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2課《設計我們的校園》科目 美術 教學對象 七年級 任課老師課時 1課時 上課時間 45分鐘 課的類型 設計·應用一、教材內容分析本課為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課《設計我們的校園》,本課主要內容由欣賞優秀校園雕塑作品、學習制作立體造型作品兩部分的內容構成。通過分析優秀雕塑作品與學習制作立體造型的校園雕塑作品,啟發學生積極探索并能利用各種藝術方法與藝術手段美化校園環境、創設人與環境的自然和諧情境,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二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校園雕塑的主題和分類以及對校園空間文化塑造的意義和作用;學習抽象校園雕塑的設計 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優秀雕塑作品,認識校園雕塑的基本形式,感受雕塑藝術的美,開拓學生的三維立體 想象空間;學習抽象雕塑的設計過程,嘗試制作抽象校園雕塑模型,訓練立體造型的創意,提高動手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校園雕塑的設計與制作來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美化校園的愿望與情感,進而熱愛 生活,使生活藝術化。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綜合運用多領域知識的能力。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了解校園雕塑的基本主題與形態,學習抽象校園雕塑的設計方法,能夠設計出符合校園特征的雕塑模型。 教學難點:是否能夠符合校園主題,設計出抽象造型的校園雕塑作品能否與校園文化塑造相協調。四、學情分析本課授課對象為初一年級學生,他們通過前幾個單元的學習,對初中美術課程的整體架構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備了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我校作為一所新開辦的學校,校園里面還未建設雕塑文化,學生對于設計自己學校的校園雕塑有著濃厚的興趣。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法: 欣賞法:讓學生欣賞優秀的校園雕塑作品,感受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形態的作品的美感。 講解法:結合校園文化特征,教師講解引導學生體會校園雕塑的功能和作用。 示范法:通過教師示范,了解學校校園雕塑的制作方法。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錄播教室、希沃授課系統及授課助手 教師準備:ipad、課本、課件、希沃授課寶、鐵絲、泡沫球、kt板、紐扣等 學生準備:課本、筆七、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對比與認知 微視頻導入 1、網紅大揭秘——四川美院的校園個性雕塑一直是資深網紅,而最近鄭州某校園的名人雕塑因為被學生曬被子突然也成為了網紅;對于資深網紅跟新晉網紅的pk,你會投誰一票呢? 小結:校園雕塑跟校園文化息息相關,不同的造型的雕塑作品對于校園文化的裝點會起到不同的作用 2展示現代的校園雕塑,與傳統造型的校園雕塑 相比較,哪一種形式更能體現校園的個性?如果我們校園要建設雕塑文化,并讓我們學校跟別人不一樣,我們該選用哪一種形式呢? 導入課題——為我們的學校設計個性校園雕塑 板書課題:第2課《設計我們的校園》 觀看微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 對比欣賞中學校園雕塑的不同造型,觀察并回答哪類雕塑更適合我們建設特色校園 微視頻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初步感知雕塑的不同造型所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 通過對兄弟學校的雕塑作品欣賞,讓學生對現代校園雕塑有初步的認知。 結合傳統校園雕塑和新潮校園雕塑的對比,激發學生對個性校園雕塑設計的興趣,引出課題。思考與分類 二、授新 設置環節:“三思而后行”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問題1:我們說要設計校園雕塑,但你知道校園雕塑是什么嗎? 歸納:校園雕塑是指校園內的雕塑,主要用于美化校園和弘揚校園文化。 第二關:問題2:既然校園雕塑有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學校哪些區域可以增加雕塑作品呢? 歸納與總結: 1.運動區 運動區能否放置讀書的女孩雕塑?如果不能,那應該放置什么樣的呢? 動——帶給我們能量 2、學習區 學習區可以放置什么樣的雕塑呢? 學——書籍、思考有關的設計 3、生活區 凈——干凈 整潔 簡約的雕塑設計 第三關:問題3:什么樣的造型更能彰顯我們校園的特色呢? 引導學生回憶校園雕塑的造型分類——抽象和具象 以運動區為例,指導欣賞校園雕塑的抽象造型和具象造型,感受抽象雕塑的多樣性: (踢足球的人——塊的構成) (打太極的人——線的構成) (高爾夫運動——面的構成) 學生根據校園生活經驗,回答相關問題(校園里面放置的雕塑) 學生思考并回答校園里可以增加雕塑作品的地方(運動場、教學樓… …) 學生觀察運動區的圖片,根據運動區的特點,回答相關問題。 學生觀看校園環境圖片,通過對區域環境的分析,回答學習區和生活區的雕塑應該體現的元素。 欣賞校園雕塑圖片,思考并感受雕塑兩種造型形態的魅力(具象雕塑很寫實很逼真,但是抽象雕塑更有設計感和表現力,讓人產生遐想的空間) 講解介紹校園雕塑的功能,讓學生體會到雕塑作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通過提問讓學生思考運動區能否放置讀書女孩的校園雕塑,引導學生發現校園內部不同的區域雕塑的主題也不一樣。 