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一、學情分析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思維活潑,想象豐富,接受能力比較強,也具備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動手能力也較強。大部分學生喜歡美術,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上課也有一定的氣氛。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二、教學內容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教材分析四年級下冊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的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立足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養和創造性智力品質,力求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運用造型藝術語言,科學的設計教材知識結構,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美術課程實驗教材。本教材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重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四、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作品,培養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能力,使學生初步了解繪畫藝術的表現力,啟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2.通過回憶、觀察、表現與兒童生活相接近的生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通過設計制作應用、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設計與制作能力。情感目標:(1)通過參與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養成學習的好習慣。(2)初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3)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4)培養學生對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五、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現運用線條、色彩等繪畫因素,大膽表現有情感的故事內容。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培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難點:1.訓練組織繪畫的能力,抓住特點表現事物。2.巧用材料進行設計。3.觀察分析作品,體會不同藝術品給人們帶來的不同感受,提高審美能力。六、教學措施1.認真貫徹美術大綱精神,在教學中溶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于一體。2.貫徹啟發式教學原則,采取多種教學形式。3.充分利用美術課的示范作用,進行直觀教學。4.在教學中進行教研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七、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容易對范作形成依賴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引導學生從自己貼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畫出特色,養成資助學習的好習慣。2.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學生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不善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課 題 第1課 春節到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通過互聯網搜索所體驗到“春節”的并結合自己所經歷過的“春”,引導學生大膽創作繪畫。2.通過春節的相關內容,從色彩、線條運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學習。3.從不同方面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體驗過春節的氣氛以此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教 學 重難點 重點:了解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難點:工藝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設計、制作。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顏料、相關圖片、資料、紙、筆。學具:水粉顏料、調色盤、小水桶、毛巾、紙,筆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課前,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曲子,思考你聽過這首曲子沒有?在哪里聽過的?播放歌曲《春節序曲》,學生傾聽。師問:同學們聽過之后,想到沒有你在哪里聽過這首曲子嗎?發表討論結果:在過年的文藝晚會上經常聽到。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這《春節序曲》來《過春節》,大家說好不好 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師問:每年的什么時候是“春節”?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教師總結:農歷正月初一。除夕之夜是農歷12月30日。師生交流過春節情景(吃年飯、放鞭炮、看春節晚會、壓歲錢、互送賀卡)。老師給同學們今天帶來了一些過年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師問:你們知道什么時候過春節嗎?知道春節指的是我國農歷什么時候嗎?那么除夕之夜呢?生回答:農歷12月30日。(也就是小年)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來看看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精彩表演? 把你看到的記下來,看誰看的最仔細。(提出要求)在剛才的小動畫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紹出了春節的哪些活動? 生回答:掃除、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年畫、爆竹。教師播放課件(師:除此之外,你在小動畫里還看到了什么呢?生:花燈籠,吃團圓飯、看春晚節目、舞龍舞獅、逛廟會等等。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教師播放示范視頻(指出在課件中出示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繪畫,師巡視指導。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展示學生作品2.總結評價: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真棒,希望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僅用眼鏡去“看”,更要學會用心去“體會”。