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借物寓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課,本單元是介紹中國民間美術的內容,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自己創造并廣泛流傳的美術形式。在吉祥的圖案和精美的造型中,積淀著豐富的審美情感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住,因此,學習本課對于傳承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間藝術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義。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民間美術中寓意紋樣的文化內涵和表現手法。能力目標:運用所學知識,嘗試設計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作品。情感目標:進一步加深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和掌握民間美術中寓意紋樣的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嘗試設計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作品。2.教學難點:如何將寓意紋樣的特點巧妙地運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四、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圖片資料、示范作品等。學生:繪畫工具、收集有關民間美術的資料等。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約5分鐘)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民間美術作品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作品中的圖案和造型特點,并思考這些作品有什么寓意。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主題——借物寓意。2.講授新課(約30分鐘)(1)什么是寓意紋樣?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典型的寓意紋樣作品,讓學生了解寓意紋樣的定義和基本特征。同時,介紹民間美術中常見的幾種表現手法,如諧音、象征、暗喻等。(2)寓意紋樣的文化內涵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寓意紋樣作品,讓學生了解它們所表達的文化內涵。例如,“連年有余”中的“蓮”和“魚”分別代表“連”和“余”,“福在眼前”中的“蝠”和“錢”則分別代表“福”和“錢”。(3)如何設計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作品?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以吉祥為主題的作品,讓學生了解這些作品的設計思路和制作方法。同時,介紹一些常見的吉祥題材,如龍、鳳、麒麟等神話動物,梅、蘭、竹、菊等花卉植物,以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和造型。3.學生實踐(約15分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作品進行設計和制作。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作品展示與評價(約15分鐘)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全班學生互相欣賞和評價。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造型是否美觀;色彩是否搭配合理;是否符合民間美術的特點;是否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優點和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堂小結(約5分鐘)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強調重點和難點。同時,布置一些課后作業,例如收集一些民間美術的圖片和資料,或者創作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手工作品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六、板書設計本課的板書設計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安排。可以將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用板書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民間美術中常見的幾種表現手法、寓意紋樣的定義和基本特征等。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典型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以便于學生欣賞和學習。七、作業設計本課的作業設計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民間美術的圖片和資料,或者創作一個以吉祥為主題的手工作品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布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八、課后反思本課的課后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評價;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等。通過反思,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