論在什么時候,在英國的領土上都有陽光。“日不落帝國”的形成,主要是因為( )A.航海業的發達 B.殖民擴張和掠奪 C.英國地理位置特殊 D.印度的落后15.如圖為1789年海地獨立前夕人口結構示意圖,該圖體現了( )A.三角貿易對美洲的影響 B.美洲種植園經濟的發展C.世界殖民體系正式瓦解 D.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興起二、綜合題16.14-16世紀,新思潮出現,西歐進入了“人被發現”的時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熱那亞等城建立起獨立的城市共和國。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權的城市,只向國王或領主交納定額賦稅。市民選舉產生的市議會,成為最高權力機構,有權制定政策、法令和鑄造貨幣。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裝,有權宣戰、媾和。城市通過選舉產生的市長、法官等管理人員,行使行政、司法、財政大權。還有一些城市,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權,由國王與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材料二 這是一個喧鬧的城市社會,以繁榮的工業和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蘭帝國之間利潤豐厚的貿易為基礎。意大利是這一貿易的中間人,并由此繁榮起來……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們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和作家的贊助人。他們的需求、興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藝復興時期文化的復興。材料三 文藝的復興自然是文藝的復興,還有什么別的意義呢?我現在所要采取的新義,卻不但要把復興的意義擴充到一切文化的新生,并且要把文藝的意義推廣到凡百人類的活動。因為唯有靠了這個解釋,那個運動才有支配歐洲近世數百年歷史的資格;唯有靠這個解釋,那個本與這個運動一起相貫的革命等等,才能游子歸宗似的,回到它們應有的地位。——陳衡哲《西洋史》(1)根據材料一,試從城市管理的角度,歸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于意大利的原因。列舉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李宏同學對14到16世紀是“人被發現”的時代很不理解,請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幫他解釋一下。17.讀兩幅圖,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1)首次發現“新大陸”的航線是圖一中的 (填字母),首先找到到達東方的航海路線是圖一中的 (填字母)。(2)根據兩幅圖確定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參考答案:1.C2.A3.B4.C5.A6.C7.C8.D9.C10.C11.D12.D13.C14.B15.A16.(1)取得完全自治權的城市,在交納定額賦稅后,享有充分自治權。享有不完全自治權的城市,城市代表與國王共管城市。(2)原因:意大利地區商業貿易繁榮;文藝復興得到大商人家族的贊助。但丁,《神曲》;(任舉一例,符合題意即可)。(3)14-16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建立了以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重視人的價值,促進思想大解放,因此被稱為“人被發現”。17.(1) C B(2)觀點1:新航路的開辟給亞非拉國家帶來沉重的災難論述:新航路開辟的目的是開拓新的貿易市場,對黃金的渴望。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方國家為主導的殖民擴張隨之而來,他們將所到之處的亞非拉美的諸多地區強行占為殖民地,進行劫掠式貿易,甚至搶劫當地的黃金,開發種植園,強迫當地土著和黑進行勞作,同時進行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種族滅絕,非洲喪失上億精壯勞動力,古老的亞洲也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總之,給亞非拉國家和地區造成沉重的災難和破壞。觀點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論述:新航路開辟的目的是開拓新的貿易市場,對黃金的渴望。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業聯系,世界市場雛形出現,伴隨著殖民擴張,開發種植園、三角貿易等殖民活動的進行,大量財富源源不斷流入到歐洲,完成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力的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革命的進行。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世界16C19世紀中期兵17C末1533 1588 162414C15c1519 1522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14921405 1433早期殖民活動開始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中國逐步落后于世界中國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