課 題 第2課 變形的魅力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變形畫的表現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變形現象,認識美術創作中的變形及變化表現手法。2.能善于觀察與發現,提升觀察與思維的品質,發現想象與個性化創造的能力。3.養成關注生活、勤動腦筋、巧創造的學習習慣與生活態度,抒發熱愛生活的情感。教 學 重難點 重點:透過變形現象,尋找變形的規律與特點。難點:通過對事物整體外形變化的關注,創造獨特的新形象。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凸面鏡,畫好變形后臉部線條的作業紙、相框。學具:不銹鋼勺子,彩色作業紙、2B鉛筆。教學流程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猜圖激趣,觀察發現,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圖片(蘇州千燈鎮水中倒影圖片),同學們用心觀察,你們有什么發現?師:孩子們,這不是玻璃。當我們透過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時,它有變化嗎?在玻璃幕墻上,每一塊玻璃都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時,會發生一定的變化。2.自主學習,觀察現象。課件出示:我思考,我快樂: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變形現象?生回答,師總結導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大膽地進行創造,體會變化的魅力。板書課題:變形的魅力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利用凸面鏡和不銹鋼勺子做游戲,探究變形的特點與規律。利用已知的變形方法,進行創作嘗試。精講點撥,評價反饋。選擇畫的效果好的同學的作品,讓孩子說一下自己抓住哪些特點來畫的。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鞏固訓練:提出作業要求,完成作業。出示作業要求:觀察小組內好朋友的臉,捕捉他的特征,用變形的方法畫出他的臉。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學生完成作業后,貼在黑板上預先制作好的相框內,效果很好,評價時抓住以下兩點:先讓學生猜猜畫的是誰?從哪兒看出來的?讓被畫的同學提意見,做哪些改正會更好。教師小結,拓展延伸。課 題 第3課 春天來了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的美麗,了解春天的色彩,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2.激活學生的記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現春天的色彩。3.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識別和表現能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對春天色彩的觀察、記憶和多種表現。難點:涂色的方法與畫面的整體色彩傾向。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各種季節的圖片、范畫、各種繪畫工具材料等。學具:水粉顏料、調色盤、小水桶、紙、筆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出示課題:《春天來了》。1.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2.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么變化?(天空、空氣、水、花草樹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讓學生自由發言;4.你還看到過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導學生看書討論;5.展示教師課前收集的各種春天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大膽說出春天的色彩,接著針對書上的色彩組合,進行小組討論。2.展示不同季節的畫面,通過對比說出它們之間的色彩有什么不同。3.欣賞大師及同齡人的作品,分析作品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現方法。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播放視頻,觀看老師范畫。2.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表現獨一無二的春天。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1)色彩整體傾向;(2)表現方法。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展示學生作業,請學生談談自己的創作思路。2.讓學生評議,教師小結。3.延伸提問:你還能換。種方法表現春天嗎?請學生到大自然中欣賞春天美景。課 題 第4課 我愛校園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學習線描淡彩畫的基本表現方法。2.培養學生的方位意識。3.提高學生取景構圖和運用線條與色彩進行寫生的能力4.培養學生愛自己的學校的情感。教 學 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方位意識。難點:提高學生取景構圖和運用線條與色彩進行寫生的能力。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紙、筆。學具:水彩顏料、調色盤、紙,筆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教師提問:一天,我?;@球隊到苗苗學校體育館進行比賽,如果你是籃球隊員,進入校門后,你會用什么辦法快速找到該校的體育館呢 2.學生回答。師生說說平面示意圖在生活中的作用。3.多媒體出示“校園平面示意圖”,了解平面示意圖的基本知識:一般由基本圖形、文字組成,大部分以箭頭標明方向。4.出示課題,明確本課時的學習活動內容。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提出活動要求:分組考察校園。根據前后左右、東南西北討論校門、教學樓、餐廳、操場等地方的方位布局。2.師生實地考察校園,展開小組討論。3.回教室,閱讀教材訓練,提出要求:用鉛筆輕輕地勾畫出校門、教學樓、餐廳、操場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4.教師反饋指導。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觀看視頻,引導學生用線描淡彩的畫法畫校園示意圖。2.以建筑為例指導線描淡彩的基本畫法。(1)用鉛筆在基本形上簡約地勾畫建筑的立體形態,適當表現門窗、樓梯、 人物等細節。(2)畫上淡淡的水彩。 (3)顏色干后適當加勾線條。3.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業。4.提出作業要求:用線描淡彩的畫法畫一幅校園示意圖,注意用箭頭標明方向。5.放音樂,學生開始繪畫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展示學生作業,相互評價。2.學生自由交流課堂收獲。課 題 第5課 蔬果的聯想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2.培養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奇妙、獨特的想像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3.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學習簡單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難點:學習簡單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雕刻刀。學具:蔬菜、瓜果、雕刻刀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教師演示課件: “池塘里的小青蛙”。