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理教研組電子教案 累計課時備課組 主備課 二次備課授課內容 月相及其變化規律 微專題 課時課標 1.6觀察并描述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現象,并運用圖表等解釋其成因。教材 分析 本內容是湘教版(2019)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中的知識內容。雖然教材提供了“農歷上半月傍晚可見的月亮”和“農歷下半月清晨可見的月亮”兩幅圖,但這兩幅圖是以觀察者為中心的示意圖,并不是月相變化的示意圖。因此,系統地對月相相關知識的講解是有必要的,本節也是重要的培育學生天文觀測地理實踐力的載體。教學 目標 1.通過對月球表面環境的討論學習,培養學生對探索月球和知識對比形成整體的觀念。(人地協調) 2.通過對月面環境的探究,總結月面環境的特征,掌握月相變化規律的成因; 通過對月相規律的總結提升,提升學生月相規律應用生活的能力。(地理實踐力) 3.通過月面環境的探究,培養學生辯證、綜合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月相成因的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對日、月、地三者關系如何影響月相的綜合思維能力。(綜合思維) 4.增加學生對宇宙的探索熱情,培養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教學 重難點 月相變化規律成因探究分析。教學準備 多媒體、U盤、課本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二次備課新課導入 第1-2課時 【新課導入:中國探月工程】 展示中國探月工程圖片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板書 第一節 月相及其變化規律 一、判斷月出月落時間新課講授: 一、判斷月出月落 【講解】由于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的月相,下面介紹一種巧記月相變化規律的方法,如圖: 圖中心是地球,以北極點為中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陰影部分為夜半球。內圈為月球所處的位置,外圈為月相,右邊為太陽光照射的位置。首先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出地球上A、B、C、D四點時間,A點即將進入白天,為清晨,B點為正午,C點即將進入黑夜,為黃昏,D點為半夜。 一、判斷月出月落時間 對新月而言,圖中地球只有右半邊才能看到,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即由A—C的范圍,A點正是新月月出時間—清晨,C點正是新月月落時間—黃昏,與太陽出沒時間相比是同升同落;依此類推,對上弦月而言,圖中地球只有上半部才能看到,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即由B—D得出上弦月月出時間是B點—正午,月落時間是D點—半夜,與太陽出沒相比是遲升后落;對滿月而言,圖中地球只有左半邊才能看見,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即由C—A得出滿月月出時間為C點—黃昏,月落時間是A點—清晨,與太陽出沒相比是此升彼落;對下弦月而言,圖中地球只有下半邊才能看見,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即由D—B得出下弦月月出時間為D點—半夜,月落時間為B點—正午,與太陽出沒相比是早升先落。 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月出清晨正午黃昏半夜月落黃昏半夜清晨正午與太陽出沒相比同升同落遲升后落此升彼落早升先落過渡 知道了什么時候月出什么時候月落之后,那么,夜晚那一段時間是可以看見月亮的呢?板書 二、判斷夜晚見月時間(月亮逐日推遲50分鐘升起)新課講授: 二、判斷夜晚見月時間(月亮逐日推遲50分鐘升起) 【講解】白天由于太陽光強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見的,只有等到太陽下山之后才能看見月相,再根據月相出落時間判斷出夜晚見月時間。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現,所以徹夜不見;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從正午—黃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從黃昏—半夜才能看見,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見; 3、滿月是黃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現時間全部在夜晚,所以滿月是通宵可見;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從半夜—清晨可以看見,而從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所以下弦月是下半夜可見。 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夜晚見月時間徹夜不見上半夜可見通宵可見下半夜可見在人類發展的初期,由于人們的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識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為整個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鍋,于是,便有了“天圓地方”的說法。后來,人們經過觀察,發現天空中的各個星體都在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好像處于整個宇宙的中心位置,這樣,便產生了“地心說”。 由于受西方宗教勢力的影響,這個學說觀點統治人們的思想是相當長的。到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使自然科學第一次從中世紀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意味著宇宙實際上就是太陽系。18世紀天文學家引進了“星系”一詞。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大型天文望遠鏡的使用,以及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范圍在不斷地擴大。過渡 當我們仰望天空的時候,月亮在哪個方位呢?板書 三、判斷夜晚月相出現的方位新課講授: 三、判斷夜晚月相出現的方位 【講解】從地球上看,月相也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前一半時間月相出現在東半天,后一半時間月相出現在西半天,根據月相出落時間及夜晚見月時間即可判斷出月相出現的方位。 1、新月是徹夜不見,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前一半時間從正午—黃昏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后一半時間從黃昏—半夜(上半夜)上弦月出現在西半天,黃昏時正好在上中天; 3、滿月是黃昏月出,清晨月落,前一半時間從黃昏—半夜(上半夜)滿月出現在東半天,后一半時間從半夜—清晨(下半夜)滿月出現在西半天,半夜時正好在上中天;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前一半時間從半夜—清晨(下半夜)下弦月出現在東半天,后一半時間從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清晨時正好在上中天。 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出現方位 //上半夜在西半天黃昏在上中天上半夜在東半天 下半夜在西半天 半夜在上中天下半夜在東半天 清晨在上中天過渡 如何判斷亮面的朝向呢?板書 四、判斷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新課講授: 判斷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講解】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發光,只能反射太陽光,所以月相亮面應該朝向太陽,太陽黃昏從西邊落下,清晨從東邊升起,上半夜時太陽在西邊,下半夜時太陽在東邊,只要根據月相出現時太陽所處的方位,就可以判斷亮面朝向。 1、上弦月出現在上半夜,此時太陽在西邊,所以上弦月亮面朝西; 2、下弦月出現在下半夜,此時太陽在東邊,所以下弦月亮面朝東; 3、新月夜晚看不見,不存在亮面朝向問題; 4、滿月在夜晚是一圓盤,也不存在亮面朝向問題。 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朝西 朝東最后,還可以通過“上上西西”、“下下東東”來記憶,即“上弦月出現在上半夜的西半天,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現在下半夜的東半天,亮面朝東”。課堂總結板書設計 月相及變化規律 一、判斷月出月落時間 二、判斷夜晚見月時間(月亮逐日推遲50分鐘升起) 三、判斷夜晚月相出現的方位 四、判斷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課后作業 從農歷初一開始,觀察一個月內月亮形狀及其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記錄在下表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