從學生對學校的認知經驗入手開啟學生的思維,加強對校園雕塑主題的了解。使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明確目的,為下一環節作鋪墊 引導學生認識校園雕塑的造型分類,并在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對比中發現抽象造型的藝術張力。這種有設計感有活力的抽象雕塑不正是我們建設特色校園所需要的形式。觀察與分析 三、創意實踐 抽象雕塑的設計方法:元素提取 (教師以運動區進行示范講解) 指導學習抽象雕塑的設計方法與步驟(以運動區的雕塑設計為例) 運動區主題是什么?提到運動,你腦海中能想到什么動作呢? 總結:每個動作都其特點,我們要學會觀察并學會提取設計元素和夸張變形,設計出有特點的抽象運動造型。 利用幾何體的元素進行夸張變形 思考:在符合運動區的主題下,有哪些具體動作可用作雕塑設計的素材?(跑、跳、踢、投……) 觀察總結奔跑動態的特征(雙手雙腳前后打開,手臂和腿都呈彎曲狀)深入探究:在提取特征的基礎上可否進行變形?圓的頭部是否能設計其他形狀? 引導學生對富有張力的抽象雕塑產生興趣,學習體會抽象雕塑的設計過程。 拓展思維,引導學生可從多種角度去進行抽象設計。體會與領悟 雕塑模型制作方法(利用ipad微課視頻教學)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抽到的材料包,在iPad上選擇相應的視頻點擊觀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塊的構成 面的構成 線的構成 小結: 第一步:搭配色彩 根據想要表現的主題,確定色彩(不同的色彩給人帶來的感受不一樣) 綠色—希望 黃色—燦爛 紅色—熱情 橙色—溫暖 藍色—沉穩 紫色—智慧 積極活潑向上的色彩更適合我們的校園文化 第二步:創意造型 根據不同的材料,利用造型方法,制作有趣味的抽象雕塑模型。 各個組根據自己的材料袋,點擊相應的iPad微課視頻進行觀看。 觀察與體會:每一種色彩帶給你的感覺是什么?什么樣的色彩更適合我們校園? 看微教學視頻,了解教師演示模型制作過程 利用已學的色彩知識,引導學生選擇校園雕塑的色彩,色彩的含義與校園文化特點緊密結合,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校園雕塑的功能與作用。 學習制作步驟,為制作個性的校園雕塑做鋪墊 欣賞完整作品,激發創作興趣設計與創作 課題作業:為我們的校園的運動區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進程: 1.學生分為四人小組,完成任務 2.在小組長帶領下組員分工合作,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導優輔差。 要求: 主題鮮明,造型有新意,符合校園特點。 寫一段簡短的設計說明。 思考并討論運動區的抽象造型設計。 小組合作,制作運動區抽象雕塑模型 培養學生小組協作能力。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展示與評價 利用希沃授課寶進行作品展示: 請2-3個小組起來介紹造型、色彩的創意及設計思想。對各小組學生的作品進行講評,表揚大膽夸張造型的學生。討論作品是否切合校園運動區主題。 學生代表展示小組成果,介紹自己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創意。 學生互評,提高審美能力,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小結與拓展 通過總結校園雕塑的一般主題和造型,從中感受到校園雕塑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能發現我們校園的美,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將我們的校園建設的更美好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 鞏固知識,引導學生萌生美化校園的愿望。用自己的愛心和熱情去美化我們的校園。評價與設計 1.評價體現激勵性,但又要注意評價的有效性,不可一味地表揚。 2.學習性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紅PK、闖關大行動等環節進行自我評價是否達成學習目標。 3.教師評價通過課堂提問、微課展示、創意實踐等方式進行課堂評價,面向全體,要特別鼓勵學生表達,并引導學生完善表達。幫助與完善 1.為了在課堂上完成抽象雕塑制作,微課展示和創意實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2.設計多個闖關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設置創意環節,聯系生活拓展思維。 當然,課堂可能存在的不足: 1.教學內容容量大,課堂節奏加快快學生恐怕不適應。2.學生的制作時間怕不夠。板書設計 第2課 設計我們的校園 (校園雕塑主題造型色彩) 動、學、美 抽象、具象 積極、活潑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建構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新校的校園雕塑設計中來。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呈現作品,提高了課堂制作的效率。不足之處在于:1、有些小組能夠很好的分工,但有些小組卻始終只有一兩個人動手,所以作品展示環節進度差很多;教師可以在作業布置時,給出一個小組分工的名號供學生選擇,例如:小組剪裁師、小組手繪師、小組粘貼師等。。。幫助學生更加合理的分配任務。2、學生在制作雕塑模型時大都選擇造型簡單的圖樣,圖簡單而忽略了設計意義,這也是對于現階段學生學情的調查和預判不足,應該要強調雕塑模型的象征意義與圖形是如何相輔相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