2.學生欣賞、感受由蔬果引發聯想而帶來的奇妙世界。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提出思考:你認為南瓜變青蛙妙不妙 為什么?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傾聽、參與討論。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板書:聯想形體(圓鼓鼓)南瓜 色彩(黃綠色) 青蛙紋理(黃綠相間的條狀花紋)4.觀察自己帶的蔬果和教材中的白蘿卜,分組展開聯想,然后集體交流一下想法。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播放視頻,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聯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體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2.教師提示學生正確使用墊板和刀具,注意安全。3.要求學生自學教材,閱讀說明文字,進一步了解塑造作品方法:鏤、刻、組合、插接等。4.賞析作品,創造表現(1)作品賞析。(2)分組自由創作。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自由欣賞,自由交流。2.集體評議最佳創意獎。3.教師拍攝作品。課 題 第6課 花團錦簇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2.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4.體驗制作和贈送自制紙花的愉悅感和自豪感。教 學 重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疊繞紙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難點:養成細心、耐心的學習習慣。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資料。學具:剪刀、紙,筆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欣賞鮮花店的視頻或圖片,創設一個花團錦簇的情境。2.師生交流花藝的基本知識以及送花的常識。3.師:鮮花雖美,卻不能持久。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紙花的方法。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師: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麗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把鮮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藝花等。2.課件展示鮮花店的視頻或圖片,課件展示各種花、絹花、塑料花、紙花等圖片。設疑:這么多種不同的紙花,我們得學多少種制作紙花的方法啊 3.學生自學,每人試做一朵疊繞紙花。4.收集學生做的幾枝紙花,探究學生作業中普遍出現的問題。5.教師示范做紙花的步驟和方法,制作一朵紙花。6.探究同一種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種類紙花的原因。教師小結:花瓣的形狀、疊繞的程度等是影響花朵形狀的因素。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欣賞各種鮮花的造型,討論分析怎樣表現最合適。仔細觀察鮮花原型,如花朵展開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邊緣的形狀,思考怎樣處理紙材更接近原型。2.提出作業要求:分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紙花,看哪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展示各種鮮花的造型。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教師評價各組制作中的表現,公布獲勝小組。2.請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學上臺傳授經驗。3.請學生保留制作好的紙花,安排下節課的事宜。課 題 第7課 剪紙故事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了解剪紙文化。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3.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驟,發展動手能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難點:刻剪人物的外形和細節。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資料。學具:紅紙、剪刀、刻刀、膠水、白紙。教學流程 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教師口述:我和妹妹去“草地喂松鼠的故事”。(貼畫)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剪紙的故事|”。(板書)3.剪紙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指名學生回答。4.剪紙是我國民間的裝飾藝術,它主要是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統稱剪紙。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先在紙上畫人物的外形,然后剪出人物的外形。2.剪出人物的細節,衣紋。3.組合粘貼。4.添加背景或道具。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教師貼剪紙作品讓學生欣賞。2.打開課本16頁欣賞學生的作品。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作品展評。2.今天我們用剪紙的方法表現了身邊的故事,你有什么收獲。3.小結:故事每天都有,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發現受到啟發愿我們都成為熱愛生活的有心人。課 題 第8課 靜物一家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2.抓住物體輪廓線與內部結構線的大致關系,合理的畫立體形。3.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4.能用線條繪畫的形式記錄對事物的感受。教 學 重難點 重點: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難點: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資料。學具:繪畫鉛筆、白紙或速寫本、課本、選擇幾件日常生活用品等。教學流程 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學生把帶來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組的桌上。交流、感受帶來的物品。2.了解靜物的含義,呈現課題。3.同學們帶來的物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們接觸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許許多多,它們靜止不動、無聲無息,陪伴著我們學習、生活、成長。陪伴著我們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這些物品就是靜物。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尋找生活中的靜物,看到這組靜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2.靜物分類游戲“靜物找朋友”。