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色彩的感染力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以《色彩的感染力》為題,主要學習色彩基礎知識,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懂得色彩的基本原理,并初步學會運用色彩及肌理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二、教學目標:了解色彩的分類、概念、色相、純度、明度、對比、調和等基礎知識。學習和掌握色彩的對比知識和調和的基本方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大膽創作。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學習和掌握色彩的對比知識和調和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運用所學色彩知識大膽創作。四、教學準備:教師:色卡、范畫、肌理圖片、水彩顏料等。學生:水彩顏料、畫筆、作業紙等。五、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不同色彩的圖片,問學生喜歡哪種色彩?為什么?(2)請學生描述各種色彩給人的感覺。(3)教師總結:色彩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它通過人的視覺反映到大腦,使人們產生某種情感聯想。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色彩的感染力。(板書課題)學習新課:(1)概念分析:教師出示色相、純度、明度圖片并解釋概念。(板書)色相: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不同顏色。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純度高的色彩艷麗,純度低的色彩混濁。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就亮,明度低就暗。(2)色彩分類及特點分析:教師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不同色相的圖片并分別介紹每種顏色的特點。(板書)紅色:強有力,喜慶,熱情。黃色:明快,亮度高,燦爛。橙色:活潑,鮮明。綠色: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藍色:沉靜,寬廣。紫色:神秘,富有神秘感。黑色與白色是色彩的兩個極端,黑色使人感到沉重,白色使人感到空曠。灰色是中性色,與任何顏色搭配都調和。(3)色彩對比知識講解與欣賞分析:教師出示圖片進行講解并讓學生欣賞畫家作品。(板書)色相對比:兩種以上不同色相的并置和對照。如紅與綠,黃與紫等。色相對比中以補色最為強烈,如紅與綠,黃與紫等。同類色對比產生柔和協調的效果。如紅色與深紅,中黃與檸檬黃等。鄰近色相對比產生明快活潑的效果。如紅色與橙色,黃色與綠色等。類似色相對比產生明快活潑和柔和的效果。如紅色與紫色,黃色與橙色等。純度對比:兩種以上不同純度的并置和對照。如純色與濁色,鮮艷與灰暗等。純度對比中純度高的更鮮明,純度低的更沉著灰暗;純度高的顯得華麗鮮艷;純度低的顯得樸素典雅。明度對比:兩種以上不同明度的并置和對照。如明色與暗色,白色與黑色等。明度對比中明度高顯得明亮;明度低顯得灰暗;明度高顯得華麗鮮艷;明度低顯得樸素沉著。(4)調和知識講解與欣賞分析:教師出示圖片進行講解并讓學生欣賞畫家作品。(板書)色彩調和是指兩種以上的顏色配合在一起時所產生的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在色相環中每一種顏色與它旁邊的顏色都互相有共同的因素而產生和諧統一的效果。如鄰近色相調和產生柔和統一的效果;類似色相調和產生鮮明而和諧的效果;補色相調和產生鮮明而強烈的效果;全色相調和產生豐富鮮明的效果;中性色的調和產生沉著和諧的效果;冷暖色的調和產生鮮明生動的效果;重色的調和產生沉著有力效果;亮色的調和產生輕快活潑的效果;暗色的調和產生樸素沉著的效果;濁色的調和產生含蓄渾厚的效果;艷色的調和產生華麗鮮艷的效果;灰色的調和產生樸素典雅的效果;點彩的調和產生閃爍不定而豐富的效果;幾何形的調和產生簡潔明快的效果;直線形的調和產生剛直穩重的效果;曲線形的調和產生柔和優雅的效果;不規則形的調和產生自然生動的效果;六、板書設計:色彩的感染力1. 色彩的分類、概念、色相、純度、明度、對比、調和2. 色彩對比知識3. 調和知識七、作業設計:1. 運用所學色彩對比知識進行繪畫創作一幅作品。2. 以調和為主題創作一幅作品。八、課后反思: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色彩的基礎知識和對比、調和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色彩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解、示范、展示等,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色彩知識。同時,學生的作業也反映出他們對于色彩的感受和運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較弱,需要加強輔導和訓練。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創造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