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 兩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程標準】1.知道漢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和經濟繁榮的主要表現;2.認識絲綢之路開通的意義;3.了解漢時期的民族交往交流和科技文化成就。【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了解漢朝建立后出現的困境,學習漢朝為鞏固統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辯證的看待漢朝取得的成就與滅亡的原因。2.時空觀念正確認識漢所處的時代背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條件下看待漢時期采取的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及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及史料,培養學生提取有效的信息的能力,能夠調動歷史知識和史料來對歷史問題進行說明。4.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漢朝時代背景對漢朝采取措施的原因和意義進行歷史解釋,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反思兩漢衰亡的原因。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古代政治文明及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和判斷力,增強民族認同感。【教學重難點】1.重點:漢武帝鞏固統一的措施、兩漢衰亡的原因。2.難點:漢武帝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采取的措施和歷史意義。【教學過程】一、漢初政局材料一:“漢初,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煜录榷ǎ裢錾w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或乘牛車?!薄稘h書·食貨志》西漢初年,經濟凋敝,社會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創“文景之治”,奠漢武之基二、西漢強盛探究2:漢武帝是怎么鞏固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頒布“推恩令”、創立刺史制度、確立察舉制【文化制度】尊崇儒術、興辦太學【經濟制度】重農抑商、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造五銖錢【軍事戰略】北伐匈奴、南平百越、通西南夷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史稱“漢武盛世”【新莽政權】三、東漢興衰【知識釋疑】漢朝因建都地點的不同分為兩期,前期都于位置偏西的長安,故稱西漢。后期建都于位置偏東的洛陽,史稱東漢?!獜埛吨袊糯喪贰?br/>探究3:閱讀教材,總結光武中興的特點?【政治】裁剪官員、整頓吏治【文化】減輕賦稅、釋放奴婢、獎勵耕織【思想】尊崇儒學、讖緯神學【知識釋疑】黨人:東漢末期。許多士大夫、太學生由于“清議”朝政,被宦官集團劃為“黨人”。公元166年:第一次黨錮之禍公元168年:第二次黨錮之禍結果:反宦官集團失敗,士大夫集團受到嚴重打擊四、絲綢之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