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出示幾張構圖不同、畫面主體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2.學生分析討論。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老師小結:一般來說,主要物品安排在畫面主要的、合適的位置,能使畫面的主題突出;物品的擺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畫面更加生動、美觀。2.各組同學合作,將本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關系合理美觀進行組合擺放,教師引導學生適當注意物品間的大小、疏密、前后的關系。在物品的組合擺放中思考相關的主題名稱。課 題 第9課 妙筆生花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學習和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興趣。2.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把握筆墨的濃淡變化表現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3.使學生感受并初步了解中國畫的形式美,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畫的技巧。難點:熟練掌握中國畫的技巧。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資料。學具:毛筆、墨水等。教學流程 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欣賞卡通毛筆動畫。2.思考:用什么工具畫的,這種畫稱為什么畫?3.小結:毛筆、顏料、墨、宣紙等為中國畫的工具。4.板書課題。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學生用毛筆蘸墨在生宣紙上嘗試練筆。(點與線的組合)2.思考:畫出來的畫有什么特點?3.小結:紙能滲透、墨有濃淡的特點。4.欣賞范作,嘗試練筆。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教師示范四幅小作品,學生觀察,思考這四幅小圖的區別在哪里?2.小結:用筆調淡墨后,在筆鋒上蘸濃墨完成;用筆調墨后,在筆鋒上蘸 較濃的顏色一筆完成;先用墨畫,再用色染;先用筆畫,再用墨點;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欣賞教材上的中國畫、花卉圖片。2.學生談構想。3.師生點評。課 題 第10課 中國龍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能表現龍的形態特征,并畫出較細致的花紋。2.在探索中學習中國龍在中國文化的廣泛應用;在小組合作中用線條表現龍的動態與花紋。3.樂意與同學合作完成; 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發生興趣。教 學 重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中國龍的文化藝術,讓學生感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難點:能運用線條畫出較細致的花紋,表現具體的龍的形態特征。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相關圖片、音樂資料。學具:紙、筆、顏料等。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北京北海公園參觀游覽”,欣賞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全景環視照片。2.揭示課題?!爸袊墓糯ㄖ凸糯幕加谬堊餮b飾,為什么中國人民這么重視龍?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經過同學們課前對龍的資料搜集,你知道龍到底存在嗎?”2.想一想,龍本來不存在,勞動人民是怎樣創造出它的樣子來的?(把許多動物身上的特點集合在一起。)3.找一找,龍身上有哪些動物的特點?討論后得出結論:(結合圖片進行對比。)龍的角是鹿的角;龍的嘴巴是鱷魚的嘴巴;龍的身體是蛇的身體;龍的爪子是老鷹的爪子;龍的鱗片是魚的鱗片。4.小組討論:你聽過有關龍的故事嗎?你了解龍的文化嗎?5.龍文化的廣泛運用。欣賞郵票、雕塑、器皿、玉器等;6.聽音樂《龍的傳人》,激起學生的民族熱情。7.小組合作一起描繪我們中華民族的巨龍吧!”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鼓勵學生大膽描繪。2.創造出來的龍的形態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學生評價。(結合學生自己講述的創造意圖進行評析,以表揚、鼓勵為主。)2.我認為哪一組最團結。3.我認為哪一組畫得最棒。課 題 第11課 有趣的線造型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在線繞活動中,有趣的線繞畫發現有趣的線繞畫形象。2.體驗不同線條產生的藝術魅力有趣的線造型。3.介紹自己的有趣的線造型作品,有趣的線造型點評同伴的作品教 學 重難點 重點:運用各種材質的繩線,繞成作品。難點:在一筆畫基礎上展開聯想。教學準備 教具:SW+美術資源、各種繩線、膠水、油畫棒。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欣賞課本提問:課本上的畫是用什么做的 有什么特點 2.出示課題:有趣的線造型3.教師拿一長線,演示線繞畫。讓學生欣賞到在隨意的線繞中發現有趣的東西有趣的線造型。對繞出的形象進行想象。象什么 教師小結,根據學生想象教師進行涂色、添畫。4.游戲:以小組為單位,用長線在桌上嘗試繞線,隨意地繞,注意線條流暢。5.欣賞講評:你們繞地的圖形像什么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繞線時要有重疊、流暢。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提問:用什么方法固定線 2.小組討論:固定方法是什么?3.教師與學生共同小結演示固定方法。注意:膠水不可太多,保持干凈。方法:邊繞邊涂膠水,固定。涂好膠水再繞線。4.學生繞線練習選擇喜歡的紙與線,邊戲邊貼。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想一想:欣賞繞好的畫,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在繞好的畫上根據想象用水彩筆添色或添形象。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自評:學生交流創作體會。2.互評:根據線條流暢,想象豐富的標準互相評價作品3.獎勵:比一比哪一組小星星最多,表揚。課 題 第12課色彩取樣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掌握利用自然色彩進行圖案設計的方法。2.提高色彩的運用能力,發展學生想象思維。教 學 重難點 重點:學習和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巧。難點:把握筆墨的濃淡變化表現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SW+美術資源范作,水彩畫具。學具準備:白紙,水彩或水粉畫具。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先請同學們猜兩個謎語:頭上兩根須,身穿彩花袍,飛舞花叢中,快樂又逍遙。(蝴蝶)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色彩分析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幅掛圖,(和課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儀放出)想一想,蝴蝶和鸚鵡主要有什么色彩 哪種最多,哪種最少?學生答。教師以蝴蝶為例進一步誘導:這些色彩所占面積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這些色彩給你什么樣的聯想 學生回答,教師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畫出色彩。2.教材分析請同學們看課本。原來這些色彩給人以濃濃的秋天的感覺。3.作業步驟(1)設計圖案或裝飾畫。 (2)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一組顏色涂繪。4.作業要求(1)兩只蝴蝶和鸚鵡的顏色任選一組。(2)顏色面積配置與自然物圖片的色彩大致相等。(3)涂色盡量勻整。5.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欣賞畫家作品中選擇了哪些物品 主要物品是什么 體會作者的情意。2.欣賞學生的作品。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畫出本組桌上已分類、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組合體現主次關系,構圖合理、美觀。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1.小組交流:相互欣賞同學間的線描作品,要從構圖、線條表現角度交流。2.小組間的交流:從物品的組合擺放、線描作品的角度交流。3.教師總結: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況、小組合作及作品的表現等。課 題 第13課 藏書票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欣賞、交流,了解有關藏書票的來歷、作用以及相關知識。2.學習用繪畫或紙板拓印等形式設計制作藏書票。3.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教 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藏書票的基本特征。難點:藏書票的印制過程。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SW+美術資源、繪畫工具、紙板、剪刀、刻刀、報紙、水彩色、毛筆、調色盤。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出示一張藏書票引入: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小結:藏書票是用在藏書上的一種標志,它是將圖畫與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畫貼于書本封面內頁之處,作為藏書的標志。藏書票源自西方,中國的藏書票是從歐洲傳入的。2.學生欣賞交流各種各樣的藏書票,了解藏書票的基本特征欣賞課本中的藏書票,提問:從這些藏書票中,你發現藏書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進行制作的?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講解示范藏書票的制作步驟先在紙板或吹塑紙上畫出自己想設計的圖案,然后用小刀把鏤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顏色,再印在自己的作業紙上2.藏書票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制作:(1)繪畫(一次只能繪制一張,重復性小)(2)用蠟筆拓印(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張數較多)3.學生設計初稿,老師巡視指導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制作制版的同學注意確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顏色時要保證畫面干凈、整潔,最后要寫上藏書票標志EXLIBRIS,還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課 題 第14課 風箏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風箏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資料,懂得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系,認識風箏骨架類型特點。2.初步掌握風箏骨架的扎制方法,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圖案,設計制作一個風箏,嘗試掌握放飛風箏的技巧,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3.通過了解、制作、放飛等活動,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對祖國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教 學 重難點 重點:扎制一個左右平衡對稱能平穩飛的風箏架子,及掌握放飛技巧。難點:了解風箏傳統藝術,制作一個左右平衡對稱美觀的有創意能平穩飛上藍天的風箏,并放飛上藍天。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SW+美術資源、有關風箏網站、風箏圖片,一些風箏成品。 學具準備:有關風箏資料收集、制作材料準備。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展示資料:訪問網絡查找你認為需要的信息?;蛘咴趫D書館查閱相應的資料。如果你訪問了不止一個網站或者查閱了不止一本書,用分開的紙分別記錄從每一個網站或每一本書中得到的信息?;蜻M行風箏藝人訪談,市場上購買、收集各種風箏實物。2.展示各種風箏,談認識。師導入課題。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整理、篩選、展示收集的資料圖片、實物。2.完成《風箏知識小報》調查報告,展示形式,評出優秀資料獎小組。3.在教室里舉行收集的各種風箏展。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播放視頻,觀察風箏制作過程2.活動建議①扎制風箏,上線是很關鍵的一步。老師的提醒:a.風箏的架子要求左右對稱,不然風箏兩邊輕重不一,難飛上天。 b.連接可用棉線扎制,比較牢固。c.貼桃花紙可以用膠水或雙面膠,膠水不能太多,不然紙會破的。用的紙要略大于風箏架子。②繪制風箏。老師的建議:a.風箏的圖樣裝飾可以是傳統的,可以是依樣畫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b.畫風箏的時候注意用顏料時水分不能多,不然紙要破的。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課 題 第15課 銀飾之美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于金銀材質的認識。2.培養學生創造性設計能力,掌握銀飾品基本款式的表現技能,使學生獲取一定的構想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奠定基礎。教 學 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構想思維的能力;難點:在提高學生的銀飾品造型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創造性的觀察與分析方法,并提高與之相應的藝術表現技能。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SW+美術資源、錫紙。教學流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1.圖片展示或實物展示頭飾。想知道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嗎?2.欣賞少數民族的白銀飾品。3.揭示課題。二、學習新知,自主創作1.介紹錫紙,認識了解錫紙特點。小結:錫紙與普通紙一樣可以折,可以剪,但它比普通紙更便于搓成固定的形狀。2.欣賞老師怎么用它將筷子變成銀簪的簪身。3.老師介紹四種制作簪花的方法:折、繞、刻、搓揉。4.示范演示:搓揉、范折、范繞、刻的方法。小結:其實折、繞、刻、搓揉不管哪種方法,只要運用得當,都能制作出美麗的簪花。5.教師示范制作吊穗。6.師將簪身、簪花、吊穗拼合在一起,就完成作品了。三、視頻感知,完善作品1.作業要求:課本P45頁學習活動,搜集錫紙等材料,用折、刻、搓揉等多種方法制作一支美麗獨特的仿銀發簪。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四、展示評價,交流總結感受特殊材料的豐富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